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源友是原本在聯合利華任職的父親朱永正,接手買下的食品原料代工廠,專門供應國內食品大廠罐裝咖啡、茶飲品等原料。○九年,客戶要搶攻平價咖啡市場,原本就是原料供應夥伴的源友,接下咖啡豆進口的業務。一路跟著朱永正歷練的源友總經理呂明哲回想,當時源友和食品廠合作,一起開發超商咖啡的新配方,並制定標準作業流程、人員教育訓練,大幅提升超商咖啡品質,奠定了源友在連鎖咖啡通路供應鏈的地位。
一○年,二十七歲的朱茂亨完成國外學業回台,順應父親的期待、進入家族事業「就定位」。「還在美國時,父親就要我去考咖啡鑑定師的執照。」坦承原本對咖啡無感的朱茂亨回想,當時父親已經嗅到咖啡市場走向專業的必要性。因此,他成為源友第一個拿到美國咖啡品質協會(CQI)「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的員工。
學管理的他,進入源友後,給自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杯測」程序設計進公司的標準作業流程,以加強專業、鞏固源友在咖啡領域的地位。隨後,源友打算趁勢追擊、拓展泰國新市場,朱茂亨也被父親派到泰國,參與新廠的興建。
抓緊咖啡商機,源友一方面加強咖啡專業領域布局,一方面啟動內部二代接班培訓,一切正按部就班,逐步上軌道。沒人想到,一個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打亂步伐。
一一年,噩耗從中國傳回台灣。父親朱永正在中國出差時,因突發性心肌梗塞過世。「那年,他才五十幾歲……。」現任董事長、朱茂亨的母親李惠芝回想,當時為因應訂單滿載狀況,一個多月前才簽下新廠合約,頓時更讓公司陷入群龍無首的窘況。
「一度想說是否停止建新廠。」李惠芝說,但考量到公司長遠發展,她決定接任董事長一職,在專業經理人呂明哲、兒子朱茂亨等團隊協力下,繼續原先的擴產進程。
精簡產線 鎖定咖啡、茶領域
隨著在原有客戶的供應占比增加,加上接洽新客戶,也讓咖啡豆供應量持續攀升,帶動營收成長。同時,一四年,新廠落成,產能擴增逾兩倍,他們一舉精簡產品線,鎖定在咖啡、茶飲領域,把公司業務重新分為三大重點,分別為咖啡、茶葉、穀物和萃取液。
「咖啡豆像是期貨,價格會浮動。」朱茂亨說,作為供應通路的咖啡豆烘焙廠,源友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管理從上游產地到貿易商的供應鏈。咖啡豆一年一季,如何訂定採購計畫、供給客戶全年的需求量,並達到終端通路對於品質一致、產品規格化的要求,可說是基本功。
「連鎖通路最在意品質的一致性。」朱茂亨說明。像進口的咖啡生豆會摻雜小石頭等雜物,為了降低不良率,隨一四年擴廠,源友一舉打造完整生豆清理篩選生產線,「一般烘焙廠普遍只有一台前處理機台,但我們增加至三台。」也就是粗選機、除石機、色選機,為的是從大量咖啡生豆中,篩選掉石頭、金屬物質等異物,維持品質。
他舉例,像目前每年出貨給單一客戶大約八百萬包咖啡豆,但一年回報有異物的狀況不會超過十件;即使有異物,也可透過生產履歷系統,溯源是哪一批出廠的咖啡豆,再回頭改善流程,高良率的維持是和連鎖通路合作的關鍵。另一方面,周邊服務也是關鍵,不僅販售咖啡豆,也客製化配方、協助做教育訓練。
隨著在生豆、烘焙領域布局,源友也加強人才培訓。如今,每年在人才培訓開銷數百萬元,送員工到產地觀摩外,也到國外考取專業執照,像目前擁有CQI咖啡品質鑑定師認證的員工就有十多位,「應是台灣單一公司最多。」
今年的世界盃杯測師大賽(WCE)台灣區選拔賽,冠軍就由在源友負責咖啡生豆販售的精品事業部副課長黃琮瑜拿下,驗證了在人才培訓的方向沒有錯。
也因此,中國本土連鎖咖啡新秀「瑞幸咖啡」,在今年一月試營運後,以補貼、社群行銷等手法,五月快速展店超過一千家門市,躍升僅次於星巴克的中國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甚至喊出年底要拓展至兩千家門市。瑞幸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旋風展店,源友作為背後供應鏈,絕對是重要助力。
![源友](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eccccccc_104/1137102.jpg)
源友廠房首次開放外人參觀,內含從生豆投料、清理到熟豆烘焙等完整處理程序。
承先啟後 布建一條龍供應鏈
站穩在咖啡領域的專業之後,朱茂亨也希望帶領源友開創新局。一四年,他決定把版圖延伸至上游產地,讓團隊到世界各地的咖啡產地,找尋優質精品咖啡豆,以拓展產品線。「精品咖啡規模不會大,卻是鞏固客戶和公司品牌形象的重點。」
最新的布局,則是延伸至下游終端通路。過去一年,源友耗資約三千多萬元,在台北市開設四家「alpha Black」測試市場,據以累積門店營運的前後端經驗。但從今年十月,朱茂亨決定正式推出新的品牌「CAFE!N」,取代「alpha Black」。
「把過去三十年的功夫體現出來。」朱茂亨說。他舉例,像在菜單中,價位相對低的冠軍黑咖啡、冠軍拿鐵,耗費了團隊最多心力,就是由公司的專業杯測師篩選咖啡豆、訂定配方、把關品質,並在源友的原料優勢下,把價格定在合理水準。
台灣這幾年咖啡連鎖店櫛比鱗次,三十五歲少東朱茂亨此時搶進市場,憑著源友過去多年在生豆、烘焙領域的磨練,企圖完成咖啡產業鏈一條龍,能否一舉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答案很快揭曉。
![源友](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eccccccc_104/1137102_2.jpg)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