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你不為自己慾求任何東西,也不在乎社會地位這類事情時,你才是真正的人。不過愛因斯坦也說,要達到真實的自由,經濟上的獨立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你不可能內心自由,卻在生活上必須受他人奴役。愛因斯坦說,他很滿足能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改變生活環境。
愛因斯坦必定很期待見到他愛好音樂的朋友,德內克一家人。瑪格麗特毫不浪費時間地立刻跟他連絡。四月三十日這天,她拿著一大束花園裡摘的花,來到基督學院,把這束花和一張給愛因斯坦的紙條交給學院的門房。兩分鐘後,門房帶著「微笑的表情和心知肚明的眼神」再度出現,走下階梯,因為他後面就緊跟著愛因斯坦,而愛因斯坦正一邊讀瑪格麗特的紙條,一邊抓著後腦勺。根據瑪格麗特的描述,他飛揚的灰白頭髮比前一年長了些。他熱切地跟她握手,問候大家是否都好。瑪格麗特告訴他,瑪麗.索達特和其他四重奏的成員會在五月四日抵達,並邀請他第二天晚上到位於甘菲德的德內克家吃飯。
包括以上描述在內的許多瑣事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為瑪格麗特.德內克習慣在每次跟愛因斯坦見面後不久,就在一本筆記本裡記錄所有經過。她會近乎一字不漏地用完美的德文記下他的話,然後用英文寫下自己的想法。接下來那些摘錄自她筆記的文字,顯示了愛因斯坦在德內克家人面前有多自在。
五月一日早晨雖然陽光燦爛,但是到了下午,德內克姊妹,海倫娜和瑪格麗特去接他們的晚餐客人時,卻下起雨來。愛因斯坦說,如果海倫娜不會生氣的話,他比較想走路去,因此瑪格麗特陪他走在人行道上,海倫娜開車在後面跟著。他告訴瑪格麗特說他對在牛津街上看到的各式各樣的人多感興趣,也說他們和他家鄉的人大不相同。愛因斯坦知道瑪格麗特最近去過蘭巴倫(Lambaréné,今西非加彭),到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的醫院拜訪他,因為他收到她從那裡寄出的明信片。他問她史懷哲是不是和平主義者,瑪格麗特雖然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她告訴愛因斯坦,她所認識的最堅決的和平主義者是小提琴家布許—這件事讓愛因斯坦極為好奇。到達甘菲德後,瑪格麗特和海倫娜給他看,她們幫他借的小提琴。他把它從樂器盒裡拿出來,試了一下,然後宣布這是他所拿過最糟的樂器。他宣稱這把小提琴「徹底沙啞」,但仍提議如果瑪格麗特願意很輕地彈鋼琴伴奏,他們還是可以演奏一點莫札特。演奏了幾首莫札特的奏鳴曲後,愛因斯坦說:「嗯,這聲音不是很美,但你還是無法扼殺莫札特—當中的美實在太豐富了!」
愛因斯坦後來還有好幾次到德內克家裡吃飯並一起演奏音樂,包括五月十二日這天。這天也是下雨,愛因斯坦再度選擇走路到甘菲德,大約兩英里路程。他撐著雨傘,穿著一件很大的橡膠雨衣,戴著他黑色的陳舊毛帽。其他人提到史懷哲著名的有關巴哈的著作時,愛因斯坦說,他沒有讀過這本書,而且大致上他沒有興趣討論藝術—他愛的是藝術的熱情。瑪格麗特提到她的家庭並不富有,但他們總是生活簡樸,而能營造出富有的感覺,也因此有能力對別人付出。愛因斯坦同意說,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當你發現你不為自己慾求任何東西,也不在乎社會地位這類事情時,你才是真正的人。不過愛因斯坦也說,要達到真實的自由,經濟上的獨立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你不可能內心自由,卻在生活上必須受他人奴役。愛因斯坦說,他很滿足能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改變生活環境。柏林現在是很令人沮喪的地方,但是當你身在不同的地方,就能以非常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
這段對話被記錄成日記,而愛因斯坦還提到他在最近一次的美國之旅中也寫日記,但是他最有趣的經歷卻都沒有寫下來。他戰時在柏林的經驗可以寫成很有意義的書,但是如果你沒有在事情發生的時候立刻寫下來,細節就會被遺忘了。瑪格麗特問愛因斯坦願不願意賺二十六英鎊,為記念瑪格麗特的父親菲利普.莫里斯.德內克(Philip Maurice Deneke)的德內克講座(Deneke Lecture)發表一場演講,但她規定當中不能有數學。愛因斯坦回答說,他永遠不會想要演講。公開說幾句話還勉強可以忍受,但之後得堅持奉行說出與寫下的話,卻是最討厭的部分。(不過他確實同意做這場演講。)
接著瑪格麗特給愛因斯坦看一把別人想以四十英鎊出售的小提琴。愛因斯坦急切地試了一下,但建議她不要買,因為它的音色很不平均。「他反而建議我用二十五馬克買一把便宜的琴,然後給幫他整修過一把琴的師傅上漆,切掉一些小地方等等,來改善它的音色。他沒有其他的小提琴,但他在加州看過古老的義大利小提琴—很有力量卻又很敏銳。他『整修』過的便宜琴的木頭非常薄,聲音很乾淨—當然比不上義大利的琴,整修花了他兩百馬克,而那把琴只要二十馬克。」
活潑而話題廣泛的對話持續到晚餐時。之後,這四位弦樂手拉了好幾首莫札特和海頓的四重奏,然後瑪格麗特加入,演奏布拉姆斯的鋼琴五重奏,作品34。這首曲子很不容易,因此愛因斯坦抱怨他得計算好多休息的小節,又經常得假裝在拉,讓他覺得自己快要變成銀行家了。他們結束演奏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二十分,愛因斯坦突然想到學院的大門快鎖起來了。瑪格麗特趕緊打電話給基督學院的門房,說服他晚一點關門,海倫娜則趕緊開車載愛因斯坦回家。(本文選自第六章,陳若雲整理)
作者︰約瑟夫•艾辛格Josef Eisinger
奧地利物理學家,出生於維也納,研究範疇廣泛,從核子物理到分子生物學,從醫藥史到音樂史。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結構與化學生物學系榮譽教授,在專業期刊和書籍中發表過約兩百篇文章,並兩度榮獲古根漢學術獎助(Guggenheim fellowship)。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結構與化學生物學系榮譽教授,在專業期刊和書籍中發表過約兩百篇文章,並兩度榮獲古根漢學術獎助(Guggenheim fellowship)。
出版:臉譜出版(2013年7月)
書名:愛因斯坦在路上:旅行中的物理學家,關鍵十年的私密日記
目錄:
1. 時代背景
背景:帝國時代的柏林與戰爭熱潮
3. 回程:巴勒斯坦與西班牙(一九二三)
4. 南美洲(一九二五)
5. 紐約與帕沙第納(一九三○~一九三一)
6. 柏林與牛津(一九三一)
7. 重回帕沙第納(一九三一~一九三二)
推薦序 葛拉茲(Walter Gratzer)
推薦序 萊克斯(Peter Lax)
前言
謝辭
序言
時間軸
1. 時代背景
背景:帝國時代的柏林與戰爭熱潮
柏林之前(一八七九~一九一四)
在柏林:戰爭及其餘波(一九一四~一九二二)
初訪美國(一九二一)
愛因斯坦家的晚餐
2. 遠東旅程(一九二二)
離開
往東方的海上旅程
可倫坡與新加坡
香港與上海
神戶、京都與東京
仙台、日光與名古屋
京都與大阪
告別日本:宮島、福岡、門司
3. 回程:巴勒斯坦與西班牙(一九二三)
重訪上海、香港、新加坡與可倫坡
巴勒斯坦
再度上路
西班牙
4. 南美洲(一九二五)
返家
再度出海
阿根廷
烏拉圭
巴西
回到柏林
凱斯勒伯爵家的晚宴
5. 紐約與帕沙第納(一九三○~一九三一)
柏林 一九二五~一九三○
前往美國的旅程
紐約的四天
再度出海:哈瓦那與巴拿馬
帕沙第納
帕沙第納
6. 柏林與牛津(一九三一)
在柏林家中
牛津:大學生活
音樂的牛津
牛津:大學生活
音樂的牛津
回到現實
7. 重回帕沙第納(一九三一~一九三二)
橫越大西洋
巴拿馬與宏都拉斯
巴拿馬與宏都拉斯
重訪帕沙第納
8. 牛津、帕沙第納與在歐洲的最後時光(一九三二~一九三三)
二度暫居牛津
再度出海
再次回到帕沙第納
返回歐洲
在歐洲的最後時光
後記(一九三三~一九五五)
後記(一九三三~一九五五)
定居於普林斯頓
物理學、原子彈與政治
物理學、原子彈與政治
終曲
精選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