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的幼兒園生涯,我事事都為她打點整理,憑什麼在她初升小一就宣告她成為「大人」,此後必須事事親自來,我雖未嚴厲要求她必須改善,卻明確說出 ─「你慢慢來。」我此時發現,與其讓孩子「慢慢來」,不如你陪著她一起「慢慢來」。
大女兒成為小一新鮮人時,我的緊張發條就此繃緊了,她放學後我會叮嚀她:「功課寫完了嗎?」「聯絡簿簽了嗎?」「書包自己整理好不好?」她在一次次的「好」之後就沒有下文了,常常睡前才慌張地把聯絡簿拿出來,或是隔天上課前才發現要帶彩色筆但是她還沒有準備,發現運動課該帶跳繩可是卻找不到,讓原本可以悠閒吃早餐的清晨變得忙亂不堪。為了改變清晨的倉促,我建議女孩前一晚將聯絡簿拿出來簽名,但此建議並沒有讓女孩有多大的改善,除了簽聯絡簿之外,我每天都耳提面命地在她背後不斷提醒:「功課寫完了嗎?」「寶貝,再去看一下書好不好?」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大話西遊》裡那個囉嗦的唐僧,而我何時竟變成一個滿口碎話總是找不到「重點」的媽媽了呢?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那個我不想成為的媽媽(囉嗦、話多),我決定每天幫她整理書包、負責看她的功課,但當書包整齊乾淨,功課本本皆完成,女孩再也不必每天被我念緊箍咒,我卻覺得那些簡直成了我每天必須完成的工作,而我何時變成了「小一新生」?
回想女孩在幼兒園期間,老師和我會輔助她完成很多的事情,加之幼兒園的功課比較少,多半是手工的美勞,需要親子互動共同完成,我們在做完手勞時順便簽了聯絡簿,整理書包,事情完成的順理成章;再看現在的女孩,初升小學尚未滿月,回家後寫完功課就去讀書,跟幼兒園時期無一不同,但在我稍一提醒「你就整理書包好不好?」她立刻啟動撒嬌程式,像在幼兒園時期一樣抱著我說:「媽媽,我們一起整理好不好?」我看著她頗無奈地說道:「姐姐......」我一開口就意識到,如果繼續講下去又變成了唐僧上身,可是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女孩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自發地完成功課呢?
那天晚上我陪著女孩一起寫功課,看著她頗認真一筆一畫地寫著字,她自己覺得不好看的字會擦掉重新再寫,女孩投入的認真和專注力讓我覺得佩服,回想曾經我跟女孩的約定,並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在為橡皮擦媽媽,為何我不能以此方式套用到女孩的「自我整理」中呢?當我將女孩的書包整理好之後,我說:「姐姐,從今天起,書包你要保持整齊,我一週會檢查一次,功課則是你自己每天需要檢查完成,我只負責簽聯絡簿,但是只在每天的九點以前。」
「書包太亂了怎麼辦?」
「你自己要負責整理。」
「可是如果你不負責幫我看功課,我寫錯了我也不知道啊。」
「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來問媽媽,媽媽會跟你一起看題目,去解釋它到底是怎麼做的,但不會給你答案。」
「我一定不能做到。」
「不要急,慢慢來,一天不行就十天,十天不行就一百天,養成習慣後就成為自然。」
「可是以前那樣也很好呀。」
「姐姐,那是你每天需要準備的工作,你長大了,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你要不要先試試?不要那麼快否定自己?」
「好。」女孩的答應是勉為其難的。
在女孩答應我之後,女孩的書包每天都有剪過的碎紙屑、折斷的鉛筆、用小紙條隨手畫的小素描更是皺巴巴地夾雜在課本裡!我有理由氣呼呼地罵女孩嗎?責怪她生活邋遢毫無整理之章法?但過去三年的幼兒園生涯,我事事都為她打點整理,憑什麼在她初升小一就宣告她成為「大人」,此後必須事事親自來,我雖未嚴厲要求她必須改善,卻明確說出 ─「你慢慢來。」我此時發現,與其讓孩子「慢慢來」,不如你陪著她一起「慢慢來」。
為了配合女孩的時間,我工作的時間也做出了調整,每天她回家後,我跟她一起整理書包,因為每天整理的關係,雜亂的現象很快就可以得到改善。為了減輕書包的重量,我會跟她一起看課程表,覺得不必帶回的功課,我就會請她隔天放回教室的置物櫃。慢慢地,女孩跟我一起動手整理的習慣養成了,她不僅可以獨力完成書包的整理,還會在我整理家務的時候一起幫我,我們邊做事邊聊天,這讓我們又多出了難得可貴的親子相處時光。
整理一事得到了完美的進展,但是她的功課讓我們吃足了苦頭。
我愛女孩,但愛的方式在功課這件事情上體現得與日常截然不同,生活與學習都各有態度,學習是女孩自己的事情,她必須從錯誤中再學習,即使今天的答題她寫錯了,我也鮮少提出修改,我要讓她主動去發現自己的錯誤,這樣她的記憶才會更深刻。
女孩每天的功課被老師畫滿了紅色圈圈,在這個時候,我時刻都陪在她身邊,陪她一起修正,找出原因。
「媽媽,我會不會太笨了?」女孩有點茫然地問我。
「你覺得畫滿紅色圈圈就是笨嗎?」我摸著女孩的頭說:「一點也不會呀,你比其他同學又多了一次學習的機會,從修正中發現自己的錯誤,才能夠及時去改正,你也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粗心寫錯呢?還是自己真的不會?」
女孩很坦然地承認:「這兩個問題都有。」
「如果是粗心寫錯的呢,媽媽覺得可以反覆地檢查,每一題都要仔細地查看,但有時候因為心裡相信那是對的,錯誤在當下不一定能夠看得出來,如果時間充足,不妨先把題目先擱著,從頭到尾地順一次你的答案,或許你就能看出錯誤。」
「好,我下次會用心檢查。」
「你不會的問題,媽媽會跟你一起看,每一題都解釋給你聽,有時候或許你不是不會,只是一時沒有意會到題目的意思,多讀幾次就能夠明白了。」
不主動修正她的答案,讓她從錯誤中尋找正確的方法,這種方式持續了大半年,女孩從每一篇都會被畫紅圈圈糾正,慢慢地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即使遇見她不會的問題,她也會主動地問我,但我每次依舊是只解釋題面的意思,從不講出答案。女孩的學習突飛猛進,一年級的下學期榮獲模範生,在二年級的時候更獲得市長獎,而我,在陪伴小一新生的女孩,跟她一樣從忐忑進階到現在的從容淡定。女孩的書包整理有序,面對學習,她稱現在的自己「擁有堅持努力的態度。」
原來不去修正,陪她一起面對挫折和困難,陪她一起「慢慢來」,會讓她的態度更堅定,對目標更明確。
我很慶幸自己,在不要成為橡皮擦媽媽之後,又從女孩的身上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寶貴體驗,豐富了我們彼此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