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方投身做公益22年,每個月捐款6位數救濟金給11個慈善機構,回憶25歲那年,第一次參加世界展望會救助小朋友計畫開始,郁方便對小孩議題特別敏感,婚後生完第一胎坐月子時,北原山貓送了原住民飼養的土雞給她,並拍了山裡小朋友照片給她看,第一次看到山裡隔代教養、家庭不健全小孩特別多,自此開啟她「大悲心」,當時還捐了物資到山裡,沒想到因此收到很多原民朋友,從各地寄來的蔬菜、水果、土雞等物資,對此她幽默說:「做公益受益最多是我自己!」
結婚至今13年,婚後育有2男1女,郁方有感自己小孩太幸福,「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很幸福,因為人只會看到自己沒有的,看不到自己有的部分」,所以每次做公益,便會帶著小孩一起,讓他們知道山裡小朋友過著與他們截然不同的生活,「而現在只要有大地震、大海嘯,他們也會自動自發把零用錢捐出去。」就連一開始反對她做公益的老公,也受他影響,只要成交一筆生意,便會自動撥款給慈善單位。
她透露,以前老公覺得很多慈善團體都是騙人,一開始郁方拿著媒體報導上寫的弱勢家庭者的案例給老公看,並跟他說,「這些人每天遇到的壓力與困難,比我們痛苦一千萬倍,你出去吃飯、應酬一頓飯需要好幾萬,對這些家庭卻可能是一筆救命錢!」老公聽完她說的話,也跟著一起開始做公益。郁方認為做慈善一定要有智慧,若沒有智慧很容易被騙,慈悲心也會被糟蹋。
做了多年的公益,郁方看過不少小孩遭棄養的案例,幾年前曾遇過警方打電話給基金會人說,有個3歲小朋友沒有家人,全身上下長滿蝨子,問基金會可否幫忙照顧?後來到醫院探望,小朋友因長滿蝨子住進隔離病房,瞭解之下才知道,該小朋友遭爸爸性侵,長期營養失調,身體很虛弱,郁方聽到這樣的事情後,還難過到當下淚崩。
很多人說她做公益是在做善事,她卻認為自己是在「學習」,每次遇到不同案例,都會增長知識,像3個小孩成長速度很快,她想把不穿的布鞋捐到山上,結果基金會老師說:「山裡常下雨,捐布鞋容易濕掉」希望她捐雨鞋,過程中兒子問她為何不捐錢就好,她馬上教育兒子:「給錢感受不到,但給他們物資,最需要的東西時,他們會珍惜!」
郁方認為,並非每個人都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所以她背負強烈助人使命感,要幫出身問題家庭小朋友斷開「命運鎖鏈」,扶助他們學得一技之長,就像她很早就教育兒女,要有自己生存的能力與專長,而將來她的財產會在死之前花完,若花不完會全部捐給孤兒院,甚至還告知3個兒女:「不要打父母財產的主意!」
※本文授權自中時電子報,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