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中年後,你是否又想早日擺脫煩悶的工作,卻又擔心退休後入不敷出?本書提出「人生組合計畫」,主張工作與家庭、興趣都是人生資產配置中的一部分,幫助讀者在全職工作與完全退休之間找到幸福的第三條路。
不幸的是,他們之中很多人只看到兩種選擇:全職繼續工作,或是全天候持續退休。我將我們的計畫視為解決這兩難窘境的創造性替代方案。
人們從事業導向的前途展望,轉換到組合導向的展望過程中會發生兩件事。他們跳脫以工作來界定自己的窠臼。採取更寬廣視野看待他們的人生。他們學著去注意平衡的問題,以及組成全部生活的各部分間的相互作用。
典型的例子是來自波士頓的大衛.艾利斯,他是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的執行長和賓夕法尼亞州拉法葉學院(Lafayette College)的前校長,自從退休後他全心投入六種不同的興趣和計畫。「我的組合式生活真是棒透了。」他說,「那是個讓你能以更寬廣視野看待人生的機會,而不像我之前經營博物館和拉法葉學院時那種狹隘的觀點。」
用組合概念過人生
早在一九九○年代初期,英國經濟學家查爾斯.韓弟便注意到傳統職場中兼差、約聘和諮詢工作的興起。他建議人們不要設想自己有個連續性的事業,而是在一生中有個工作組合(portfolio of jobs)。
作為規畫人生的工具,其實組合的概念,是借用了金融服務業中各種資產平衡配置的觀念,以追求長期最大獲利為目標。當我們建立組合式生活時,所要考慮的是我們的時間精力要如何配置。
我們列舉了五項元素:工作或產生收益的活動、智力刺激與心靈上的自我成長、休閒娛樂、加強與家人和朋友的交往、透過慈善或社區活動回饋。
平衡是組合式生活的重要信念。當你將時間分配到職務/專業的追求、自我發展訓練、副業,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以及回饋時,你平衡了它們的界線,使它們不相互占用彼此的時間。
但真正的挑戰,是找出能表現你與個人目標的最適組合;這不僅僅只是把時間平均分攤而已,而必須將各個欲追尋事物的價值進行比較與對照。對你而言,某些能讓你的天賦更充分地發揮,或是能廣泛應用你的技能的活動,會比其他的活動更有價值。
在已經無法滿足你的全職工作和完全退休之間開創出一條中間的道路,我們建議採取系統化按部就班的方式來規畫組合式生活。簡言之,人們繼續工作賺錢,不過是依照自己的條件,通常是從事兼職或臨時的工作。
在組合的途徑中,常見的三個賺錢方式是顧問、董事會成員以及在非營利性組織中工作。在挑選工作時一個常用的線索是,尋找那些擁有最佳機會的。在真正的組合遠景中,你必須知道你要奉獻的是什麼、知道你要做的是什麼,然後根據這些來創造需求。
持續思索人生的意義
我見證了許多客戶的驚人轉變。一位前銀行的副董事長經營殯葬業;一位始終都對歷史有興趣的前科技業經理,如今在傑佛遜總統的家鄉蒙提薩羅當導遊。(讓他大為感動的是拿到圖書證進入美國國家檔案局,他說:「我覺得好像又回到童年。」)
你得先放慢腳步、減低壓力、接受新事物和新觀點,還有相信你的直覺。這並非毫無困難。為了快點達成未來新的發展前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必須放棄我們早先對事業的想法與生活方式。
說到底,組合就是要讓我們生活的每個部分,都為了過著有收穫、有意義和快樂生活的更大目標而努力。而就像我先前提過的,這需要好好地思索,在我們往後的人生旅程中也得持續不懈。
其中關鍵是時時捫心自問,這就是我要過的人生嗎?有什麼是我特別適合做的,又能帶給我全然充實生活的感受?什麼是我生命旅途中,會記得且珍惜的?如果我們能夠隨時謹記這類組合途徑的問題,甚至在我們成家立業之時也從不忘記,那麼或許到了五十、六十歲才迫切深入內心,探索真正身分認同的人會少很多。
(本文摘自第四章)
平衡是組合式生活的重要信念。當你將時間分配到職務/專業的追求、自我發展訓練、副業,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以及回饋時,你平衡了它們的界線,使它們不相互占用彼此的時間。
但真正的挑戰,是找出能表現你與個人目標的最適組合;這不僅僅只是把時間平均分攤而已,而必須將各個欲追尋事物的價值進行比較與對照。對你而言,某些能讓你的天賦更充分地發揮,或是能廣泛應用你的技能的活動,會比其他的活動更有價值。
在已經無法滿足你的全職工作和完全退休之間開創出一條中間的道路,我們建議採取系統化按部就班的方式來規畫組合式生活。簡言之,人們繼續工作賺錢,不過是依照自己的條件,通常是從事兼職或臨時的工作。
在組合的途徑中,常見的三個賺錢方式是顧問、董事會成員以及在非營利性組織中工作。在挑選工作時一個常用的線索是,尋找那些擁有最佳機會的。在真正的組合遠景中,你必須知道你要奉獻的是什麼、知道你要做的是什麼,然後根據這些來創造需求。
持續思索人生的意義
我見證了許多客戶的驚人轉變。一位前銀行的副董事長經營殯葬業;一位始終都對歷史有興趣的前科技業經理,如今在傑佛遜總統的家鄉蒙提薩羅當導遊。(讓他大為感動的是拿到圖書證進入美國國家檔案局,他說:「我覺得好像又回到童年。」)
你得先放慢腳步、減低壓力、接受新事物和新觀點,還有相信你的直覺。這並非毫無困難。為了快點達成未來新的發展前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必須放棄我們早先對事業的想法與生活方式。
說到底,組合就是要讓我們生活的每個部分,都為了過著有收穫、有意義和快樂生活的更大目標而努力。而就像我先前提過的,這需要好好地思索,在我們往後的人生旅程中也得持續不懈。
其中關鍵是時時捫心自問,這就是我要過的人生嗎?有什麼是我特別適合做的,又能帶給我全然充實生活的感受?什麼是我生命旅途中,會記得且珍惜的?如果我們能夠隨時謹記這類組合途徑的問題,甚至在我們成家立業之時也從不忘記,那麼或許到了五十、六十歲才迫切深入內心,探索真正身分認同的人會少很多。
(本文摘自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