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經常出現焦慮與恐懼的情緒,有時甚至互相伴隨出現。在書籍《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中,作者阿瑪莉亞・安德烈,用幽默詼諧的口吻與可愛的插畫,帶領大家認識恐懼、焦慮的真相與本質,同時找回身心健康。
談及焦慮,「聰明主婦的生活投資學」版主王琬瑜表示,面對許多事都會有焦慮,例如開車、育兒、退休…尤其她觀察多數人都有「金錢焦慮」,因為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導致開始焦慮退休之後的生活,擔心變成下流老人;另外過去都是溫和通膨,但這幾年人民卻能深刻感受到劇烈通膨,過去自己開伙跟去餐廳吃飯花費幾乎相當,但如今卻相去甚遠。
此外,「房價」也是許多人的焦慮來源,認為房價越發昂貴,如果身邊又有人開始買房,在「成家立業」的價值觀與比較下,焦慮的心情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不過長期幫別人進行金錢整理與諮詢的王婉瑜指出,「金錢只是一個結果,而不是焦慮的原因。」
她說明,因為上述種種原因而感到焦慮,往往都是因為看見自己「沒有的」事物,沒有房、沒有加薪、沒有車…因此要解決這類焦慮,最重要的是先整理自己手上的資源與條件,看見自己「有的」,才能進一步釐清如何讓擁有的資源與條件創造最大價值,光是做到整理這一步,就能降低焦慮感,進一步擁有心靈空間進行思考,否則思緒被焦慮填滿,容易產生極端使用金錢的情形。
就好比光譜的兩端,一端的金錢焦慮會導致一毛不拔,生活中嚴格限制花費,只能購買需要的東西,甚至犧牲生活品質;另一端則會變成及時行樂,嚴重一點會入不敷出,或者變成過度渴望賺錢,導致低估風險開槓桿投資,「不論哪一種極端情況都不太健康。」她提醒。
因此,與其說「勝過」焦慮與恐懼,不如說情緒是一種警鈴,提醒人類必須正視、面對要處理的事物。此外,王婉瑜建議可以說出感受,惟要慎選訴說的對象,因為有時對方未必能承接情緒,可以先透過商量小事,了解對方是否能夠同理、理解自己並提供受用的建議,在循序漸進地拋出較深層的問題,「但前提是我們也要知道,對方沒有幫我們的義務,如果受到幫助是一種幸運跟福氣。」
反之,倘若別人向自己尋求幫助,則切忌隨意給予指點或安慰,因為未必是對方需要的,王婉瑜表示自己傾向採取「邀請」方式,將選擇權交還對方手上,創造兩個人都舒服的談話心理距離,才不會雙方心裡都受傷。「尋求幫助,也是一種超能力!」她說。
更多精彩訪談內容,歡迎點連結收聽>>
詳情可參考《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