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僻靜營回來後,書二寶《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誕生了,粉色封面上有一位低眉垂目的女子,好似在感受著自己與世界。 我捧在手上,相當滿意。這本作品書寫了我從25歲的失戀後,如何開啓自我療癒,並成為作家的一路旅程。我滿懷信心,這是比第一本《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更深入內心,揭曉為何我能追尋自由生活的底氣,是一本希望讓全世界都看見的作品。
當下的我,對生命滿意極了,走在心之所向的創作路上,與家人的關係從緊繃到親密,身邊有一群互相支持的朋友,也有穩定交往5年的男友——唯一的煩惱可能是,他想結婚,而我沒有那個念頭。
我為此感到困惑。 一旦跨入30歲的大門,結不結婚就成了必答題。朋友笑說這好像美圖秀秀的浮水印,不管怎樣就是長在你臉上。 臺灣2020年的統計資料,30到39歲的人口中,有將近45%都未婚,照理來說,這是個對於選擇「不結婚」越來越安心的世代,可是我卻隱隱感覺到,自己與身邊朋友格格不入。
最好的2位閨蜜:Z和M,一位是立志朝結婚生子邁進的女子,身上散發著慈母光輝,隨時準備好經營一個家庭,讓她投注滿滿關愛;另一位是保持開放心態,遇到適合的對象,結婚生子很好,如果沒有,也不至後悔終生。
3位女子,3種不同的婚育態度,我開始想像萬一當她們兩人都走上婚育,剩下的我是不是就落單了?當她們有了各自的家庭,有了共同的生命經驗,我卻無從共感、體會,原本不進入婚姻這座城內的「選擇」,會不會就變成了我獨留城外的「被拋下」?
另一位朋友B,婚後幾年生活甜蜜,近期也順利懷孕,擧辦了寶寶的性別揭曉派對,一群朋友們搶著當乾媽、乾爸,喜悅的樣子讓人也備感幸福。暗自想著如果我跟B一樣,也喜歡結婚生子就好了,會不會這樣一來,我就能感覺不邊緣?
仔細回想,我好像從來就不曾對婚姻產生過嚮往。從小聽童話故事「公主 與王子最後過著幸福的生活」,或是戲劇裡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是會為之感動;參加朋友的婚禮也會被眞摯的誓言觸動落淚。 但當我把自己擺進「主角位置」,想像如果那是屬於我的場面,我被求婚、穿上婚紗、抱著孩子時,卻突然沒有半點興奮感動,甚至彆扭、不自在, 好像我在扮演別人的故事,而不是我自己。
延伸閱讀:
「我不想替別人養老婆,我不會請妳吃飯喔!」她接受AA制走到結婚:為何我願意財務一人一半?
母親擔心我嫁進豪門被看不起...南光王玉杯:那時台南三層透天厝5萬多,嫁妝的電子秤就要3萬多元
許是小時候看著父親外遇、母親難過,撞見過太多的黑暗面,知道婚姻不保證幸福,有時你還會被另一個人拖累,要爬過一個泥沼,才能夠重回自由單身。 親身見證過了鬼故事,其恫嚇力比童話故事的號召力強太多,怎麼樣都無法產生「婚頭」的衝動。
與有著同樣困擾的A聊起這個話題,就像好不容易遇見的盟友,兩人都眞心喜愛獨身生活,但看著身邊朋友往不同方向奔去,也難免懷疑起:「我是不是哪裡有問題?是被原生家庭的經驗牽絆住了嗎?婚育眞的有什麼幸福祕密, 是我錯過後會後悔終生的嗎?」根植已久的想法面臨動搖,開始感到困惑。
因為我們知道,結婚生子依然是社會主流的「預設値」,符合大家對完整 人生的想像。就像人們會問不結婚的人們:「你為什麼不結婚?」卻鮮少去問要結婚的人:「你為什麼要結婚?」那份質疑往往是落在選擇單身的人身上。
我常好奇地想,如果今天社會的狀況改變,當不結婚的人變成多數,那原本想結婚的人們會不會因此改變?又或者我們拿這個問題來問自己:如果今天社會上的多數人不結婚,那你會想結婚,還是不想?這可以幫助我們辨識出, 自己是真的喜歡這個選項,還是只因為社會壓力而做?
跟許久不見的諮商老師L見面,我還沒開口,她就問:「妳有要結婚嗎?」 「沒有呀!這就是我最近在煩惱的事耶,老師妳怎麼知道!」老師笑說:「妳臉上就印著『結婚』兩個字啊!」看來浮水印是眞的存在。
我訴說了怕自己是怪咖、怕落單的心情,老師問了:「那妳有什麼想做卻沒去做的事嗎?」「我想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不管是留學還是工作,我對旅居海外存有嚮往。」
▲作者曾彥菁Amazing(圖片來源:虎吉出版提供)
我對於自己脫口而出的答案感到驚訝,這個大學時期就誕生的渴望,礙於當時膽子太小不敢去做,過了幾年還是偶爾感覺到它蠢蠢欲動,沒有要放過我的意思。靈魂渴望突破、體驗,哪怕是再難的事它都想去做。 「這就是答案了!不要管別人結不結婚,那都不關妳的事!妳接下來就是要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去為生命換上一張臉。我們做的所有事,都要讓自己感到滿足。」
當我將結婚生子的遙想畫面,換上我獨自在異國生活的樣貌,內心的悸動強烈無比。它讓我興奮、雀躍,也讓我恐懼、焦慮,讓人又愛又怕的答案。
「那我要怎麼做到這件事呢?」
我好像需要一大筆錢,那是不是應該更努力工作存錢?
我需要讀英文考檢定,我現在的腦袋還適合考試嗎?
我還要寫申請文件,這也太難了吧?
那J怎麼辦?他要跟我一起去嗎?但他好像沒有想在國外生活?還有他的工作怎麼辦?
我可以一個人在國外生活嗎?我這麼怕孤單寂寞的人耶!
我拉出一連串煩惱,發現達成這件事前,有重重阻礙。
暫時無法做到,我無奈又無力,暫時把這個夢想,又收進了抽屜。
作者簡介_曾彥菁Amazing
社會學背景,曾任職非營利組織、性別媒體,熱愛寫作、旅行與活動策劃,現為自由接案工作者。
本文摘自虎吉出版《我不想活得正確,只想活得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