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淌,經過數十年,將我們淘洗成現今的模樣,它悠悠緩緩,悄無聲息地推移我們到一個個未知之境,無聲的力量沛然莫之能禦,殘酷又溫柔,對眾生一視同仁不假辭色,印刻在每個生命的尺度和速度毫無二致;它也是最忠實的友伴,寬容我們的喜怒悲歡、不可理喻,只靜觀不干擾,默默守護我們走過輕狂躁動,邁向成熟穩定;當然,歲月無庸置疑地博學多聞,只要我們願意,它隨時提供無始以來的智慧精華任憑擷取。
然而歲月常被汙名化,感慨去日苦多,喚它無情,年華消逝,稱它殺豬刀,其實歲月有心,端看能否領會,當我們以為被歲月剝奪了青春,轉身才看見原來生命裡別有洞天;當我們哭嚎歲月釀成生離死別,它同時送來愛與珍惜,並為我們祕密籌謀下一次重逢。
人屆中年,用掉超過半數歲月,剩餘多少不得而知也無須揣測,如今只想說,謝謝過去、現在、未來每一時每一刻的關照,致歲月!
求個圓滿
在這不斷面臨「失去」的中年階段,學會「珍惜當下」是個重要的課題。
近年來親近的長輩相繼離開,考驗人的悲傷耐受力,強迫我們面對生死難關,這一切似乎無聲地提醒著:以更開闊的態度相待彼此吧。匆匆人間,一切俱往矣,誰知曉緣分能否未完待續?
曾經我不太懂,為什麼對於同一個人的看法、回憶,在生前與死後如此天差地別?「死者為大」的傳統觀念,似乎不足以解釋記憶模式的微妙轉折—那些真實發生過的爭執、不滿、怨憤,在「死亡」發生霎時竟煙消雲散,僅留下關於溫暖、關於感動的片段串連時空。慢慢地,透過各方離合聚散貫通生命視線,我才稍有領略:原來,追求「圓滿」,是世間所有人際關係的最終理想值。
每個人、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說不盡的思念往事,點滴積累於頻繁交會的日子裡,那時經常被情緒強化放大的,往往是對方的缺失短處以及彼此的摩擦衝突。人與人近距離朝夕相處,一不小心就容易越線失控,然而,「物換星移」是那麼巧妙地﹅讓人不知不覺地,自動抹除了認知記憶裡的「有害物質」,在想念的時刻,貼心賦予精神截然不同的詮釋角度。
於是,當外人語帶羨慕的評判:「你爸媽以前感情一定很好!」平輩親友聽了只能苦笑以對,怎麼父母一輩向人述說的相處情節,與自己的童年景況相去甚遠?唯有我們自家人清楚,那兩位同等心高氣傲的長輩,以往如何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度過數十年誰也不讓誰的高分貝婚姻生活,連兒女都記不住「爸媽當年到底簽過幾次離婚協議書了?」
如果不是親身見聞,確實難以想像那些曾深烙在生活裡的負面經驗,真的就這麼隨著其中一方消逝而飄散無蹤了。老伴追憶老伴,再不是當年那個氣得牙癢癢的可恨之人,後來與旁人說起,盡是對方的好。子女們初時不免懷疑困惑,莫非是隱惡揚善,愛面子,或者選擇性失憶?直到轉進他們幽微的心底深處始得明白:晚年總結人生,只留下喜悅感動,為的是完善生命裡那段最珍貴親密的人際關係。
只是老人家太過強調回憶裡的美好,還是有些「現實副作用」,例如:習慣性在兒女面前做比較,動輒「妳爸體貼多了」或者「你媽都不會這樣」,翻白眼之餘,晚輩間只能閒嗑牙取暖,背地裡玩笑插播一曲〈對你懷念特別多〉以示反擊。畢竟現階段,「理解」也算圓滿兩代緣分的有效作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