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被說是「熟齡」族群,或許民眾第一反應會是「我已經老了」,但實際上,所謂「熟齡」應該是能完成更多年輕時候想做卻沒做的事。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就說,若把人生以每20歲做為一個階段,她自己也已來到第4階段,也是大家所說的「熟齡」階段。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每5個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的超高齡社會,未來若多數人能活到90甚至100歲以上,不應該是負擔,而是一項「禮物」。
張育美說,在「熟齡」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心態,像有一部電影叫做《一路玩到掛》,英文片名為《The Bucket List》,是在講述人在往生前,還可以做哪些過去未完成之事的故事。
雖然台灣人很怕談論死亡之事,但這部電影其實是在告訴民眾,過去沒做到,現在到了熟齡階段還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如美國近期公佈包括唱歌、工作努力、人脈、每周跑步、減少久坐等5大心法。
張育美提到,她自己的人生也是從這些心法中,開始有所改變,甚至開始有了許多自己的「人生夢想清單」(bucket list)。例如她在50歲以後,開始到世界各個知名商學院遊學,這都是她年輕時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在遊學過程中,張育美體悟到自己的「熟年心生活」就是「我聞我見我思我實踐」,因為遊學過程相當精采,甚至還將其寫成一本書《CEO遊學記》,因此成為暢銷作家,而成為作家也在她的目標清單中。
又如在她目標清單中,開一場小型演唱會、鑽研地中海飲食等,都陸續達成,而在她成為立委之後,還因為愛護動物、關心長照政策等,成為好感度極高的委員之一,這些能夠完成的目標都是來自過去人生歷練。
張育美說,現在她對於熟齡人生的看法,是強調「吾齡」的觀念,也就是說「我說自己幾歲就是幾歲」,並非被實際年齡而限制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最後,張育美鼓勵民眾「It’s my turn」,因為吾齡人生除了自認自己幾歲以外,更是指人生已來到「我的時代」,因為夢想逐漸實現,我們現在才正要開始進入美好的人生黃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