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相愛的兩個人最後會形同陌路?深入鑽研伴侶關係的諮商心理師石瀝新,在研究所實習時期,經常思索如何透過諮商,協助伴侶解開關係裡的糾結與誤會。他的新書《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分享心理學依附理論,伴侶該怎麼打破「你追我逃」的惡性循環。
親密關係中,這是否是熟悉的場景:一人生氣碎念,另一人卻只是翹著二郎腿看報紙;或發生衝突時,一方追著要解釋,另一方卻關起門來避不溝通甚至甩門離家。在心理學依附關係理論中,是典型「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的組合。有人用貓狗的行為模式形容依附關係,「焦慮依附」類似狗、很黏人,「逃避依附」類似貓、我行我素。
所謂依附關係,緣起於心理學研究母嬰互動,觀察嬰幼兒如何與照顧者建立關係,並進一步發展社交與情感能力,與黏膩、造成他人些微壓力的「依賴」不同。石瀝新解釋,焦慮依附者非常害怕失去或擔心關係變質,希望透過各種努力讓關係回到期望的狀態,例如追問、查看手機、拉著伴侶培養共同興趣等。
逃避依附者則恰巧相反,在熱戀期時尚能回應連結關係的需求,不過比起維繫關係,逃避依附者更需要自己自主的時間、空間,面對關係、情緒會有些許緊張、不自在,外在表現讓人感覺冷淡、不聞不問、拒絕他人靠近。
石瀝新表示,理解自己或伴侶屬於哪一種依附關係相當重要,因為有理解才能接納,進一步可調整應對方法。例如若知道另一半是逃避依附者,就能理解對方的舉動未必是賭氣或將矛頭指向自己,進一步包容對方需要時間與空間消化情緒,可有更多等待。
不過他提醒,有時很難從單一線索「歸類」,即便焦慮依附的人也有可能因為下班後很疲倦而拒絕伴侶靠近,因此可以先簡單地從兩大問題判斷:
一、若情緒不佳,會如何消化情緒?
石瀝新表示,焦慮依附者大多會較能感受與表達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因為衝突感到難過、生氣、焦慮…,同時也比較願意找他人傾訴。而逃避依附者則通常較無法感知情緒,甚至有時候會否認,行動上也會採用喝酒、唱歌、看電影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因為對逃避依附的人而言,要再次經歷情緒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二、若遇重大衝突,傾向如何處理?
「你知道你不在的時候,你媽是怎麼看我的嗎?」家庭中的婆媳問題、外遇劈腿議題,都屬於重大衝突,在激動情緒下,焦慮依附者可能會變得咄咄逼人、張牙舞爪,逃避依附者則完全相反,希望另一半不要打擾自己,石瀝新舉較極端的例子,曾有家暴者認為若自己毆打對方,就能停止其刻薄的言語。
因此,若要改善關係中的「追與逃」,雙方必須各自擔起責任,承認自己的某些表現狀態讓關係惡化,同時了解另一半的痛苦,就有機會切斷惡性循環。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