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用鏡頭為罕病童發聲 導演施祥德靠12分鐘征服國際影展評委

用鏡頭為罕病童發聲 導演施祥德靠12分鐘征服國際影展評委

廖元鈴

字媒體

吳昌霖

2019-02-20 16:26

一部片長十二分鐘的公益短片《用心飛翔》,跨海感動人心,讓新銳導演施祥德首度以台灣人之姿,奪下溫哥華國際華語影展最佳導演獎。平實且真誠的鏡頭背後,其實是一個電影人對社會弱勢的關懷。一個曾淪落到口袋只剩32元、四年都沒收入的年輕導演,正用著他的鏡頭,向世界發聲。

「我想要大家天天開開心心,我第二個願望是,我想要學跳舞」一個小女孩閉著眼許著生日願望,一個再平實不過的鏡頭,卻是流洩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病友的困境。

 

用心飛翔》片中訴說一名罹患SMA病症的小女童,因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難以靠己身之力站起來,但她的夢想卻是想當一名舞蹈老師⋯⋯隨著歲數的增長,疾病的加重程度是連呼吸都可能成困難,但小女童無畏作夢的勇氣,實質上正是凸顯了上千名病友家庭對生命無助的微小期望。

 

這部首度以SMA為主題的公益短片,足跡遍布歐、亞、美、非四大洲,克服文化與語言藩籬,讓觀影者無不為之動容,更是在溫哥華國際華語影展,擊敗世界各地 568部華語影片,深獲國際評委肯定,一舉以最佳導演之姿,把獎項抱回台灣。

 

能一層層深入剝開病友心境、平實且真誠的畫面訴說故事,背後正是曾經歷過窮到剩32塊、長達四年沒收入的低潮,讓施祥德能一步步在畫面中,淬煉出豐富人性。

 

感同身受「被撿回來」的滋味

決心開啟拍公益片之路

 

已為公益拍攝廣告與短片十多年的施祥德,起初會踏進公益領域,只因社福團體曾在他人生最低潮時期,拉了他一把。

 

施祥德回憶,大學畢業就莽撞地開設工作室,原以為自編、自導、自剪的能力,可讓他在影像領域一展長才,但接續長達三、四年的時光,慘澹到近乎沒有案子進來,直到一次要去商店買午餐時,窮的只剩下32元。

 

「我只能在當下抉擇,我是要買麵包,還是買牛奶,當時我就在想我為什麼把自己過得這麼慘?」施祥德苦澀地吐露出過去的心境,此時父親一通在平常不過的問候電話,讓他體悟到 —— 父母親的期望別無所求,不求兒女大富大貴、出頭天,只希望能平平安安過生活。

 

一通電話,不僅撿回了落魄的他,更是讓施祥德積累出對困境與生命的深度觀察。

 

幸運的是,一個公益團體正巧主動找上門,希望他能協助拍攝,一群教學資源匱乏的孩童,號召更多人的關注,一同協助課後陪讀計畫。直至走入山區、踏進這些孩童的家、實際了解他們的日常處境,施祥德這時才體會到,社會仍有著一群需要「被看見」的角落。

 

「當自己極度匱乏的時候,才會知道擁有的喜悅感」,施祥德不禁開始想像,或許能透過自己的鏡頭,讓這些弱勢的角落獲得擁有的喜悅感,於是一條為公益發聲的道路就此開啟。

 

弱勢家庭困境翻轉

篤定鏡頭可以參與世界的改變

 

鏡頭一次記錄高雄大寮的三姊妹,她們每天都徒步走過墓園、水泥廠,花費好幾小時只為上學,而父母雙親忙著在市場擺攤努力掙錢,破敗的三合院、受限的經濟困境,透過影片擴散下,引起許多善心人士的關注,從捐助鐵皮屋、到裝修物資與課後陪讀的資源進駐,翻轉這三姊妹的生活困境。

 

施祥德像是散播正能量的使者般,協助家扶基金會探討當時嚴重的攜子自殺議題,一部《愛不走愛不放手》公益短片,推出後三個月內就累積了高達兩、三百萬的瀏覽量,成功引起社會大眾迴響。

 

善的漣漪持續向外擴散,這讓施祥德更加篤定儘管無法賺大錢、賺名氣,但公益影片之路已是他畢生志業。

 

他自信地說著:「如果看過影片的十個人裡面,有一個深受影響,這不就是改變世界某一個角落嗎?」施祥德還追加說著,「你正在參與世界的改變,那為什麼不去做?」

 

向吳念真、孫叔叔看齊

要用鏡頭當現代羅賓漢

 

只是期望世界有些許的目光,落在這些弱勢族群的身上,也促成施祥德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為主題的公益短片與紀錄片。為了深入這些病友的生活,花費長達一年的時間,從田野調查到拍攝,讓施祥德不禁出現對生命的叩問。

 

明知道疾病發展不可逆、只會越加嚴重,但拍攝紀錄片的當下,看見不到十歲的沐晴仍奮力地起身跳舞、看見十七歲的順龍即使只有一根手指能動,也堅持熱愛地板滾球運動,不斷用著等待的姿態懷抱夢想,使得施祥德不斷自問:「他們是在等些什麼?」

 

 

意想不到的是,這些病友家屬、病友本身面對疾病的強韌生命力,讓人無不折服 —— 純粹是想要活下去、等待新藥出現的信念。沐晴與父母親的堅強,讓施祥德體悟,儘管生命有缺乏的一面,但這些家庭卻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精神富足。

 

用鏡頭紀錄病友們最美好的時刻,不只迅速在國際各大影展獲得了肯定,隨後影片更譯成日文版,希望將影片乘載的勇氣,帶到日本擴散。台灣SMA協會頻向導演致謝,更沒料想到影片能引起這麼大迴響。

 

儘管曾面臨「做公益沒飯吃」、「這麼年輕做什麼公益」等質疑聲音,施祥德的夢想號角才剛剛響起,他細數著過去拍攝的公益影片,試圖想在未來為台灣留下一部橫剖社會角落的長片,成為用「鏡頭濟貧」的現代羅賓漢。

 

施祥德

出生:1983年(35歲)

現職:導演

經歷:

公益微電影《用心飛翔》獲得第六屆溫哥華國際華語影展最佳導演獎

公益微電影《愛不走,愛不放手》榮登2013年Yahoo年度十大熱門影片

寧波國際微電影節微電影「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金螺獎提名獎」

金童象兒童電影節微電影「最佳導演獎」

入圍波士頓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學歷:文化大學新聞系

 

延伸閱讀

《後來的我們》導演劉若英:「每一個年齡都有它美好的地方,要享受每個當下」
《後來的我們》導演劉若英:「每一個年齡都有它美好的地方,要享受每個當下」

2019-02-01

站在爸爸腳上跳舞…罹患肌肉萎縮症 6歲小女孩跌倒仍要挑戰夢想
站在爸爸腳上跳舞…罹患肌肉萎縮症 6歲小女孩跌倒仍要挑戰夢想

2019-01-11

97歲失智嬤唱歌跳舞都OK 背後功臣是這個屏東神秘小學堂
97歲失智嬤唱歌跳舞都OK 背後功臣是這個屏東神秘小學堂

2018-12-21

李安獲頒終身榮譽獎 美國導演工會主席:他是傳奇
李安獲頒終身榮譽獎 美國導演工會主席:他是傳奇

2018-08-16

專訪《花甲男孩》導演瞿友寧、李青蓉:要更愛自己和家人
專訪《花甲男孩》導演瞿友寧、李青蓉:要更愛自己和家人

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