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同輩友人,近年生活出現了類似的變化,例如:行程表不約而同多了個固定造訪的場所-安養中心。
在我直接﹅間接觸及的周遭,幾乎每個家庭在做出類似的決定之前,家庭成員們都走過反覆辯論、躊躇再三的漫漫長路,除了理性權衡各項現實條件,諸如評估長者的身心狀態、安養機構的專業程度與家人的經濟負擔之外,最難的部分是共同跨越心裡的「那道坎」,畢竟主動讓至親「晚年離家」,對我們這代人來說,猶如與根深蒂固的傳統孝道觀念交戰,其中的掙扎不足為外人道。
人類壽命延長,究竟為美事還是惡夢?隨著高齡化衍生的諸多社會問題,這些年討論不斷,然而,再精闢的專家意見、再縝密的調查數據,都不如切身經驗來得真實深刻。在此,容我分享兩個案例。
朋友的父親晚年性情大變,從一向溫和的個性轉為暴躁,經常對妻子疑神疑鬼。有段時間,警察三天兩頭接到報案來訪,因為老先生總聲稱有人要殺他、家裡遭小偷等等,可想而知,負責照顧的太太瀕臨崩潰。萬般無奈之下,家人只得將身心極端不穩的老父送往安養中心,至少讓陷入憂鬱的母親得以喘口氣。不過後來,子女們在父親的告別式上潰堤了,對於在父親最需要照料陪伴的晚年,家人卻將老父移往陌生處所度過餘生,大家心中無比愧疚傷痛。
另一位單身孝子,多年來始終盡責的陪伴喪偶多年的父親,除了上班,其餘時間幾乎都在家盡孝。直到後來實在身心疲憊難當,才將父親送往專業機構照護,此後,也風雨無阻地盡可能常來探視。有一次護士小姐對他說:「別再特別跟爸爸講『明天』來看你了,因為伯伯會當真,每天都等著你!」
真實生活中接力上演的故事不斷提醒我們:生命習題存在太多「無解」,看似自由,也因此艱難。相對於生之喜悅,衰老顯得那麼蒼涼,安養機構雖然有效解決現實生活的迫切難題,然而每回離開,心頭總是沉甸甸地,想想成群無法自理生活的老人,聚集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整體氛圍嗅不到一絲生機活力,我們先前猶疑的腦海裡,勾勒的正是這幅圖像,即使照護員的專業愛心,足夠打理老人家的生活所需,卻營造不了未來與希望。
那麼,送安養院好嗎?是否會讓情況更趨死寂絕望?經歷過的家庭,恐怕都只能分享心得,無法提供正解。每個家庭處境不同,選擇沒有對錯,只是我們在亟欲找尋務實的安置方法時,也莫忘對安頓長輩的心靈多一分顧念!
延伸閱讀:
公公經營南光藥廠後,一心想找個念藥學系的長媳婦...王玉杯:大三那時的相親,還是派出所員警牽線
40歲辭職照料失智母,卻落得母子2人全靠老人年金過活...50歲大叔的長照悲劇:我太小看失智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