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相似的人適合一起歡鬧,互補的人適合一起到老。所有那些我自己沒有的樣子,總渴望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
喵喵說
基本上,你所謂的互補也許只負責相互吸引,真正決定了你們能不能長久走下去的,一定要看你們在更重要的地方,是否有著極大的相似。愛是細水長流、相處不厭。你會發現,我們其實都是在尋找同類,就像溪流最終會匯入大海一樣。
在我的眼中、我的心裡,愛情最好的模樣,其實是我在爺爺和奶奶身上看到的。
爺爺很憨直,不怎麼愛笑,可是奶奶長了一對彎彎的笑眼,我常常在想,奶奶年輕的時候一定很漂亮。
爺爺的脾氣很急,只要飯菜不合胃口就會立刻放下筷子不再吃,可是奶奶就很淡定,這麼多年下來,印象裡好像從來沒見她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翻臉過。
我記得曾經問過奶奶,怎麼沒看你和爺爺吵過架,奶奶給我的回答就是:「吵啊,怎麼不吵,但是三兩句就吵完了。」三兩句就吵完了?真好......
爺爺家的院子裡有一個鐵架,常常用來曬被子和晾衣服。後來有了我,爺爺就在鐵架的邊邊空出了一個空間,找人做了一個附靠背的木凳秋千。此後每年快到夏天,爺爺就多了一件事要做,就是檢查秋千,換一換扣環和繩索。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秋千絕對是我童年時期的一個美好回憶。很多時候,爺爺就帶著我在那裡玩秋千,而奶奶就坐在旁邊陪著我們,手裡織著毛線,爺爺搖著一把舊蒲扇,替我們趕蚊子。後來,我長大不愛玩了,但是爺爺卻始終捨不得把秋千拆掉,經常指著它,跟我講我小時候的事。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原來奶奶她特別喜歡這個秋千,偶爾沒事的時候,她很喜歡坐在那裡,挑菜、剝花生......可以說,爺爺其實就是為了奶奶的這份童心留的。
其實長輩真的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浪漫。等我上大學的時候,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
有一次放假回老家,我一時起了玩心,把自己的耳環拿下來非要讓奶奶戴上看看,奶奶就說好。在我剛湊過去要幫她拿掉耳環的時候,奶奶就輕聲地說了一句話,卻不經意地在我面前大秀恩愛。奶奶說:「還是讓你爺爺拔吧,他都幫我拔了幾十年耳環了,別人用的話我怕會痛。」
後來,奶奶的身體漸漸不如從前,活動時一天比一天不俐落,拐杖慢慢不敢離身,記性和聽力也開始變得不是很靈光,但好在食量一直都還算不錯。
其實,奶奶比爺爺還年長兩歲,爺爺的身體狀態一直很好,這麼多年幾乎很少打針吃藥。所以到後來,已經是爺爺照顧奶奶更多。
爺爺說:「你奶奶啊,就是太好強,以前她還老嫌我洗菜不仔細,現在你們看看,她吃我做的飯吃得可香的呢!」
實際上,爺爺心裡頭很清楚,奶奶是不想爺爺進廚房,就想讓他多休息,不願意讓他沾上一點油煙。
然而,畢竟年紀大了,親戚們私底下也在說:「唉,別看爺爺目前身體這麼硬朗,將來真有那麼一天,這2位還真說不定是誰先留下誰。」
後來,真的是爺爺先走了。那一年的初秋,他永遠地沉睡在了那個陽光和緩的午後,走得很突然但也格外安詳。
延伸閱讀:
這時代的年輕人,為什麼婚姻受挫後會那麼輕易想要離婚?
爺爺走了以後,大家特別擔心奶奶,而奶奶卻出奇地平靜,沒哭沒喊也沒鬧,但我覺得她的眼睛裡有什麼讓人心疼的東西在閃動著。
有一天,我看到奶奶自己一個人坐在院子裡的秋千上,嘴裡似乎在小聲叨唸著什麼,我走近後終於聽清楚了:「往後拉啊,怎不推我呢......」「唉,你說我們怎麼沒有好好拍張照片呢?都怪我......」
先結婚再戀愛,一生只愛一個人。聽起來,像是老一輩人的愛情。和以前的時代相比,現在的人,新鮮感來得快、去得更快,對愛情少了那份最珍貴的尊重和深情。
其實,並不是說那樣的愛情不存在了、消失了,再也不流行了。正好相反,那樣的愛情大概無論到何時都依然楚楚動人。有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愛情終究要落地,要在柴米油鹽的生活裡紮根,那才是愛情。
在一針一線、一粥一飯裡,慢慢地你會習慣那個人所有的小毛病。要習慣他睡覺打呼、吃飯有聲音、洗臉的時候弄得檯面上到處都是水。而他呢,要常常在地板撿你掉的頭髮,要接受你偶爾的任性,要耐心地化解你莫名其妙的醋意......兩個人越往前走,彼此的步調越來越一致,你會發現,其實不是你忍耐的底線越來越低了,而是你能給予一個人的愛越來越多了。
其實,很多愛情之所以沒辦法一直走到最後,原因就像張小嫻所說的,一開始只是想要一個擁抱,不小心多了一個吻,然後又想要一張床、一個房子、一個證書,到了最後才發現,其實最開始,我們只是想要一個擁抱。又或者,本來你只想要一塊麵包,可他除了麵包以外還為你倒了一杯牛奶;本來你只想要一個擁抱,但他除了擁抱外還給了你一個吻。後來有一天,你要麵包時他只給了你麵包,你要擁抱的時候他也只給了你擁抱,於是你就開始埋怨他不如從前愛你了。
愛情往往就是這樣,一開始他對你笑了一下,你就開心得睡不著覺,後來,他所付出的越來越多,但你卻不再像當初那樣開心過。
很多年以後,當你看著那些年紀輕輕的男男女女們,在愛情裡迷茫、痛苦、受折磨,你會感嘆地說:「其實,每天有人陪你聊天說話,你就已經比大多數人幸福了。」
作者簡介_楊喵喵
自由撰稿人。充分相信維特根斯坦的那句「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非事物的總和」。不做作不矯情,樂觀明朗地生活在這世界。別怪我毒舌,畢竟被真相戳痛總比被謊言安慰好。
本文摘自橙實文化出版《人生很短,但本人很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