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的死亡都會對留下來的人造成一定衝擊。第一次面對死亡,不知如何面對悲痛、逃避與罪惡感,導致無法從哀傷中脫離,也影響了自己的人生。但一段好好送你離開的哀悼練習才能讓一直逃避的哀悼開始,重新找回邁出步伐的勇氣。以下獻給「被留下來的人」──
第1次聚會──別急著找原因,先從「說出口」開始
當親愛的人離開,我們被悲痛與罪惡感籠罩,只想躲進情緒的黑洞。這時,請試著開口訴說自己的故事,重新看見離去的他,踏出哀悼的第一步。
第2次聚會──「我的哀悼」和「你的哀悼」不同
每個人哀悼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人號啕大哭,有人默默吞忍,並非和自己的方式不同就是不傷心、不痛苦。給予彼此空間,才能找到自己的哀悼方式。
第3次聚會──試著輕鬆地說出那個人的名字
「要是整理遺物,就好像承認他真的走了。」整理遺物不是將他抹去,而是整頓自己,並且從中喚醒美好的回憶,不再害怕觸碰過去
第4次聚會──擺脫「一定要為他做些什麼」的罪惡感
無需背負「一定要做些什麼」的罪惡感,反而該找回「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的餘裕,才有機會讓脆弱受傷的心獲得釋放。
第5次聚會──無論好壞,完整的記憶才有完整的懷念
哀悼是為了「好好記住逝者」,但若一味把他記憶成毫無缺點的好人,哀悼就很難有進展。不用將逝者「神聖化」,誠實面對一切回憶,更能完整的懷念他。
第6次聚會──將自己的未來與逝者連結,找回人生動力
寫信給他,並回一封想像對方寫給你的信,與他進行想像對話時,也能看見自己是如何從無處宣洩的情感中掙扎前行,進而將悲傷昇華。
「孩子都死了,怎麼還可以這麼若無其事啊?現在為公婆慶生很重要嗎?我完全沒辦法理解,非常生氣。」這是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所說的話,她對於一早起來吃完早飯然後去上班,每天晚上喝酒,週末還跑到婆家照顧父母的丈夫感到憤怒又怨恨。
「每天都這樣失魂落魄又哭哭啼啼,放著其他還在的孩子不顧怎麼行?活著的人就該好好活著啊!難道抱在一起哭,死去的孩子就能活過來嗎?」這是失去孩子的爸爸說的話,他抱怨那個不吃不喝、整天哭哭啼啼,和婆家、娘家全部斷絕來往,只是躺著想死去孩子的妻子。
「我真的很擔心媽媽,怕她繼續那樣會出事,爸爸雖然看起來也很累,卻絕對不會說出內心話。我希望爸爸不要假裝沒事,或強打起精神,反而希望他們能為一些小事爭吵。家裡的氣氛實在太沉重了,真希望他們不要在我面前擺出小心翼翼的模樣。」這是失去兄弟姊妹的遺族所說的話,雖然程度上有所差異,但這個有未婚子女自殺的家庭,在經歷離別之後,度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家庭矛盾。
根據家庭成員與逝者的關係,對死亡的哀悼反應也有所不同,有時甚至會無法理解彼此的反應。我常對哀悼諮商者說,大家都有難以被他人理解的痛苦,就算是生活在同一個家,也不是都能了解彼此的情況。爸爸知道的和媽媽知道的不同,兄弟姐妹對逝者的了解也略有不同,有些人可能和爸爸更親近,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對兄弟姐妹敞開心房。加上有些家庭成員會用表達出來的方式哀悼,有些人則是以吞下這份情感的方式,不是和自己不一樣,就是不悲傷、不痛苦。有時人們會因為這些原因,而埋怨其他家人。
‧‧‧
小敏
媽媽最不安,爸爸要我好好照顧媽媽,帶她從旅行的地方回來後,在葬禮上親戚也都說「妳媽媽應該最痛苦」。我也那麼想,所以一直不安的觀察媽媽,擔心她會有事,所以一直待在家裡。
後來爸爸說,這段時間我們好像太疏忽彼此了,因此提議至少一個月要一起吃一頓飯,還說:「難道我們連一起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嗎?」所以現在每頓飯都想一起吃,盡量和家人待在一起。雖然在一起時沒有互相說什麼安慰的話,但光是看著彼此,有時候也會哭出來。
晚上我會聽到媽媽一個人在房間裡痛哭,或是邊唱讚美歌邊哭,聽著這些哭聲的我,也跟著哭了。
小晶
送走兄弟姐妹的人好像都差不多,雖然我是失去兄弟姐妹,但從父母的立場來看,他們是失去了子女。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這樣想吧,父母應該比我更痛苦,所以剛開始我想,以後我要奉獻自己,犧牲一切。
小媛
弟弟過世後,有段時間我和爸媽好像完全失去記憶一樣,什麼都想不起來,當時爸媽完全處於恐慌狀態。我反覆思考著弟弟去世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彷彿忘了此前一起度過的時光。
在無處傾訴的狀態下,我獨自嘗試揭開弟弟死亡的真相。比起照顧自己,我更想著要照顧媽媽,因為我很擔心媽媽會去死,甚至還去找巫師,問說如果不想讓媽媽死掉我該怎麼做?但是剛才小敏也提到,在葬禮上常聽到別人說「妳現在要負責照顧家人了」、「妳要解決這些事情」、「妳要好好活著,爸媽才能活下去」這些話。
‧‧‧
小媛、小敏、小瑄和小晶在逝者離別後都一度擔心父母,小媛和小晶在家人去世前雖然和父母關係不是很好,但都認為失去子女比失去兄弟姐妹的自己更痛苦。幾位參加者都是從逝者的葬禮開始,就不斷聽見親戚說這些話:
「妳要照顧好爸媽。」
「妳要好好表現,爸媽才能活下去。」
在那段期間,父母不太會記得要擔心或照顧留下來的孩子,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對自己的青少年子女說過這樣的話:「等你長大成人後,媽媽就會和爸爸在同一天離開,這樣你祭拜時就方便多了。」
她的孩子在諮商時大哭不止,說這句話實在太可怕了,但當事人不記得自己說過這句話,她後來才知道,當時女兒比起對爸爸的哀悼,更擔心會失去媽媽,這讓她非常心痛。
一度以為應該代替姐姐照顧媽媽的小晶也是在心理諮商時聽到「媽媽失去了孩子,但妳也失去了姐姐」這句話後感到安慰,就像媽媽不能代替姐姐的角色,小晶也意識到自己不能代替姐姐,因此稍微減輕了應該照顧媽媽的沉重壓力。她們了解到即使自己做得再好,也永遠無法填補某人的空缺,不管自己做什麼,父母必須經歷的痛苦也不會消失。
今周刊提醒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請給自己一個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作者簡介_高璿圭
韓國唯一自殺死亡專門臨床心理學博士,透過哀悼諮詢,讓經歷親友過世的遺族能充分釋放悲傷。現為臨床心理專家團體「思想工作小組」心理諮商代表,並創辦自殺者遺族心理支援團體「Mary Gold」。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的《你走了以後,我想繼續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