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訪客妮可經常陷入自我否定的狀態裡,她一方面會認為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然而另一方面,當她無視自己的極限時,又會很容易崩潰。她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於是開始承擔愈來愈多的責任,直至不堪重負。
這是一種自戀防衛心理,目的是為了回避對童年創傷的感知(父母雙方皆有家族精神病史),以及回避因而而產生的羞恥感。在感受到精神壓力的情況下,她的思維會變得極其混亂,情緒失控,並出現視覺或聽覺上的輕度幻覺,無法入眠。
接受治療那段時間,我們兩人一起見證了很多次惡性循環:她先是否認現狀,堅稱自己「沒問題」,隨後卻因為承受太多壓力而導致情緒崩潰。打擊過後,妮可會陷入憂鬱狀態裡,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就像一攤扶不起的爛泥。對自身與未來都感到深深絕望,直到恢復之後,對生活重拾信心,而後卻又是下一輪的自我否定。
在某個繁忙的一天,妮可覺察到了她的思維過程,發現她一直以來思維模式─永遠在說服自己再多做一點。按照排程,她原本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足夠去超市放鬆地購物,但她卻覺得渾身充滿幹勁,使她進入「全能」模式。平時的她總是工作到很晚,晚飯通常選擇草草解決。而當變身為「超級妮可」時,她會想起自己某道工序複雜的菜餚,於是衝到好市多挑選大部分所需食材,剩餘的就在回家順路的超市購買。她的丈夫和孩子對此可是印象深刻!
在此過程中,妮可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她明白她對自己撒了哪些謊。但與此同時,成為「超級妮可」的感覺是那麼棒,大有征服世界的快感,而面對真相卻是那麼痛苦:她的能力有限,就連按照計畫去好市多購物,下班後精心做頓晚飯都難以履行。她太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了!
妮可面對著兩難的選擇。在焦頭爛額的工作日程裡插入購物計畫,本就已讓人吃不消,對妮可而言更是如此,因為她在面對壓力時很容易崩潰。那麼,究竟該回到自我否定的狀態,在自戀防衛裡認為自己所向披靡,還是該選擇看清自己內在的缺陷和極限,接納這份羞恥感呢? 她被腦中的兩種聲音不斷地拉扯。
「的確,你曾在壓力面前不知所措過,可你也從這些經歷中成長了很多。如今你已經能夠輕鬆駕馭『去超市採購』這類小事。至於晚餐,不管怎樣,總是要用心準備的─就算多花二十分鐘又何妨呢? 」
妮可多希望自己能聽從這樣的心聲,但她沒有這樣做。休息時間,她刻意選擇待在辦公室裡,休養閱讀,而非外出購物。與其精心準備一頓晚飯,她堅持按照計畫,煮一盤簡單的義大利麵了事。
結果,她的內心湧起了大量不願面對的情緒:憤怒─源自於無法成為「超級妮可」;羞恥─源自於早期的情感傷害為自身帶來諸多制約;悲痛─源自於永遠無法底放下過去。選擇面對痛苦,需要莫大的力量和勇氣,這一點也不容易。她痛恨不得不接受現實。但因為她做出了更好的選擇,最終的結果是她沒有一如既往地陷入崩潰或憂鬱。
自此以後,妮可僅會偶爾退縮到自己的防衛機制裡。改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所以有時你會面對痛苦,有時又會重返窠臼。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儘管擁有多年治療經驗與漫長的職業生涯,我依然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和妮可一樣,我自身固有的防衛機制從未真的消失,時刻召喚著我;當生活變得異常艱辛或不堪忍受時,我有時亦會重新躲回其中,求得片刻心安。但我從未停止過開闢新徑,學習更好的應對方式,全力以赴地面對自我的真相。
所以,永遠不要苛求完美。你不可能瞬間改頭換面,也無法如願地徹底抹去或放下自己的某些面向。改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真正的成長是學會接納防衛層出不窮的特質,接納我們不間斷的自我欺騙。這一生中,我們會遇到一個又一個選擇─是要終生躲在沉重的防衛盔甲裡,還是努力突破框架,破而後立? 選擇一直就在那裡。
以練習樂器為例,你永遠不可能完全掌握一門樂器,除非不停地練習,用心研究。過程中,你會不斷地提高技能,但若懈怠,技能就會生疏。可以確知的是,你不可能達到無可挑剔的完美狀態,因為學習路上,永遠有改善的餘地。
妮可跟我一樣,也彈鋼琴。她很刻苦,但對學琴本身卻懷著一份緊張的心態,總是逼著自己「做到最好」,成為她所期冀的技藝精湛的音樂家。她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一心相信只要足夠努力,就能達到超凡入聖的水準,成為無人能出其右的「超級妮可」。在治療的那段時間,我一直向她強調,必須對練習的過程(付出的艱辛與碰到的每一次挑戰)抱以熱愛之情,不要把過程僅僅視為抵達理想彼岸的手段。
你永遠不可能達到無須再改進的境界,也永遠無法讓自己停在「至善至美」的狀態裡,再也不必為任何事煩惱。一旦面對生活,就會不斷遇到各種挑戰,反射性地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一一應對。最終,你會面臨一個接一個的選擇─是在防衛中尋求庇護,還是換一種活法。若你決心改變,並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至少某些時候,生命將獲得不斷成長的機會。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