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不待沒有傷害」聽起來頗有道理,似乎降低期待就能避免傷害;遇到痛苦時也容易傾向做更多快樂的事,期待藉此掩蓋。但台灣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同時也是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謝伯讓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導讀《正面思考的假象》分析人的認知心理真實變化。
「期許」是人類獨特的能力之一,心理學中著名「畢馬龍效應」指的就是一種自我預言、自我印證的能力。在這實驗中,實驗團隊隨機選出幾名學生,並告知老師那些學生天分比別人更高,結果發現老師們下意識更加關注、鼓勵「聰明學生」,這份期許因此改變學生對自己的看法,形成正向循環。
謝伯讓表示,自我期許也有同樣效果,若能實體化、視覺化甚至公開宣告,帶來的壓力可讓事情加速實現,但若壓力過大,也可選擇僅在日記中寫下,對自己負責就好,只是效果就會有所差異。
期待的威力如此巨大,倘若沒有達成自然也會造成失落感,因此「不期不待沒有傷害」成為人一種逃避痛苦的方法。不過謝伯讓表示,這屬「防衛性悲觀」,但事先降低期待,並不會減少失敗時嘗到的痛苦。他舉例,一個學生考試前為了避免沒有考第一名的痛苦,因此刻意不努力,當結果如預期落榜時,就能說服自己因為沒有念書,所以沒有奪冠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痛苦依舊存在,只是降低期待後失落感變小,或許能找到更多藉口較快平息自己的情緒。
縱然情緒帶來波動,卻也帶來優點,情緒越激烈,大腦記憶益發深刻。遠古時期,大腦需要記得周遭環境哪裡可採集食物、哪些地方有坑洞或獅子等,避開危險提高生存機率,因此記憶是大腦重要的功能。雖然有些人天生記憶能力較好,但也可透過後天訓練。
謝伯讓表示,「宮殿記憶法」即為強化記憶的一種技巧,透過自己每天熟悉的空間,將需要記憶的事物與空間結合,再加上生動的想像,激發情緒反應。例如總共有20樣物品需要記憶,其中一項是麥克風,那麼即可想像以下畫面:一進家門有一面全身鏡,麥克風跟全身鏡一樣高大,還會轉動並發出恐怖、尖銳的聲音。越是生動、情緒化的想像,就越容易記住,甚至可形成長期記憶。
許多人戲稱自己有「臉盲症」又是怎麼回事?失智症患者有可能修復大腦、逆轉疾病嗎?更多關於大腦、記憶的認知科學,歡迎收聽Podcast《Today來讀冊》>>https://reurl.cc/ZyLgzW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正面思考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