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y只要聽到有人要丟東西,就會跑去撿回家。2、3年來,Denny家中的三房一廳堆滿雜物,東西多到沒有地方走路。
總擔心錢不夠用
Denny是一位即將邁入40歲的爸爸,他新婚剛滿2年,小孩快滿一歲。看起來幸福美滿的生活,但在他心底卻一直有份不安:擔心錢不夠用。
事實上,他在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是老闆看重的員工,也有機會從小主管被提拔成大主管。而老婆也是科技公司的助理,2人都年薪百萬。但對Denny來說,他有房貸、車貸、尿布錢要付,更慌張的是,媽媽去年才因癌症住院,治療和進補的費用昂貴。
雖然不是付不起,但Denny總會擔心,若想生第2個小孩,或是媽媽病情惡化,或是快90歲的爸爸也生重病,那麼,自己的經濟狀況是否會垮掉?於是,Denny決定從生活節儉做起。
除了多省點日常花用,只要喝完寶特瓶,Denny就會收集起來拿去賣,這也是Denny爸爸會做的習慣。漸漸地,Denny看到路上的寶特瓶也會撿,人行道垃圾桶中,若有較乾淨的也會撿。Denny也想過這些行為有點狼狽,但很快地,覺得反正能多賺一點是一點。
漸漸地,Denny不只撿回收物。當聽到叔叔在搬家,會丟掉一大批衣物和日用品時,Denny覺得這些東西以後都用得到,所以拿回了10幾件厚重衣物、幾十個鍋碗瓢盆,以及數百瓶身體用和物品用的保養品、保健藥錠、清潔劑。
Denny的老婆一看到這麼多東西,嘴巴張大著,說不出話來。但Denny一一解釋用途與使用時機,老婆一時也難以反駁。而這個情況尚未結束,Denny只要聽到有人要丟東西,就會跑去撿回家。2、3年來,Denny家中的三房一廳堆滿雜物。
床上約有30幾條棉被,衣櫥有幾千支衣架,但幾萬件衣服多到掛不完,走廊上是成箱、快過期的雜糧、飲料,廚房被各式廚具占滿,客廳則是滿滿的五金百貨。這些東西多到沒有地方走路,就連門口都是要拿去回收的一袋袋寶特瓶和一捆捆廢紙。
儲物症個案大多缺乏病識感
「我並不覺得困擾,是我老婆叫我來的。」Denny第一次進來諮商時這麼說。
Denny的表情哀愁,像是背負幾千萬的負債。「她覺得我太杞人憂天,根本到了神經病的地步,但我只是想儲備多一點東西,以防有一天真的要用到。」
「你會覺得東西太多嗎?」我好奇他的主觀想法,因為儲物症個案大多缺乏病識感,就算把房子塞滿,沒地方住,也認為正常。在這種情況下,心理諮商就會變得更困難。
「嗯……是有一點奇怪啦,但不這麼做,又會不放心。心想著如果有一天不夠,怎麼辦。」Denny的眼神飄離我的視線,似乎說完後感到愧疚。
「我就是比較未雨綢繆,會先想很多的人。我也沒辦法。想到了,就是覺得要準備多一點。」在後續的談話中,我了解到Denny說的「不夠」,更像是一種末日感。
在Denny的想像中,所有的積蓄會很快就花光,然後被嫌棄他的主管開除,最後會流落街頭乞討。但這些顯然和現在的狀況完全不符。雖然Denny的腦袋也知道不合邏輯,但情緒上,光是想到就會很慌張,所以他也不讓自己去想,繼續儲存物資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