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哭了,下一個會更好!」、「你被開除了,但至少還有健康!」、「別難過,比起別人你已經很幸福了!」生活中諸如此類的「安慰」經常可聽見,但往往聽的人未必能因此停止悲傷,甚至還可能覺得不被理解。究竟我們該如何更好的陪伴他人?
多數人都有類似經驗:如果有人向自己哭訴處境,就會想解決對方的問題,或改變對方的境遇。但諮商心理師李家雯(海蒂)提醒:「不要帶著改變別人的企圖心。」原因在於行為改變的前提是情緒必須先被同理、連結,隨後對方自然會決定後續作法。
即使李家雯是專業諮商心理師,但她自認只是「擺渡人」的角色,她形容,人生的道路有起起伏伏,陪伴者與對方必須是並肩同行,如果是面對面,就容易變成權力拉扯,如果對方不聽自己的建言改變,可能會因此產生其他情緒。她開玩笑說:「如果我能改變我的個案,我就能拿諾貝爾獎了吧!」
提到該如何陪伴他人,李家雯觀察多數人有三大「誤區」:
1.忽略自己的需求
在訪談中,李家雯強調「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是第一要件,只有自己各方面狀態都足夠強壯,才能有高品質的陪伴,如果忽略自己當下或許太疲倦需要休息,或者情緒也沒有很好,有可能宣洩壞情緒到其他親近的人身上,「結果你的小孩反而去問別人能不能陪伴自己。」她笑說。
2.想要解決別人的問題
她提醒,如同水墨藝術的留白,兩個人之間也應留有空間,允許對方依照自己的步調宣洩情緒、找解方,而非一昧急著提供建議,或立刻以自己的價值觀進行判斷,陪伴者可直接詢問對方:「你希望我怎麼做?」將選擇權交還對方。
3.比起當事人,陪伴者更在乎自己
李家雯笑說,比起前來訴苦的對方,有些陪伴者反而更在意自己的安慰是否起作用、說的話夠不夠好、表現得如何…「重點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她提醒。
因此較好的陪伴是「我好、你好、大家好」,意思是先照顧好自己之後,能以不批判的態度接納對方的情緒或價值觀,陪伴當事人走過一段路,最後討論出客觀可被接受的策略。「如果討論結果是去砸雞蛋,就不是社會可接受的方法。好的陪伴是整體平衡。」
同時,李家雯提醒,若想詢問對方做一件事情的原因,「千萬不要問為什麼!」她解釋,通常被問「為什麼」時,會有被責備、批評的感覺,這時對方會陷入「戰」或「逃」的反應,因此建議改問「什麼原因你會這樣做?」會更為溫和恰當。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我想陪你好好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