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父母漸老 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

父母漸老 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

陳佳佳

退休

2013-09-17 10:14

國人平均壽命拉長,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 男性平均壽命為76.2歲,女性為83歲,父母愈來愈長壽,也代表落在子女肩上的照護責任愈來愈重大。做子女的需要邊工作邊負擔家計,兄弟姊妹少的家庭,照顧長輩的人手還不夠,很容易心力交瘁。如何讓長輩老得健康、有尊嚴,也成為中年世代關注的議題之一。

1營養食品補健康?吃多不見得好!


不少人會購買營養品表達孝心,擔心營養不均衡有綜合維他命,怕父母視力減退就吃葉黃素,擔心失智補充銀杏,關節不好要吃葡萄糖胺,怕骨質疏鬆吃鈣片……。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說,合格的保健食品安全性高,但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作用見仁見智,如果吃了覺得效果不大,不必迷信非吃不可。近來也有研究認為,銀杏預防失智症效果不如預期,萬一父母需要拔牙等治療,長期吃銀杏影響凝血功能,沒有事先停止服用,反而會有出血不止的風險。

另外,根據大型的文獻研究,葡萄糖胺預防退化性關節炎,跟安慰劑的效果相差不遠,效果也有爭議。在讓父母吃林林總總的營養補充品前,她建議,先向醫師諮詢,針對父母的健康狀況、慢性病等考量,以避免跟長輩服用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吃素的人,光是吃綜合維他命不夠,應補充維他命B12,停經後婦女則可以考慮吃鈣片、維他命D等,減少骨質流失。

老人家散散步就好? 運動到有點喘才好

彭莉甯也說,飲食均衡比吃營養品更重要!運動也是老人家保持體力不可或缺的「功課」,最好能陪父母一起運動。不過,她也提醒,出門甩手、陪媽媽逛街僅能算是「活動」,對65歲以上的老人,得活動到有一點喘、持續20到30分鐘、每週3次,才能鍛鍊心肺能力。若是因為怕累、懶得動,肌耐力、肌肉比例下降速度快,體力會愈來愈差。即使是生病住院、躺在床上休養,還是得適度的活動。

父母上年紀, 3大「老」毛病需留心

6年級生要讓父母老得幸福,針對長輩身體容易出現的毛病,彭莉甯也提出幾項照護重點:

● 牙齒

國民健康署統計,65歲以上的民眾,缺牙顆數高達14.8顆。牙周病是「老掉牙」的主因,老人家常因為牙口不好,只好「挑軟的吃」,咬芭樂、吃堅果成了苦差事,甚至得把食物打成泥才能入口,不僅失去品嘗美食的樂趣,還可能因為牙齒失去咀嚼功能,降低食欲,導致營養不良。因此要好好照顧父母的口腔健康,不能等到牙痛才看牙醫。中年世代應提醒父母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否則若有牙周病,容易齒牙動搖。若出現缺牙,應及早補救,考慮植牙,或是假牙,不然其他牙齒也會「兵敗如山倒」。

● 膝蓋

父母上了年紀,容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走不動、走不遠,常讓老人家意興闌珊,甚至子女邀約外出旅遊也覺得興致缺缺。

長輩若要保養膝蓋,要避免打籃球、網球等劇烈運動,可選擇快走、在運動中心原地踩腳踏車,鍛鍊小腿、大腿肌肉力量,都是對膝關節溫和的運動。到戶外踏青、爬山時,要避免走陡坡。

如果出現膝蓋疼痛,應前往就醫了解骨頭磨損程度,透過復健、注射玻尿酸等適當治療,避免惡化。但彭莉甯強調,絕不能因為膝蓋疼痛而不走動,否則大腿肌肉會萎縮。

● 頭腦保養

台灣失智人口隨著年齡倍增,估計65至69歲為1.2%、70至74歲為2.2%、75至79歲為4.3%、80至84歲為8.4%、85至89歲為16.3%,至90歲以上更增加為30.9%。失智症晚期因記憶嚴重喪失「忘了我是誰」,幾乎完全仰賴他人照料,不僅讓子女心痛,照護壓力也是不少子女不可承受之重。

彭莉甯說,失智症的成因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這部分與基因有關,較難預防;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因為腦中風,或是腦血管病變,引發智力減退,因此長輩要控制3高,避免中風。

同時,上了年紀,認知功能本來就會退化,孤單、封閉會讓退化速度加快,如果父母正值退休年齡,更不能「宅」在家裡,必須維持社交參與。子女可幫忙安排活動,包括逛畫展、當義工、閱讀書報等,增加與外界的接觸。彭莉甯也提醒,老人家常不愛吃肉,又因為怕膽固醇過高等因素,完全不碰紅肉,容易缺乏動物內臟、肉類等富含的維生素B12。若長輩飲食以素食為主,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12。 

照護父母 不能全仰賴外籍

看護萬一老人家健康狀況不佳,家裡沒有人手照顧,而需要仰賴外籍看護。但聘請外籍看護有幾點需要注意,彭莉甯認為,外籍看護初來時,語言不通,跟老人家之間溝通易有誤會,可能無法了解老人家的需求,因為難以互動,甚至會讓老人家失能情況加劇。

她也說,外籍看護多半沒有照護的實戰 驗,不能全部把照護的責任都丟給外勞,不僅要懂得注意疾病徵兆,例如家有臥床的長者,家屬也要學習換藥、鼻胃管、尿管的處理,以及學習從椅子移動到床上等居家照護技巧。如果患者不良於行,但雙手仍能活動,可以使用餐具自行進食,或是由醫療院所的職能治療師針對病患狀況,設計簡易輔具,幫助老人家活動,都可以延緩退化速度。 

挑選長照機構 從細節觀察起

如果家中有失能、失智的長輩,需要尋求照護機構協助,彭莉甯說,慎選合格的立案機構,親自去參觀,聞聞看環境是否有異味、保持清潔,觀察機構對老人家的大小便處理是否勤快,否則易引發感染。

另外有些機構為了省麻煩,寧可讓老人家多睡覺,就不會趴趴走,發生跌倒等意外,但彭莉甯說,這完全是錯誤的做法,不應該為了照護方便,就讓老人家吃抗憂鬱劑、安眠藥、鎮靜劑等藥物,降低活動力。這樣一來,長輩的認知功能會退化得更厲害。即使是中風的老人家,單側肢體無力,仍應該盡量安排肢體活動、復健課程。理想的照護機構也必須替老人家安排活動,擁有簡單的社交生活,這也是觀察機構是否用心經營的條件。

 











 
























延伸閱讀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