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沒有學過如何好好溝通,卻可能已經說了一輩子的話。其中更常複製從小聽來的各種暴力語言,如「你很笨」「你豬啊」「誰像你一樣沒有用」「閉嘴」「輪到你說話了嗎」「你沒資格講話」。
身處於暴力語言為主流的世界裡,說自己因為暴力而受傷,總讓人感覺太小題大作。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默默忍受言語暴力,不能反擊、不想惹事、甚至不願意表露自己的情緒,而是要求自己強化適應力,並安慰自己「這世界就是這樣」「家人是因為愛才嫌我的,不然可以不管我」「是我自己太敏感,沒有感覺就好了」「是我自己反應過度,別人都沒事,就我自己不舒服,是我的問題」「如果還想要這份工作,只能乖乖聽老闆的話」。
事實是,暴力的語言會引來許多情緒,例如:委屈、挫折、無助、生氣、傷心、無奈、難受、沮喪、失落等。這些情緒原本都是禮物,用來提醒我們這裡有什麼不對勁、此刻應該多照顧自己一點。但我們時常屈服於各種「孩子沒資格說話」「下屬沒立場反駁」的不對等狀況,封閉自己的感覺,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都丟進垃圾桶,甚至期待彼此能更適應暴力語言。
不,沒有人應該這樣做。沒有人應該一直暴露在暴力的語言裡,更遑論適應。要停下這一切,我們需要試著靠近那個因暴力而傷痕纍纍的自己。從體驗自己真實的感覺開始,不再運用暴力的語言對待自己。感受是我們的盟友,告訴我們都值得被好好對待,我們都可以展開更善意的互動。
你需要的絕對不是「適應」言語暴力,而是靠近自己的真實情緒。
你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
我們總是在情緒上無法有清楚的界限。因為這個不夠完美的世界裡,還是有很多言語暴力,還是有很多彼此傷害,還是很難好好面對自己也坦率對人,還是沒有機會練習好好把一句話說清楚。所以,我們總是不確定對方是否需要幫助、總是期盼自己的難處能獲得他人協助。
有時這種彼此不需要練習說清楚的高度共鳴,抑或是彼此投射的狀態,恰巧能成為彼此的及時雨。但也有些時候,想幫忙他人卻不被領情,或是自己無法及時獲得幫助而認為都是別人的錯,帶著一種「你應該知道我的難處」「你應該同理我的困難」「你應該跟我同心」的期盼。但是你有情緒不代表就是他人的責任,你的無助不該變成對他人的要求。
從小混淆著的情緒界限持續地混沌不清,成為恣意拋擲情緒、要求他人承接與滿足的狀態。「如果我的需求都獲得滿足,就不必練習把話說清楚,也不必面對自己的不堪與無助。反正只要展現情緒,需求就會自動滿足。」這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情緒勒索」,以情緒逼他人就範。
能被逼著就範的人,通常是特別在乎這段關係的人。他們在意你是否會因此氣壞身子、在意你是否受了太多苦難以說明、在意你會因為得解釋清楚而大傷顏面,所以在能安撫彼此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做,埋藏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只為了讓彼此能和諧安好地在一起。時間一久,時常會忘記「別人的情緒不該是自己的責任」。
如果我們的情緒是自己的事,那麼你的情緒也該是你自己的責任。我們能在對方有情緒的時候彼此陪伴,了解對方經歷的許多情緒、理解對方為什麼有這些情緒,以及這些情緒讓對方多麼難受而不知所措。或許對方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幫忙解決一切問題,但很遺憾的是,我們並不是那個人。我們也有很多自己的限制,可能有些事已經很努力了還是做不到。我們可以理解、陪伴彼此的情緒、不堪,但也明白自己不須承擔對方的情緒。
情緒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要求別人做什麼來滿足自己的武器。如果我們真的愛著對方,通常會希望給出更多選擇與自由、包容,而不是限縮選擇,或利用這個武器威脅在乎自己的人。
我們有自己能做、願意做、不願意做的事,也有自己的底線、能接受與不能接受的狀況。對方有狀況,不代表自己必須概括承受。如果真的退無可退,斷裂關係來保護自己也是一種不得不的選項。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貴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願每個人都能允許自己有情緒,不要求別人負責,能陪伴彼此與支持情緒,但不把別人的情緒扛在身上做為自己的責任;願每顆遭彼此情緒綑綁難以喘息的心,能逐漸鬆綁,並理解總是能自己選擇,所以我們的關係也總是一種珍貴的選擇,而不只是應該。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