想像一下,你手握3萬元,站在投資的岔路口,你會選擇哪條路?存股,這個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需要決心與紀律的過程。如何讓這3萬元的投資價值最大化?據傳身價破2億的知名作家吳淡如在《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中,透過台股的0056 ETF的實例,為你揭示投資的智慧,近5年每股價格的區間大概在25到35元之間,以30元來算,股利殖利率平均大概5%多。
很多人以為買房一定賺比較多,當年還是理財小白的我也是這樣覺得,但其實不然。
我曾經聽一位太太說,「妳知道高雄房子漲多兇嗎?我爸以前把老家用800 萬元賣掉,現在人家開價2,000 萬元在賣!」
「那是幾年前?」我問。
「我小時候,大概40年吧。」她說。
「那漲得不多呀!」我說,聽到我的回答,她很納悶的看著我。
其實40年前的房子從原本800 萬元翻倍漲到2,000 萬元,年化報酬率一年只賺30 萬元,也就是3.75% 左右(如果空置,不算入租金報酬)。
如果當時也有高股息ETF,每年分你5%,而且你把5% 投入繼續買股息ETF 的話,你猜40年後會有多少錢?答案最少是800 萬的7 倍,超過5,600 萬元。
其實你也不必一開始就有800 萬,如果每年將100 萬投入5%收益產品,又將拿到利息加入投資,那麼你在40年後擁有的是100 萬元的120 倍左右,等於1.2 億!
看了這個,你還會覺得房子很賺錢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不管投資標的是什麼,時間與複利其實才是創造獲利的關鍵。
退休後想月領5萬養老金,台北套房不如400張0056
如果你老了之後想要每年拿到60 萬元的被動收入來生活(當然我並不確定,算入未來的通膨,60萬元到底能不能讓你活得好吃得飽),那麼,以每一張股票每年可以貢獻你1,500元現金而言,你大概需要400 張0056。
怎麼樣買到400張0056呢?感覺上是天文數字很困難,但是400張如果以固定價格30元來說,基本上也是1,200萬元就夠了,事實上現在1,200萬元在臺北連蛋白區新蓋的小套房都買不到啊!
死薪水族看400張遙遠,早投資或賣房即可換
存400 張難不難呢?對死薪水族而言的確挺難。可是如果你有辦法多創造一點收入,省一點錢,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投資,例如一年存10張,40年也可以存到400張!甚至有人手上有2間房子,賣掉1間就可以換不只400張!
60歲股票養你,不必殺進殺出求平安
到你60歲的時候肯定有這些股票兒子養你,而你在存股的過程之中會獲得經濟上的安全感,完全不必在股市裡面殺進殺出、費盡心機,然後發現自己十年來沒賺沒賠已經算幸運的了,不是嗎?
不過以上講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概念,當然世界局勢瞬息萬變,變數並不是我們全部想得到的。
買不起房先存股,少錢進場ETF更友善
對收入不多的人聽起來好像有些遙不可及,但這是固定每個月存,至少不是糖衣毒藥。未來你的收入隨著經驗累積增加,你能買的張數也會變多。
再者,現在大多數房地產都超過這個價格,如果買不起房,先存股反而會後來居上。買房地產你要準備一大筆的頭期款,ETF 你可以慢慢存,相對友善。
少量也能投資股,20張起信心飛揚
如果你沒辦法一年買10張,或存30萬,那我們務實一點,用定期定額投資零股的方式買進。不要用你的腦來提醒,這種細節讓電腦來處理就好。
我發現只要一個人手上有個20張左右,對於自己理財的自信心,會是大大增強。
股息非獎金,意外收入也需累積
不過存股族有一件事情一定要記著,不能因為股息是被動收入,就被當成獎金隨意消費。你拿到的都要持續投入市場,才有長期複利效果。
也許你會說「這不是很理所當然嗎?」其實不然,行為心理學裡「心理帳戶」概念告訴我們,愈辛苦賺到的錢,就愈不容易花;相反的,如果是不勞而獲的收入,例如刮刮樂中獎,你很輕易的就會選擇消費掉(反正是意外的收入),股息也是。
臺灣人都很喜歡「配息」,為什麼?因為感覺就是不勞而獲啊!如果你把利息都花掉,1元永遠是1元,請問那令人致富的「複利作用」到哪裡睡覺去?
定期定額ETF 穩健成長退休才有保障
說真的,我曾經也是一個投機者,老想超越大盤而且執迷不悟多年。雖然沒有虧什麼錢,但是到頭來發現機關算盡太聰明。
0056是在2008年初就上市的,如果在14年前拿100萬元傻傻買0056,然後每年再投入100萬元(我每年真可以省下這些,真的),你猜我手上的0056會等於多少現金?參照「複利計算表」,大概是100萬元的20倍,也就是2,000萬元。
如果我一直執行到2038年呢?(希望這一年我不會因為老人失智而算不清),那就是6,600萬元喔(成本為30年共3,000萬元)!如果我當時拿的是1,000萬投資呢?
在市場上沖下洗時,還不如當一個理財傻瓜,定期定額選定較大型的ETF,用72法則可能十幾年來穩穩翻一倍,也為自己退休生活有一個保障。
作者簡介_吳淡如
臺大法律系學士、臺大中文研究所、臺大EMBA丶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碩士、嶽麓書院歷史學博士與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瑞士分校)商學博士班就讀中。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 《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