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打造「小富翁」 P.34

打造「小富翁」 P.34

打造金童玉女,不是讓子女穿金戴銀,一輩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積極一點的意義應該是,給子女正確的金錢觀念、好的理財方法,讓他們遠離窮困;父母可以讓子女及早認識「錢」,但不要讓他們變成「錢奴」。

為了讓子女擁有良好的教育品質,現代父母費盡心思,股票、基金、定存、保險大家買,但是,什麼才是準備教育基金最好的工具?恐怕要先問問英明的父母,你們是什麼樣的人?如果理財經驗不是太高明,那就守住最安全的投資標的,千萬不要讓你一時的大意,影響子女的教育品質。

文文滿周歲「抓周」時,一伸手就抓了台電子計算機;兩歲時,就會跟阿公討錢握在手上;三歲時跟媽媽上便利超商,會自己拿著蘋果麵包與十元到收銀機前結帳。

現在四歲的文文除了知道實體的貨幣可以買玩具,還知道塑膠貨幣的功能:吵著買玩具,媽媽以「皮包裡沒錢錢」拒絕時,文文會回嘴說:「妳有信用卡啊!」

小學三年級時,阿得想買一套三百元的科學小飛俠鳳凰號模型飛機,一想到少得可憐的零用錢,還有爸媽一定會罵他浪費,阿得就偷了媽媽店裡的收音機拿到學校賣給同學。這台收音機在店裡才賣三百元,阿得卻賣給同學小銘一千元,並且慫恿沒錢的小銘向全班同學借錢來買,直到小銘被全班同學追著討債才東窗事發,阿得在朝會上被校長罰站在司令台上,回家後還被在這所學校當老師的爸爸痛扁了一頓。

今年三十五歲的阿得說,套句股市用辭,小時候那件讓他第一次「賺大錢」的事是「放空回補」,但是這件事也讓他開始動腦筋賺錢,也知道錢多的好處:每天可以跟弟弟倆買一堆零食,吃到茶不飲飯不思!因為懂得動腦筋,薪水階級的阿得憑藉著靈活操作現貨與期貨,目前名下有幢在上海陸家嘴四十坪大、價值約新台幣六百萬元的房子,加計股票、現金,合計約一千五百萬元的資產,沒有負債。

美國富豪家族洛克菲勒王朝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從小父親跟他聊天的話題就是「怎麼做生意賺錢」。七歲那一年,約翰在樹林裡玩時發現了一個有著數顆火雞蛋的火雞窩,約翰心想:火雞大家都愛吃,如果我把小火雞養大了,一定能賺不少錢,於是他等著小火雞孵出、趁著老火雞離窩的時間將小火雞全部抱走,養在自己的房間裡,等到感恩節、小火雞長大後賣給附近的農場;接著,他把這筆錢又轉借給佃農收利息。這樁生意後來被父母發現,約翰的母親雖然把約翰抓來痛打一頓,父親卻是大加讚賞,並開始傳授約翰如何做生意。


「投資金頭腦」在三歲啟蒙

文文的案例,告訴我們一個三、四歲大的娃兒,其實已經對「錢」有了簡單的認識,阿得的案例,則是強調了八、九歲的孩子對錢已經有了需求,以及開始會動腦筋找錢,暫且不論阿得「偷東西來賣」的行為是否偏差,這次經驗讓阿得比同儕更早開始進行投資,而且懂得順勢轉換投資標的;約翰.洛克菲勒就更不用說了,兩百年下來,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至今不僅「富過三代」,而且仍是「富可敵國」。

有關兒童理財的議題,討論的焦點絕大多數集中在「如何籌措子女教育基金」,忽略了最根本的兒童金錢觀培訓問題,尤其是當下,面對低利率與高報酬投資工具的失靈,甚至因產業結構的調整,這兩年來嚴重的不景氣與失業率大幅攀升,父母對工作的未來出現了前所未見的不確定感,如何盡快攢到一千四百萬元,也就是專家設算一個小孩「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整整二十年的花費總額,更讓許多父母全然忽略了從生活中訓練子女正確的金錢觀念。

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部主任黃美湄指出,以她多年從事親子教育工作的經驗,大多數父母在教養子女上,不是壓根兒沒想過兒童金錢觀的培養或進行兒童理財,就是依自己成長的經驗或生活環境去訓練,但是父母如能警覺這個問題,對子女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由於兒童的金錢觀建立在平日的消費行為上,可依兒童的年紀做漸進式的認識與培養,但前提要視孩子對金錢的反應而給予正確觀念。根據信誼基金會的統計,三歲之前的幼兒就知道「錢」這件事,但對金錢、數字的概念還是很模糊。


兒童理財的第一階段:看父母用錢

三至四歲的小孩開始清楚「錢可以買東西」,卻沒有「錢的大小」概念,同時拿一個五十元硬幣與兩個十元的硬幣讓小孩挑選,大多數的小孩會選擇數目較多的兩個十元,可見這個年紀的兒童對消費行為背後代表的意義仍是抽象而模糊的,必須從具體的事件教育他,讓他有學習的依據,所以,最好的訓練是帶他上街買東西,告訴他什麼能買、什麼不能買,或是買東西必須付完錢後才能拆封,再讓他知道「買東西之後會有找錢的動作」。

理財專家、群益投信副總經理陳忠慶也強調,小孩還沒有開始接觸錢之前,就應該開始教他認識「錢」。教小孩理財是人生一件重要的課題,按照年齡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看父母用錢,這是小孩學習理財的啟蒙;第二個階段是父母看小孩花錢,這是讓小孩練習用錢、給零用錢的開始;第三階段是自主理財,這個階段由於小孩開始有賺錢能力,父母看不到、也管不到,是小孩跨出自主理財的第一步,而如果前面兩階段都做不好,第三個階段會相當令人擔心。我們且看看這三個階段各是如何影響孩子的理財觀。

第一階段:看父母花錢。五歲是孩子開始拿到零用金的平均年齡,陳忠慶認為五歲前就應該慢慢告訴小孩什麼是「錢」,也就是父母要拿出百元、千元鈔票、五十元、十元、一元硬幣告訴小孩這就叫做錢,但是,不須強迫他一定要聽懂,而是順其自然。

黃美湄也指出,五至六歲的小孩會分辨幣值,但僅限於小額的金錢,因為與孩子的唱數能力有關:會由一數到一百,數到一百時就覺得「一百好大好大」;而這個年紀的小孩應該是上幼稚園大班,或是小學一年級,同學之間常會互相交換物品,也因此容易產生偏差的行為,例如會想辦法「拐父母的錢」。

類似卡通影片「哈姆太郎」開始播映時,玩具商同步推出塑膠製成的「哈姆太郎的家」組合玩具,一個小小的床組配件就要賣到五百元,整組買下來至少三千元,今年準備上小學的小力知道, 如果不編個理由,媽媽是不會買的,於是騙媽媽說:「禮拜天我最好的同學 Miki要來家裡玩,我已經答應她,媽媽會買哈姆太郎讓我們一起玩了」,小力的媽媽到底該不該答應讓他買?


零用錢是父母訓練兒童理財的第二關

如果小孩子開始出現這樣的行為,也該是時候建立他零用錢與存錢的觀念了,這就進入了陳忠慶所說的「第二階段:父母看小孩花錢」。黃美湄建議小力的媽媽應該先買個兒子喜歡的撲滿,再開始與小力討論零用錢的給法與用法,至於零用錢的給法,最好以十元為基礎,再視小力與家計狀況,決定要為一周、半月或一個月給一次。黃美湄說:「分段式給法的用意,是測試孩子到底守不守得住錢,是不是一拿到錢就用掉,如果的確是馬上花掉,最好不要一次給足預定的零用錢,而且要與孩子討論他花錢的目的。」陳忠慶也建議,父母可以把小孩的所有花費,包括學費、生活費、文具、零食等花費細目列出來,扣掉父母必須支出的金額,其餘給小孩當零用錢。

黃美湄強調,父母一定要把握子女在幼稚園大班到小學中年級之前的「金錢價值觀建立黃金期」,因為在這個階段之前,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度仍相當高,對父母的話會言聽計從,一定要多與子女討論錢要怎麼存與怎麼用,此外,父母一定要避免「給了零用錢之後,又要孩子把錢吐出來」,以免傷害孩子對金錢的自主經營權力。

專門規畫兒童理財的富邦銀行企畫部資深經理陳怡芬也說,她每個禮拜固定給兩個女兒零用錢,訓練她們自己管錢,但給錢的方式,是以非常正式的「簽收」,讓女兒們體驗領薪水般的感覺;而且一個禮拜的零用錢,今年要上國一的老大只有五十元、今年要上小三的老二二十元:「零用錢給少一點,孩子才會從中學習買東西的優先次序,以及判斷這些東西值不值得花錢買」;陳忠慶也補充,這個階段給小孩零用錢是讓孩子練習用錢,必須告訴小孩零用錢不是父母應該給的。


打工與投資是富爸爸給孩子的最後訓練

再對照美國對每個年齡階層的兒童理財教育目標,十歲之前的兒童必須能看得懂商品的價格標籤、要知道比價、以及制訂簡單的開銷計畫,十二歲前要能辨識電視廣告與實際商品的差異,以及會使用銀行一般業務中的術語,如開戶、存款、提款等,十三歲以上到高中畢業,最好有打工賺錢與投資的經驗。

在打工方面,黃美湄認為,父母可透過「做家務給零用錢」開始訓練孩子打工賺錢、天下沒有不勞而穫的概念。惟須注意的是,必須先建立子女「家務是共同責任與互相協助的基礎」,以免落入凡事必須用錢解決的拜金思想。所以對孩子來說,正確的家務有給職應是額外的付出,才有酬勞,例如倒垃圾是媽媽的工作,有天媽媽很累,孩子放下手邊功課幫忙,才有必要給予酬勞。

至於何時讓孩子打工,黃美湄非常贊成如美國專家認為的十三歲到十六歲這個階段,也就是兒童理財的最後一個階段:「自主理財」。黃美湄說,不一定要等到孩子上了大學再開始,而上高一的女兒,也是從國中開始打工,但她要求女兒只能利用寒暑假打工,以免影響平日的課業,耽誤學習。

至於何時才讓她的女兒開始練習投資,黃美湄說,根據兒童教育理論,兒童真正理解金錢的相關概念,是在高中階段,也是開始學習投資的時機,不過這時的孩子對金錢已有一定的使用習慣與個性,父母在教導孩子投資時,還是要注意孩子對金錢的態度。

陳忠慶也認為,雖然大部分小孩上了國中後還沒有開始打工賺錢,但是,在這個似懂非懂的階段,父母就要開始告訴他怎麼打理一個家,比方說,為什麼家裡的房子能從三十坪變五十坪,父母是怎樣辛苦存錢,把貸款還清,讓小孩有自已的房間。

這時候就要開始告訴小孩,錢必須分成兩種用途,一種是當前生活所需,另外一種是準備未來需要。等到小孩自己開始有收入時,就要告訴他投資工具有哪些,包括存款、共同基金、股票等,都要讓小孩有概念。



五○%的理財技能來自童年 投資大師的父母從小打造投資大師

撰文:劉德宜

為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就等於讓他學會掌握成年之後五○%的理財技能,而且童年時期,父母為孩子建立的金錢觀,會深刻影響這個孩子未來的投資技巧。

美國 MBH 期貨顧問公司總裁傑克.伯恩斯坦( Jake Bernstein )所著的「投資心理學」一書中就指出,大多數的投資人明明看到了重要的買賣信號,卻無力行動,其中一點可以歸結到父母身上,因為許多內化的處世態度、逃避反應或錯誤認知,都源於幼年時期父母的教養,塑造出「空頭總司令」或「多頭總司令」特殊的投資性格。

所以, 暢銷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 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AndreKostolany )就以自身的經驗,給所有年輕父母最明智的建議是:「把錢投資在子女教育上」,因為他十八歲時,父母送他到巴黎一位私交甚篤的證券經紀人那裡學習;美國基金評等機構晨星公司( Morningstar,Inc. )總裁菲利普斯( Don Philips )知道投資的重要性,則是源於讀初中時父親為他買了一百股的坦伯頓成長基金,並灌輸他什麼是共同基金,而這樣的教導不僅讓菲利普斯成為投資大師,並以評鑑基金為業。

美國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 Davis Selected Advisors )最高執行長戴維斯( ShelbyDavis ),對股票的熱愛也完全是因為父親對他的教育:每年的暑假,戴維斯都跟著父親去拜訪保險公司,以了解保險類股的投資績效與風險;以逆勢操作的投資策略在華爾街頗負盛名的德雷曼價值管理公司( Dreman Value Management )董事長大衛德雷曼( David N.Dreman )就說, 自己的逆勢投資策略完全受到偏好逆勢操作投資人的父親所影響,並且歸結了「當所有人一致認同某種做法為正確時,這種做法最後往往是錯的」的投資哲學。

以父親本身的投資價值觀與金錢觀影響兒子,兒子因此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的最典型例子,就是全球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 Warren Edward Buffett )的故事。

巴菲特的父親就是位股票經紀人,巴菲特正是因為父親的工作,從小就對股票有興趣,六歲時,巴菲特就懂得將六罐裝的可口可樂分開出售,並且從中賺得五美分;十一歲開始練習進場買股票。而且父親某種程度的保守作風也影響了這位投資大師的一生:例如不懂科技股,巴菲特就不會裝懂,而且除非確定股價相較於實質價值便宜,否則他就不會投資。

這些大師們都有父親的言教身教做參考,衍生的觀點就是,如果你是一名投資白痴,就趁現在跟你的小孩一起學理財,不要錯過家族可能出現富翁的機會。

延伸閱讀

台積電(2330)、鴻海(2317)、緯創(3231)…回檔就能上車?富邦投顧董座點名34檔王牌股一次看
台積電(2330)、鴻海(2317)、緯創(3231)…回檔就能上車?富邦投顧董座點名34檔王牌股一次看

2024-11-26

預售屋解約潮真的來了,每月超過3位數!央行打房沒人敢當「接盤俠」…靠台積電?高雄這3區最慘
預售屋解約潮真的來了,每月超過3位數!央行打房沒人敢當「接盤俠」…靠台積電?高雄這3區最慘

2024-11-27

人生All IN台積電!張忠謀5年3次辭職挨批「欠缺人和」:57歲的我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
人生All IN台積電!張忠謀5年3次辭職挨批「欠缺人和」:57歲的我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

2024-11-28

韓國人爭相買台積電股票?做事比日本人還細心?一趟南韓之行看到的4大震撼!
韓國人爭相買台積電股票?做事比日本人還細心?一趟南韓之行看到的4大震撼!

2024-11-25

外資11月賣超逾2300億,台股破季線、台積電(2330)恐被退「千金圈」…年底旺季行情沒了?
外資11月賣超逾2300億,台股破季線、台積電(2330)恐被退「千金圈」…年底旺季行情沒了?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