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淡水義山里下圭柔山的蔡家村,如桃花源般鮮少有外人造訪,然而這裡卻是一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老人家能安心生活的樂園。
四月孟夏,上班族擾攘繁忙的周間午後,沈立斌卻頭戴斗笠,穿著一襲汗衫,荷鋤走在田埂間。此處不過三分的農地,盡是沈立斌上周才種下的秋葵、小黃瓜、莧菜及朝天椒,遠處甚至還有幾株紅楓林木,「我真的很幸運,當初要不是碰巧遇見蔡家村,我差點就要跑去埔里買農地圓夢。」
脫離毫無生氣的退休生活
今年不過五十五歲的沈立斌,大學一畢業後就飛到美國工作二十多年,四年前還被挖角到韓國首爾擔任三星保險精算師。原先已打算退休後要環美旅遊,卻因照顧父親回到台灣,轉任匯豐人壽首席精算師。偶然間踏入新北市淡水區老人頤養協會財務長蔡以倫在淡水重建街開設的「香草街屋」,一聊之下才知道原來在台灣,還有那麼一個世外桃源,便立刻辭職一頭栽入他夢想中的園地。
「說是世外桃源毫不為過,若不是偶遇,還有哪裡可以找到這樣子的地方呢?」沈立斌指著不遠處說,蔡家村位處淡金公路旁一條小徑路底,若不是蔡以倫帶他進來,可能根本就找不到。沿路彎進,蔡家村信仰中心──祈福保生宮就坐落在村子中心,周圍幾棟透天厝便是蔡家兩百餘人聚居的地方。
而祈福保生宮後方不過三、四分大小的地,便是蔡家實現都市桃花源的地方。田間不時有人埋首除草、耕地,這群人中有男有女,歲數大的已過耄耋,最小的不過四十歲出頭,他們唯一共通點,就是皆為蔡氏後裔。
早期蔡家村第一代世祖蔡恭仁,購地移居如桃花源般的下圭柔山,在此綿延三十戶近兩百餘人。老人頤養協會理事長蔡輝雄說,蔡家村舉目所見大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長者,九年前村內還沒開辦老人相關活動,白天三不五時都可以看見長者們在社區的各角落打瞌睡、看電視,生活僅是日復一日,毫無任何生氣。
「每個人各自買便當回家吃飯,自己看電視配飯,有什麼趣味?」蔡輝雄說,尤其老人家總是煮一餐吃三餐,常常煮一頓早餐吃不完,留到晚上還在吃,不僅不衛生,飲食營養也不均衡。蔡輝雄便與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蔡喜雄兩人,於二○○五年退休後選擇返鄉,向族中長者募集五十萬元,成立共膳基金,利用廟口食堂讓大夥可以一起共食。
「族裡的情感聯繫比以往更密切,常常用膳時間未到,就見到有長者在廟門口等待。」蔡輝雄說,共膳初期號召三十五位宗親,一日三餐,早、午、晚頻繁見面;接下來,參訪活動與共學、共耕計畫也隨之推行;甚至獲得台北富邦慈善基金會認同,補助兩百萬元,成為全國僅有四處「老人共同照護社區」的示範補助點之一。
現年八十七歲的蔡堯德,便是參與共膳的長者之一,「很喜歡來這吃,可以跟親友聊天,就會期待吃飯時間。」站在一旁的淡水老人頤養協會執行長蔡文凱說,「每天不到五點就會有人到廟口等開飯,尤其堯德伯每天都會問今天拜幾(台語:星期幾)?因為共膳只提供周一至周五,若聽到明天沒開伙,還會有些失落。」
蔡家村的共膳活動至今已七年多,去年蔡家決定將廟後方的農地拿來再利用,「讓大家可以走出戶外活動筋骨,預防功能退化,種的蔬果還可以拿來加菜,一舉兩得!」蔡文凱說,收成的農作物還會拿到淡水創意市集賣,也讓長者多一筆小收入。
有了「共膳」、「共耕」的基礎,同為蔡家村一員的祈福保生宮總幹事蔡瀛,想進一步充實老人家的心靈生活。四年前,蔡瀛便開始向社會局及內政部提出計畫,申請承辦松年社會大學及婦女大學,要讓「活到老,學到老」在蔡家村裡落實。
「離這裡最近的學校來回要七公里,整個義山里連所小學都沒有,很多老人家從小就沒得讀,念書成了最大的奢望,一開始開日語班時,預計只有三十個名額卻來了五十人報名。」蔡瀛笑著說,村裡的反應很熱烈,現在已經開到五個班,不僅有書法、國畫班,甚至還有北管、南胡班。
台灣特色的老人社區安養模式
「其實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村中長輩每天過得忙碌而充實,生活開心且變得活力十足,學習過程中能交到朋友,彼此有互動,現在都還會主動走出來當社區志工。」蔡瀛說,長者透過「共學」,不僅學到新的知能,也可減緩老化、活得健康快樂。
蔡家村融合傳統價值及富有台灣特色的老人社區安養模式,不僅是此地唯一的「外人」沈立斌每天都想來此的原因,去年甚至還吸引日本、芬蘭、韓國、俄羅斯、新加坡、美國的學者前來取經。
蔡輝雄說,常有人開玩笑說,蔡家村是台版的「人民公社」,但其實這卻是把蔡家村的安養模式簡化了。蔡家村只不過是再現當年傳統農業社會、鄰里相互扶持的生活,「小時候整個大家族,就是這樣一起吃飯、下田,大家一起生活,我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飯前一小時的聊天是最讓人開心的時光。」而這也正是許多人最終所追尋的理想,一個「老有所終」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