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害怕失敗或犯錯,就顯示出曾遭受多麼嚴重的言語暴力。這個句型還有許多類似的變化,像是「我絕對不能失誤,不然我的人生就完了」「我的失敗絕對要藏好,不能告訴別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錯」,這些都反映出對犯錯的恐懼,皆來自犯錯時受到什麼對待的經驗。
面對生命的重要決策時,人人都期待自己不要犯錯。然而不同的環境、互動會帶來不同的強化。言語暴力會讓每一個人成為孤立的個體,也會讓彼此難以互相幫助,同時課以「絕對不能犯錯」的責任,而不是「假使犯了錯,我們可以看看怎麼幫助你,讓這件事更順利」。言語暴力的情境會讓人更害怕犯錯,非暴力溝通的情境則能讓人更感覺到聯繫跟被支持,有勇氣再次挑戰。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裡描述:「隨著這孩子學會不能要父母保護他,找碴鬼的有害程式就會開始激增,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對出錯的可能性保持高度警覺」,以及《這不是你的錯:如何治癒童年創傷》裡提到:「成為受害者讓我們覺得很無助,進而感到受辱和羞恥。為了抵禦這種羞恥感和無助感,我們寧可將受害歸咎於自己。」
小時候你曾犯過什麼樣的「錯誤」嗎?之所以將錯誤加上引號,其實是因為那些不一定是真的錯誤,更多時候源自於「發話者內心一時的標準」,並不是真正客觀的標準。也許今天做沒有關係,明天做就會很慘。通常這些都是細瑣的一些小事,卻關乎身為一個孩子能不能免於斥責、能不能順利做想做的事、能不能讓需求獲得滿足。
但由於那些浮動的錯誤標準跟僵硬的懲罰,孩子們通常很容易受到驚嚇,也很容易因此將這些「錯誤」深深烙印在心底。一有犯錯的可能性就會很焦慮,容易勾起很深層的恐懼與緊張。因此時時謹記著不要犯錯,要細細地確認完每一條「紅線」才能放心地踩下去。這樣的生活其實對心靈是個很大的負擔,我們的人生選擇往往也因此受到限制,只能在「感到安全」的地方生活,缺乏勇氣踏出舒適圈。
有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感受到充足的愛與保護,明白自己是安全而有人照料的。如果有需要,他隨時可以求助,成人是不會拒絕的。因此,他會慢慢學習著用自己的力量探索世界,逐漸拒絕被幫助跟保護,好挑戰自己的能力。
然而,另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會遭受非常多言語暴力與情緒忽略,所以逐漸理解到自己是「不能求助的」,因為求助對狀況沒有好處,而且只會加倍自取其辱。於是,他們慢慢不再向外求援。更加深刻的問題是,為避免被恣意攻擊,遭逢突如其來的言語暴力或肢體攻擊,孩子會漸漸「避免各種犯錯」。像是內心裡有張無限長的清單,上面滿載過去挨罵的各種細節,以及父母或師長在什麼心情下會在意哪些事情。無盡地檢核、迴避錯誤,好閃躲掉突然降臨的痛苦。
於是,不能犯錯、害怕犯錯、近乎強迫地檢核與迴避錯誤的性格就這樣養成了。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找碴鬼」。這樣的人會拚命找自己的碴:「你就是不夠小心啦,活該被罵。」「說話不能太大聲,會引人注意、被攻擊。」「長得有夠醜,誰看誰討厭,不要讓人注意到。」「你不會說話!閉嘴就好。」拚命地找碴,就為了確保自己不會遭受突如其來的攻擊。
「找碴鬼」自然不只是找自己的碴,也會對關心的人「找碴」。因為他只學會用這個方式保護自己,也不知道是否還有別的好方法。越愛越找碴,愛自己等於找自己的碴;愛對方也變成愛找碴。無限的自我批判跟批判對方,永遠無法放鬆。
你的「不能犯錯」跟「找碴鬼」心態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試著寫下三個生活經驗,至少有一個是你並沒有犯錯
關於「犯錯」的記憶,通常與情緒緊密相關。這是源自於人類如何在荒野中「趨吉避凶」活下去的生存需求,所以大腦的設計上本來就會將「容易勾動強烈情緒的犯錯」記得特別牢靠,並期待不要再犯下這樣的錯誤,才能免受獅子老虎攻擊,順利地存活下去。這樣的「犯錯」記憶,不見得代表你從沒做對事情,也不代表你是個不好的人,卻特別容易烙印在心裡,也特別容易做為組織自我的素材。如果你發現自己很害怕犯錯,那麼這是一個機會,讓你站遠一點看看自己的經驗,看看自己內心的這種傾向。
整理跟描述這樣的經驗,是為了幫助你靠近自己,用自己的話說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為了平衡這個練習,請試著寫下三個生活經驗,然後至少有一個是你並沒有犯錯的經驗,讓你可以互相對照參考,體會自己對這些經驗的不同感受。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