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我是為你好」「哭什麼哭!」「我早就說過不要跑,你看你受傷了!」這些在生活中習以為常、好像是出自愛的話語,都有可能暗藏「言語暴力」。諮商心理師陳亭亘表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我們即使受傷,也仍然以為這些言語是正常、應該被忍受的,甚至是成長必經之路,最後我們也不自覺地複製這些暴力言語,用在別人身上。
點選連結收聽陳亭亘心理師在Podcast節目《Today來讀冊》的分享>>https://pse.is/3xwcjq
但何謂言語暴力?它指的是在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之下,不尊重對方情緒、需要、不給予選擇權利,要求對方扭曲、漠視自己的情緒或需求,不能做出不同的選擇,由於種類相當多元,表現情況不一,陳亭亘認為,首先必須先一一指認出言語暴力、理解它形成的原因,才有進一步調整為「非暴力溝通」的可能。
想要好好傳遞愛、好好溝通,要先理解非暴力溝通裡的四要件分別是「觀察(事實)」「感受(情緒)」「表達需求」跟「提出請求」,但華人時常無法區分「情緒」究竟是什麼,喜怒哀樂以外還有什麼情緒相關的詞彙?冷落、背叛、孤立、腦殘之類的,到底是不是情緒?血拚、爽、買爆、嗆爆,又到底是情緒還是行動?
情緒到底是什麼?
要理解情緒到底是什麼,我們需要許多自然情緒流瀉的片刻,那種屬於人這種動物原生的「自然感受」。像是:坐在湖邊長椅上看著朝陽的那種共感、看著春天花苞綻放的那種悸動、吃著夏天冰鎮西瓜的那種清涼、看著秋天楓紅逐漸飄落的那種共鳴、觸摸冬日冰雪或鐵條的感受。
這些自然感受讓我們理解,情緒是每個人都有的,也是不需要依靠別人就可以存在的。而且在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以後,我們都能回應情緒之下潛藏的匱乏需求。
總而言之,情緒是:
一、一種屬於個人內在的感受,而不是控訴。情緒是「當我無法聯繫上你的時候,感覺緊張又焦慮」,而不是「聯繫不上你讓我感覺被冷落」的控訴。
二、一種自然共鳴產生的感受,而不是因他人產生。情緒是「我感覺到自己很擔心、惶恐,不知道是否能繼續信任我們的關係」,而不是「就是因為你⋯⋯」「我感覺你⋯⋯」。
三、一種情感界限健康的成人能自己負責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責任。是「我感到哀傷,但我能自己涵容這樣的情緒,只是想提出來在關係裡討論。我清楚自己有選擇的自由,超過能負荷的界限時,我能離開剝削自己的關係」,而不是「無論你怎麼對我,我都只能忍受,你不照顧我的情緒,我就會無法承受而死」。
情緒雖然是情感界限健康的成人能自己負責的事,但你不必在一個充滿言語暴力的情境裡承擔起療癒自己的責任。你可以試著幫自己找到一個友善的情境,不受到更多的界線侵擾跟傷害、覺察與判斷哪些關係具有傷害性,哪些關係充斥言語暴力,哪些關係對療癒自己不僅沒有幫助還有傷害。
情緒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有情緒不代表有問題,更不用擔心你的情緒會讓自己看起來很不堪。有情緒,代表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情緒的背後,是渴望被滿足的各種需要。試著對自己更好一點,也試著對彼此的情緒更好一點。我們能界線清楚地彼此支撐、互相療癒。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