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他從沒跟我說「長大要找個好男人嫁了!」岳啟儒:爸爸教會我,就算是女孩也一定要能養活自己

他從沒跟我說「長大要找個好男人嫁了!」岳啟儒:爸爸教會我,就算是女孩也一定要能養活自己
▲岳啟儒的父親在世最後一年抱孫照

岳啟儒

情感關係

時報出版

2023-10-04 09:00

作者是仲誼公關創辦人岳啟儒,中文系出身跳轉到毫無經驗的媒體公關圈,創業19年,公司員工從1人擴大成30多人,屢屢挑戰不可能,將時尚精品公關推向業界頂標,除了成為年輕人最想追隨的惡魔老闆,更是國際一線品牌指定合作對象。

 

我承認,我對於把自己交在男人手上完全依靠過活,是不信任也沒有安全感的。依靠男人並不是百分之百安穩妥當,就算他不變心,也可能短命,我的生父就在我六歲時過世,母親頓失依靠。

 

很多像我母親這樣的傳統女性,嫁了人只要以家庭為重,操持家務,把老公小孩照顧好就行。我的生父本來開印刷廠,日子過得還行,誰能想到他30幾歲就染上賭博,還生了病,母親的人生風雲變色,只好開始外出工作,卻因為她會的就是家庭主婦擅長的事,所以也只能幫傭,收入微薄。

 

生父過世之後,母親選擇改嫁,帶著我和妹妹依靠了另一個男人,再度將自己交給命運,只是這次母親很幸運。我有時會疑惑,爸爸為何要和母親結婚?職業軍人退伍的他有終生俸,也有工作,一人飽全家飽,多養3個人他就無法像原本一樣逍遙過日子,甚至生活開始壓得他也要辛苦喘氣。我想是他的好心地,不忍心看著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女孩清苦地討生活。

 

爸爸很疼母親,母親再婚工作幾年後,爸爸看出她其實不想工作,就叫她辭掉待在家裡專心做家庭主婦,而當時我和妹妹漸漸大了,正是家裡最需要用錢的時候,爸爸就一肩扛起。妙的是,我爸爸是個好男人,成為母親後半生的依靠,但是他從沒教我們同樣的邏輯。他是個明白人,18歲飄洋過海到異鄉,即使他是男人也面臨無親無故無依無靠,他知道不論男女在這世間只能靠自己。

 

也許是被爸爸當男孩子養,從小我就被教育要自己掙錢、省錢、存錢,一定要能養活自己,他的自創金句是—人不算計一世窮。

 

他的算計指的是每個人要未雨綢繆、自立自強,他也把「必須以工作付出來達成自身欲望」的觀念落實在對我們的教育裡。爸爸會給零用錢,但是額度只夠支付零食花用或是留校晚餐,超過這些基本花費的其他享樂需求,像是和同學去看電影,爸爸一律不答應。他不會阻止我去,但是不會給我錢。所以從中學開始,我就在有限的零用錢裡盤算,精省每一筆花費,用剩餘的錢來買我喜歡的專輯唱片,或是和同學吃喝玩樂。我的功課很好,但爸爸從來不會用成績做為打賞理由,因為他說念書是為自己念的。我所有特別想要擁有的東西都要自己想辦法賺錢來買,我總是埋怨爸爸小氣,長大後才明暸,他一個人工作的確也供不起我們的物質欲望。

 

記得國中時,我非常想要擁有一台隨身聽,當時叫Walkman,可以放入音樂卡帶,戴著耳機走在路上聽著自己喜歡的歌,真的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我知道爸爸不可能花3千元買給我(當時他的月薪只有1萬多元),於是我提出了暑假去工廠打工賺錢的想法。爸爸答應了,我也體驗了工廠裡沒空調冷氣揮汗如雨的辛勤,一個月後我用打工的錢買了日思夜想的隨身聽。

 

就這樣,我養成了習慣,想要什麼東西自己賺錢買。

 

爸爸嚴格嗎?他把我們當小阿兵哥,管理生活習慣到言行態度,成為有家教、不奢華浪費的小孩。爸爸疼我們嗎?家裡每天晚餐四菜一湯,還有水果可吃,沒有讓我們過著刻苦的生活;當鄰居的孩子都去工廠幫爸媽工作賺錢補貼家用,他沒有這麼做。我想去打工是為了我自己的物欲,犧牲假期換取收穫,還是要輕鬆過暑假但是捨棄欲望,是我自己的選擇。

 

要不精省過日,不然就想辦法賺錢滿足,這是他教會我的。

 

爸爸從來不是說教的人,他總是輕鬆明白地傳遞他的思維。在男女平權的教育上,他不會說出女人應該怎麼樣,或是不該怎麼樣,這些話都是身為女性的母親說的。當母親說出這類傳統謬論時,他也不置可否,不會去抨擊或辯論,他用他自己的生存觀念來告訴他的女兒,不是身為女人或男人的道理,而是身為人應該怎麼做。

 

上了大學後,母親關心的是我有沒有交到家世好的男朋友,後半輩子有沒有著落,對於女兒的未來,母親和爸爸完全不同調。即使爸爸的年紀還比母親大上6歲,卻沒有八股傳統的想法。爸爸問我的從來都是「妳以後要做什麼工作?」雖然他是工人出身,但是卻能聽我分享工作的未來性,他的世界很小,但是心念很寬闊,他的女兒可以很能幹,甚至比男人能幹。因為在他心裡,女性可以不依賴男人,扛起自己的宇宙,這應該也是他對女兒的期待。

 

爸爸從沒跟我說過「長大要找個好男人嫁了」這種話,他總是叫我「要找個好工作,要養活自己。」

 

靠工作養活自己,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

 

作者簡介_岳啟儒 

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於時尚圈耕耘多年,為全台最多一線國際精品品牌指定合作夥伴。事業體涵蓋擅於操作精品時尚的仲誼公關、Wazaiii 時尚生活媒體、哇哉上課線上學習平台,打造連動線上與實體的整合行銷專業,開拓全新的服務篇章。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一人份的勇氣

二、許多新獨角獸仰賴補貼改變消費者習慣,吸引足夠人數使用,以便後續壟斷。如估值一五○○億美元的螞蟻金服,間接補貼手續費;租車平台Uber(七二○億美元)、滴滴出行(五六○億美元)少收計程車司機固定費用,讓乘客車資更便宜;Airbnb(三一○億美元)變相降低租金;Flipkart(一一六億美元)印度電商,仿效亞馬遜免運費等,皆是變相補貼消費者。

 

截至二○一八年前七月,全球新增六十五家獨角獸企業,對比一七年的八十二家,已達去年七九%;且從投入金額看,二○一八年前七月為七三○億美元,二○一七年則是九八○億美元,已占七五%,美國資本市場資金精神正蔓延到全球創投基金,催化著新產業的萌芽。

 

目前最大獨角獸企業,都是以互聯網平台增加生活便利性之企業為主,例如:Uber、滴滴出行、美團、Airbnb等。今年新增之獨角獸企業,仍以互聯網平台為最大宗,高達十五家,占比二三%;再看資金投入比率,新投入之七三○億美元資金,有一部分仍持續流入舊有大型獨角獸,例如:螞蟻金服一四○億美元、Grab二十億美元、京東物流二十五億美元,新崛起企業尚需時間獲得投資人認可。

 

整體而言,今年美國共有一二○家新創公司,透過資本市場IPO共募得三五二億美元,創下二○一二年以來最高水準。尤其科技股更取得一二二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翻倍,整體漲幅優於大盤水準,未來表現將值得投資人關注。

 

本文由工作夥伴吳依叡(一九八五年~,中山大學亞太所經濟組)、原杰(一九九○年~,波士頓大學財金所)、鄧謦瀚(一九八八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翁子恩(一九九一年~,台灣大學財金所)共同撰述,並由我細修定稿,同時帶出台灣優質工具機產業公司瀧澤科(六六○九),與讀者分享。

 

瀧澤科技成立於一九七一年,資本額七.一○四億元,產品為工具機之車床,為日本瀧澤在台灣之分公司,產品應用以汽車產業為主(占比五○~六○%)。有別於電子產業高度起伏,台灣工具機廠以優異的產業技術及性價比,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並穩定獲利模式。

 

瀧澤科對產品品質高度把關,並以三地整合為藍圖: 「技術:日本;供應鏈製造:台灣;市場:中國及東南亞」,試圖從亞洲盃邁向世界盃。台灣瀧澤科延續母公司日本瀧澤的工匠精神,搭配台灣人靈活的思惟及管理方式,營造出公司獨有的軟實力。

 

工具機訂單狀況,可被視為製造業設備投資動向的先行指標。日本工具機大廠津上於今年三月投資約三十億日圓(二七○○萬美元),在中國安徽省興建工具機新工廠;DMG森精機計畫在二○二○年將工具機產能較現行擴增三成;大隈(Okuma)也預計投資二十億日圓(一八二四萬美元)在台灣持續增加產量。

 

自「中國製造二○二五」發布以來,國內自動化製造需求強烈,加上川普力推美國製造業回流,帶動相關關鍵零組件如氣動元件、中高階工具機產業訂單持續成長。

 

從瀧澤科技的營運上看,二○一五~一七年合併營收二十八.○一億元、二十三.六九億元、二十八.七二億元,稅後EPS二.七六元、一.○二元、一.九五元;二○一八上半年合併營收十六.五五億元,稅後EPS二.三一元,年成長二八.一○%,EPS成長達十一倍之多,上半年賺贏去年全年。負債比、流動比、速動比分別為四八%、一九六%、一三四%;受惠自動化需求擴張,全球電動汽車轉換需求增強,瀧澤科將直接受惠,值得追蹤。

延伸閱讀
「我覺得哥嫂都沒好好照顧失智的爸爸...」醫師勸長照裡不同居的家人們:照顧不是出錢的人最大
「我覺得哥嫂都沒好好照顧失智的爸爸...」醫師勸長照裡不同居的家人們:照顧不是出錢的人最大

2023-09-06

全家經濟支柱的父親大腸癌癌末,我也確診鼻咽癌第4期...「30歲那年是我人生中最黯淡無光的日子」
全家經濟支柱的父親大腸癌癌末,我也確診鼻咽癌第4期...「30歲那年是我人生中最黯淡無光的日子」

2023-06-30

60歲結束37年飛行生涯,機長父親用退休教會我的工作真諦:再奪目的工作也只是為了最愛的家人
60歲結束37年飛行生涯,機長父親用退休教會我的工作真諦:再奪目的工作也只是為了最愛的家人

2023-03-23

不顧父親反對辭掉公務員!這個80後名牌店小銷售,如何創業走到品牌市值上億連黃曉明也投資?
不顧父親反對辭掉公務員!這個80後名牌店小銷售,如何創業走到品牌市值上億連黃曉明也投資?

2023-03-03

她離開印尼時2歲大的女兒,如今已經22歲...替90歲獨居父親的找看護之路:我希望她能選擇我爸爸
她離開印尼時2歲大的女兒,如今已經22歲...替90歲獨居父親的找看護之路:我希望她能選擇我爸爸

2023-02-12

「是新爸爸把我們帶大」,母離家、父癌逝留4孤兒…暖所長1句「說到做到」花千萬扛學費:不後悔
「是新爸爸把我們帶大」,母離家、父癌逝留4孤兒…暖所長1句「說到做到」花千萬扛學費:不後悔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