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子女與家長衝突不斷,但家長認為的「叛逆期」其實是「獨立轉換期」,在子女邁向獨立「準大人」階段,家長該如何對話、陪伴?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許恆嘉育有3名子女,各自長成獨特樣貌,加上近30年陪伴青少年經驗,將實際經歷與發展心理學理論結合後,出版《放手不放養》一書,書中提出「VSAI」架構,分別為V願景、S接納、A方法理論、I執行,串起教養方法,讓家長不再無所適從。
「在意子女在意的事,子女就在意你在意的事。」將青春期孩子稱呼為「子女」的許恆嘉,將他所提出的VSAI架構運用得爐火純青,在意子女在意的願景V,接納沒有達到願景的落差(S),一起討論執行方法A,最後成為子女的啦啦隊,不斷鼓勵支持。他用家中老三諾亞的經歷做VSAI的應用舉例。
老三諾亞從小熱愛問問題,從黑洞為何可吸進所有東西,到乳酸堆積為何造成肌肉痠痛,許恆嘉都不厭其煩立刻回應並參與討論,「只要孩子找我,就算在工作也會把手瞬間抽離電腦鍵盤,專心回應孩子的問題。」
因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讓諾亞在班上有個綽號「許寶傑」,同學們熱愛問他問題。但即便如此,諾亞成績位於中段班,直到有一天,諾亞回到家把書包重重摔在桌上,才知道他生氣為何班上前三名同學都問他問題,但他的成績卻比較差?
許恆嘉表示,子女會有情緒,代表他的V願景未被滿足,因此產生落差,這時他接納了諾亞的情緒,待諾亞情緒平復後,進入到A論理的狀態,他開始說明教育體系如何運作,以及若要提升在校成績可以怎麼做;最後是I執行,鼓勵並支持諾亞補習,用多一些時間自修。一個月後,諾亞成績大幅躍進為班排第二、校排37,自此維持好成績,今年諾亞甚至考上6個研究所,其中2個為榜首錄取。
「親子衝突,問題都出在VSAI不同步。」許恆嘉點出關鍵。比方子女回家情緒很差,就是在S需要接納的狀態,但若家長此時在A狀態開始講道理,子女可能因此更生氣;或者子女已在執行認真看書,但家長卻頻頻打岔要求子女吃水果…如此顛倒往復,與青春期子女的衝突就會不斷上演。
不過,若家長與子女在意的願景(V)不同,又該如何是好?例如是否可以花錢買遊戲、花多少時間玩手遊?對此,許恆嘉建議:「學著在意彼此的視野,子女在意你就跟著在意。」不要陷入二元論思考,好或不好、要或不要。對許恆嘉而言,所有事都可以做,但重要的是需要一起討論如何做、家長擔心什麼事、如何分配時間等等。
「在家裡建立的不是要求,而是一起在意。」他舉例,如果最近流行看漫畫,他會問子女在看什麼?有什可以分享?若子女玩電動,即使他自己不玩,也會在旁邊搖旗吶喊,讓子女感受到家長的參與與在乎。許恆嘉強調,古早年代是擔心小孩聽太多音樂、踢太久足球,現代是玩手遊、使用3C等問題,議題會不斷變形,但不變的是「跟子女之間的關係、關心、信任才是最重要的。」要表達對子女的關心,培養信任關係,第一步就是在意子女所在意的事。
不過,根據發展心理學發現,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歷程,如果子女說謊了,家長該怎麼做?詳細應對之道、精彩內容都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https://reurl.cc/o5W6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