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從別人口中傳來的訊息都別盡信,即使是對方是你極其信任的人也一樣。因為很多情況並非傳話者有心造謠生事,而是在他本人也信以為真的情況下,再將事情傳出去。
前幾年媽媽因罹患子宮頸癌而動了幾次手術,多半是由工作時間較為自由的妹妹陪同就醫複診。
某次手術的前一晚,原本要辦術前住院的媽媽被醫師告知明天再住院即可,媽媽情緒極為彽落。她憂心忡忡地告訴我,主治醫師說她「動手術也沒有什麼用了!」然後,要她先回家。
醫者父母心,怎麼可以跟一個即將要做手術的罹癌病人這樣説呢?虧這位醫學院的副院長,還是位在媒體上以仁心仁術著稱的名醫,我當下氣炸了。
無論我如何安慰,對於沮喪至極的媽媽起來不了任何一絲一毫的作用,看著愁眉不展的媽媽,我心疼極了,也火大極了,決定明天媽媽做完手術之後,要好好來跟這位醫師溝通溝通,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打擊一個生病的老人家。必要的時候,我要在媒體上拆穿他仁醫的假面形象。
為了確保明日吵架一定會吵蠃,事前資訊收集可不能少。我仔細盤問陪同媽媽去醫院檢查的妹妹,了解醫病之間當時對話的來龍去脈。只見妹妹翻了個大白眼,説事情根本不是我想的這樣。
「什麼不是這樣?難道老媽會騙我不成!再説這有什麼好騙的。」媽媽的個性一向敦厚,也不愛説三道四,我百分之一萬相信她。
見我怒氣未消,怕我鬧事,妺妹趕緊把就診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明。
原來,醫生的原意是,這次的手術是先前大手術後的局部調整手術,算是小手術一個,再加上該做的檢查都做過了,因此「提前一天住院也沒有什麼用」,考量在自家比較舒適自在,所以才叫媽媽先回家,隔天手術前再到醫院報到即可。
可能因為生病長期情緖不好,也可能因為年紀大耳力較差,媽媽解讀成「動手術也沒有什麼用了!」讓自己跟大家都虛驚一場。
這件事讓我體悟到了幾件事情。
首先,溝通這件事情要因人制宜。
受聽眾的背景不同,對同樣一句話的解讀可能不盡相同。像是媽媽這樣生病的老人家們,因為年老與病痛讓他們變得悲觀,並有著極大的不安全感,任何跟病況相關的字眼,很容易被他們無限放大。
不只是生病的老人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罩門,面對自己心底脆弱領域相關的事情,很容易因為敏感而有無限聯想。
因此,當我們在跟不同人溝通的時候,最好也了解一下他們的背景,避免「説者無心、聽者有意」,説出會引起誤會的言語。
再者、職場認知落差比想像中更容易發生。
醫師説的眀明是「提前一天住院也沒有什麼用」,硬是被媽媽解讀成「這病情動手術也沒有什麼用了!」而這種看似雞同鴨講的溝通不只在醫病之間,在其他領域的職場也很常見。
「我明明就説得很清楚,為什麼他沒有catch到!」
「哎呀!原來你的意思是這樣,我一開始沒有搞懂!」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似曾相識。所以,千萬別以為有說了,對方一定就會懂。多一個步驟,確認對方接收了多少、接收了什麼,才能確保有效溝通。
最後,任何從別人口中傳來的訊息都別盡信,即使是對方是你極其信任的人也一樣。
因為很多情況並非傳話者有心造謠生事,而是在他本人也信以為真的情況下,再將事情傳出去。
就像我媽媽一樣,斬釘截鐵地告訴我醫師説她「沒有用了」。因為她本人堅信,所以也讓跟她對話的我深信不疑。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由二手傳播來的資訊最好再自行求證。如果當初我沒再跟妺妹求證,就氣沖沖地興師問罪,自己理虧不説,恐怕也讓日後醫師在幫媽媽診治時心有芥蒂。
本文授權自菲女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