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台灣,就在今年,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正式超過14歲以下人口,這將徹底改變台灣的社會面貌。一個「過重陽節的人口」比「過兒童節的人口」還多的世界。
為了避免人體的老化,我們有各種延齡祕方、醫美手術,但是,面對社會的老化,我們卻準備太少。更可怕的是,台灣高齡化的速度,來得又快又急。
台灣人口關鍵報告:2年後,我們將進入高齡社會
世界上其他先進國家的人口結構,從18世紀開始,一直到20世紀末,一共花了200年時間,才陸續走向老化。以「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占總人口14%)走向「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占總人口20%)的速度來說,德國花了36年時間;目前老化程度比我們嚴重的日本,也花了11年。但是台灣在2018年,就會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只有7年的時間,速度堪稱世界第一!
早在200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明確地表示,高齡化和少子化是新加坡面對最嚴重的問題,並成立「高齡化部長級委員會」,高度整合各部會資源實現「成功老化」等措施。
但是台灣總統馬英九直到2012年,才在連任的就職演說中表示,「少子化與高齡化,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國安課題」。一直到去年,立法院才通過《長照服務法》,確認長照服務的內容。我們像是新加坡的空洞回聲,而且還晚了8年。
雲林現場 這裡,老人活得沒尊嚴
我們可以從台灣人口結構最老的縣市,窺探台灣的未來。《今周刊》採訪團隊,深入台灣老化最嚴重的鄉鎮之一——雲林縣水林鄉灣東村,這裡,可能是未來超高齡台灣的縮影。
灣東村老年人口占23%是「超高齡」地區;這個小村落四周都是田,沒有東西擋得住冷冽勁風,行人的臉是深沉的滄桑,對獨居老人來說更是如此。「到我這歲數,啥時會死攏嘸知。」今年87歲、獨居的蔡吳玉霜感慨地說。
長壽在這裡,變成一種「詛咒」。蔡吳玉霜有6個孩子,但10幾年來沒見過幾次面。平日走路得依靠行動輔具,她說自己連到屋外上廁所,都常摔倒。行動不便的她沒人照顧,沒辦法下廚,只能靠人送便當來,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村長蔡水柱幫她申請到中低收入戶,每月7000多元補助,還有一名照顧服務員,每周一、三、五到家幫她洗澡、擦桌掃地。
政府能做的,就只有這樣。水林鄉連診所都沒有,「我時常得叫計程車去北港鎮上的醫院拿藥,車資要1000元;錢不夠,都靠么子生的那個孫女寄錢養我,其他女兒、兒子從未寄過半毛錢,攏無路用!」蔡吳玉霜說。
政府在2007年開始進行「長照10年」計畫,針對老人提供照護或生活補助,包括日間照護、居家護理等,想透過政府支出,幫助像蔡吳玉霜這樣的老人。但是,「公家單位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凡事講求『程序』。」蔡水柱說:「你要政府的程序走完,她可能已經餓死、病死。」
根據國發會資料,當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的數量將從現在的292萬人,增加到470萬人。470萬人搶著有限的政府資源,我們要從哪找錢?事實上,政府已經把所有能花的錢都花了。例如社會福利已經是雲林縣最大的財政支出項目,一年要花掉35億元,如果加上老人的退休撫卹,整個縣有31%的預算是花在老人身上。而雲林,可能就是未來的台灣。
高年級實習生 超搶手 商場智慧變銀髮商機
但是也有人退而不休,例如66歲的當責顧問公司創辦人張文隆,60歲時從杜邦事業部總經理退休,2年後高齡創業,成立顧問公司專幫CEO上領導課。今年63歲,從永豐餘退休的蔡錦麟也說,「退休後的空虛感,是退休前的人沒辦法想像的……就是一種『不甘心』的感覺。」他沒想到自己有機會運用過去所長當「高年級實習生」。曾在永豐餘擔任事業部經理、工廠管理處處長、總經理特助等職務,每天都是挑戰。但退休後「我頭腦、身體都還很健康,就這樣閒下來,說不過去。」他說。
蔡錦麟偶然參加了元智大學智榮協會舉辦的論壇,因而認識了喜憨青年邱佳志。輕微智障、從小在育幼院長大的邱佳志,在手工餅乾店工作,一直很想開自己的咖啡店。智榮協會安排蔡錦麟來當「高年級實習生」,幫助從沒當過老闆的邱佳志,從零開始自行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