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孩子」只是自我安慰以「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所以不離婚」這種理由而委曲求全留在婚姻裡的人,還真不在少數,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而且,說出來有種特別悲壯、偉大的感覺。但其實,這不過是一次隱蔽的自欺欺人罷了。
很多做了父母的人,在面對很多事情時,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而做不到,就用這個藉口包裝成「為孩子犧牲、奉獻的無奈之舉」:
「我是為了孩子才不去工作的。」
――真相可能是:你對自己是否能駕馭好一份新工作沒有信心。
「我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才天天加班賺錢的。」
――真相可能是:你不擅長面對跟家人的各種狀況,所以想逃到工作中。
「我有孩子,所以沒有時間進修。」
――真相可能是:你追完了一部又一部幾十集的連續劇。
「我是為了孩子才不離婚的。」
――真相可能是:你害怕要獨自面對完全未知的生活。
「我是生完孩子才變胖的。」
――真相可能是:你內心沒有足夠的力量做到自律的生活。
「一切為了孩子」這個理由簡直變成了萬金油。這種做法自我安慰的效果很好,卻不利於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核心問題,並去突破它,升級自己,進而獲得開啟全新生活的機會。其中,「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所以不離婚」這種說法特別容易讓人被迷惑。這是一個被深植在群體意識中的信念,乍聽之下確實很有道理。當周圍的人用這句話去勸一個正打算離婚的人,多半會引發他們內心的遲疑和慌亂。但是,稍微仔細思量一下,你就會發現這句話完全經不起推敲。
首先,「完整」的定義是什麼?是家庭人設配置的完整嗎?必須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有爸爸和媽媽,這就叫完整了?另外,性別設置對了,人數夠了,家就完整了?這種視角是非常淺薄、幼稚的,完全是根據可視性的東西來做判斷的。說白了,就是很膚淺,只關注看得見、摸得著的。這種觀察世界的水準跟嬰兒差不多,當媽媽躲在門後時,嬰兒會害怕得大哭,他們會認為媽媽消失了,因為他們不具備領悟「看不見也是存在的」這種較為高級的思考能力。
重點是,孩子是否能夠感受到這個家庭有愛的流動。這份流動包括養育者對孩子的愛,還有養育者彼此之間的愛。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他們只相信我看見的,看不見的就不存在,也沒有意義,所以他們自然會忽略事物中精神及情感層面的意義。
比如一本書,有兩個次元:一個物理存在,一個精神存在。在實體層面,你可以度量的指數是這本書有多少克、多少頁、占空間多少立方公尺。限於物理層面來使用這本書的話,你可以拿它來砸核桃(如果夠厚重的話),或者可以把它燒掉轉化成熱能來取暖。不過,它還有另一個次元的存在,就是這本書所傳遞的理念、意義、思想,你無法測量它的意義或思想。雖然這個次元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不能否認這個次元的存在,而且相較於物質層面的影響,它對你或者對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影響很可能要大得多。所以,那些認為完整的家就是不能少人頭的人,能理解的價值僅僅局限在理解實體層面。當他們擁有一本書時,能把它發揮的最大價值,大概就是用來砸人或砸核桃。
在這種認知下,他們不改變婚姻中的相處模式,沒有成長,沒有承諾,只是保留婚姻形式的存在。雖然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但彼此是仇視的、冷漠的,或是如同履行義務般進行每天的生活,家庭裡了無生機,動不動就是刻薄的譏諷、猜忌、爭吵,或者對彼此的漠視。這樣的家如何稱其為完整?這種「因為孩子,所以不離婚」的婚姻彼此是沒有尊重和信任的,都只是物化對方,把對方當成一個保持家庭完整的工具。這樣的婚姻即使是表面的平靜也維持不了多久,出現更大的問題只是遲早的事。
心靈對愛的需要,就像身體對氧氣的需要。父母的關係會營造出一個沒有情感的氛圍,讓孩子生活在這種氛圍中,如同置身在一個缺氧的房間裡。剛開始看不出什麼問題,但這種緩慢的窒息感會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進而產生行為問題。那些叛逆、有反社會人格、對人冷漠、有暴力傾向、成癮症(透過網路、遊戲等方式尋找快感、逃避現實)等問題的孩子,基本上都生活在一個無愛的家庭裡。
很多有這些問題的孩子的父母都生活在一起,但家裡卻冷得像冰窖。家裡有沒有愛,和這家裡有幾個人沒有任何關係。在另一個層面上,雖然婚姻已經很讓人難受了,但這是一種熟悉的感覺,這樣的生活再狗血,自己依然練就了熟悉的應對方式。真的決定離婚,就意味著要進入一種全然未知的生活,哪怕是有希望的。但是,相對於陌生的未知和希望,很多人寧可留在熟悉的痛苦中。
而從純客觀事實的層面來看,離婚或不離婚,孩子的父親和母親都在,並沒有消失或死亡,孩子始終都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發生改變的是父母內心對彼此的感受。孩子的爸爸(媽媽)還在,是你心裡的那個人沒有了。說得再準確點,是你過去對這個人美好的投射和期待無處安放了。無數次現實和期待的反差,讓你已經不得不無奈地承認,對方真的不能成為你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