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獨自居住者不少,原因包括可能未婚、離婚、喪偶等,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獨居,那麼如何應對孤獨感?若須被照顧時該怎麼做?
單身≠孤獨 習慣目光容易感到孤單
「不是一個人就會孤獨,只是你(獨自)一個人,有比較高的機會,可能會感到孤獨,我覺得這是大家要分清楚的。」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揚名表示,一個人感到孤獨與否,與身旁有多少人無關,而是與個人的價值從何處來較有關連。
舉例來說,若一個人長大的過程,總是聚集許多人的讚賞與目光,是家中的長子、長孫,學業與工作表現優異,就會習慣從他人的評價中認識自己,反而較欠缺對自己的認識,長時間下來,一旦沒有眾人給予的聚光燈,就容易感到孤單。「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高階主管退休,會容易馬上有孤獨感,明明他就是跟家人一起住…因為他沒有獲得那些肯定。」
而獨自居住的今周刊出版事業部代理總編李珮綺則認為,拜科技所賜,現代已有許多方法可解決孤單、寂寞,獨自居住最容易遇到的情況,是當她想煮好吃的菜,但只有一個人吃不完;馬桶堵塞,必須自己想辦法修繕;發燒身體不舒服,還必須撐著自己煮飯…諸如此類的現實生活情況,更容易感到「無助」,而非孤單。
生理與心理互為影響 認識自己照顧心靈
「你身體不好的時候,真的沒辦法用正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這是騙不了人的。」黃揚名呼應,曾有一段時間他因為爬梯子腳踝受傷,整整一個月看事情都容易感覺不順,從神經科學上來說,這是因為大腦會將所有訊息放在一起判斷,身體狀況也是其中一種訊號,只是大多數人輕忽生理對思維的影響力。
黃揚名提醒,除了維持身體健康,也必須學會照顧心靈,方法就是「認識自己」。他指出,許多人從小到大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裡,反而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若真正看清自己,才會知道需要什麼、欠缺什麼、擁有什麼,不論想要尋找另外一半,或甚至獨自生活,都是重要的事情。
事先安排意外的下一步 家人未必是最佳照顧選項
此外,事先安排好「意外」來臨時的下一步,也相當重要。李珮綺舉例《SOLO女子圖鑑》書籍中,作者身處韓國社會雖對單身女性有許多歧視,但也產生許多共居、互相照顧的力量。書中有個案例是露西罹患乳癌,但她透過向外求助,竟集結了40多位非親非故者,自願輪流排班照顧露西。
剖析其互助模式得以成功原因,李珮綺認為,首先照顧者具備憐憫心,再者是有足夠多的人得以接棒照顧,照顧者有足夠喘息空間,才有可能讓愛心延續,否則若照顧者感到孤單,往往容易出現憾事。李珮綺紅著眼眶說,身邊曾有一位女性朋友,辭去工作全心照顧失智母親,但卻透露曾有段時間,每天問母親:「我們從這裡跳下去好不好?」李珮綺哽咽說,但凡談起這件事,不論敘述過多少遍,都仍然會難過,感到心疼。
花錢請看護不是不愛 拾回社區力量互相幫助
對此,黃揚名呼籲,現代已不鼓勵辭職全心照顧,家人不見得就是最好的照顧者,花錢請看護也不代表不愛;若沒有結婚就必須承擔起照顧責任,「她(單身女性)憑什麼就要變成那個理所當然的照顧者?我覺得是需要大家去搞清楚。」若有此安排,甚至必須坐下來談妥遺產規劃,多分一點的人,就承擔多一些照顧責任,否則若最後是其他手足得到更多遺產,「這超不爽的!」他直白說。
從現實層面來說,醫院未必缺乏病床,但卻面臨缺少護理人員的窘境,甚至即使有錢也可能買不到照護,因此,解決之道是「讓過去社區的力量能夠再長回來。」他舉例,日本有跨世代共居,彼此沒有血緣關係,但共居在同一空間,當小孩較早回到居住地,長輩可協助照顧,中壯年就可做其他事情,或甚至煮飯、送便當等,形成共好的居住型態。他樂觀表示,互相照顧機制只要經過妥善規劃,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形成正向循環。
延伸聆聽
婚姻觀大轉變,男女為何都寧可獨活?中年女子告白:不是不婚,是沒結婚衝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SOLO女子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