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想吃的火鍋、拿到優渥的紅包、分隔在兩地的他終於回國、思念已久的人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這些幸福微小卻又如此真實,讓人感到期待、心動、驚喜等等情緒,但你知道嗎,人在身處幸福的時候,其實你的大腦正在悄悄發光!
成大心智影像研究中心暨心理系副教授龔俊嘉團隊,招募約20名受試者,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進行大腦造影時發現,以一次一張的方式觀看如母親親吻嬰兒、工作、結婚、一家人在海邊散步等圖片,並按鍵回答圖片「讓你覺得多幸福?」研究中發現,當人們感到幸福時,大腦某個腦區會出現同心圓的血流反應,其中又屬與人互動的幸福感高於個人成就。
「助人為快樂之本」 大腦產生強烈幸福感
團隊發現,個人型的幸福如同比賽獨得冠軍,大腦中同心圓擴散的影像核心區比較亮;而與他人相關的幸福感如母親親吻子女、三代同堂,亮區離核心較遠,但範圍較大,推論幸福感可以從「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來切入,也說明了為何「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
童年建立的幸福 有助排解低潮期
一般來說,工作、愛情兩得意或者事事順利的人,相較於諸事不順的人來說應該還滿幸福的吧?不過現實是,即使處在相同狀況下,有些人覺得幸福、有些人卻感受不到;幸福感的建立其實是從小開始,舉例來說,飢餓對一個幼童來說不是一個挺愉快的感受,若母親此時給甜食緩解,大腦會自動建立起甜食與幸福感的神經化學鏈接。「童年的幸福感建立起來往往會影響人很久。」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人在處於負面情緒時,都會想吃童年喜愛的食物獲得安慰。
幸福不靠別人!自己的幸福自己找
運動會帶給人正面影響已經是老生常談,但45天內不斷重複這個行為內化成習慣,必須要靠自我的耐心及意志力。除了運動之外,其實也可以透過自己有激情、有動力的事情,保持與親朋好友的聯繫,或是對自己的生活有個明確的目標,進行調整並尋找對生活的掌控感,也是能夠增進幸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