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不斷要求自己 只為換得父母認可

不斷要求自己 只為換得父母認可

2017-12-01 14:49

「我都沒有好好為自己活過。」你有聽過家人這樣的抱怨嗎?

當一個人持續背叛自己內心的聲音,那麼只會持續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甚至對生命絕望。

 

對他們來說,比自己內心的聲音更重要的價值,是「小心翼翼偵測家人的需求」,這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討好大人的孩子

 

這也是大人下意識塞給他們從小照顧大人的任務所造成的。

 

這類型的孩子常常很乖順,噤不作聲,但卻內心孤寂。他們盡心盡力侍奉著身邊的人,善盡討好的職責,卻也默默的害怕自己不重要、不被珍惜、不被愛,甚至被拋棄。

 

於是,他們所吸引到的伴侶,也是會指派他們做事的人,或者他們會先端出好處,告訴伴侶:「我會幫你服務,所以你要好好愛我。」因為渴求愛,而讓對方有機會壓榨他們。

 

這一類型的人,他們通常會有一對對自己的事擺不平的父母。因為父母對自己的煩惱已疲於奔命,所以看不到孩子的需求,甚至還期望孩子能幫父母分擔,或從小就負擔起照顧父母的角色。

 

他們從小感到自己得被父母依賴,所以往往對於自己有依賴的「軟弱心態」感到可恥,常活在自己怎麼可以有需要的自我貶抑裡。他們努力侍奉身邊的大人,並期待自己趕快長大,趕快獲得權力,趕快付出愛。

 

學會用假我的方式活下去

 

英國知名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曾提出「親子角色倒錯」的概念,這是指父母以鋌而走險或控制的手段,來獲得孩子的順服,並藉此希望得到內心的平靜或生活的穩定。

 

這類型的父母希望孩子最好不要提出什麼要求,反而是能照顧父母、稱讚父母、愛父母等等。當孩子和父母的角色倒過來,孩子變成父母依賴的對象,就容易想要變得「有用」、「聽話」或「服從」,藉此獲得被愛。他們真實的情緒反而無法被認可,因為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知道父母今天的情緒是什麼,他們才能好好活下去。

 

於是,他們學會用假我的方式活下去,自我實現也變成要建立在別人的認可上。

這一類型的父母因為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更會強化孩子的假面(乖順、聽話、好掌握),他們不管孩子的自我貶抑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將造成多大的打擊,會不會因此活得不夠好。

 

他們只在乎孩子是否聽話、不出錯,孩子們永遠感受到的是,如果「他們不符合父母期待,父母就會對他們棄之不顧」的恐懼。他們的心裡充滿矛盾,一方面想讓父母滿意,一方面卻得犧牲自己的真實感受,最終,他們做出抉擇,他們以父母和身邊的人為主。

 

這種人非常在意家人的評價,為了生存下去,他們盡力侍奉,讓身邊的人開心、滿意,但自己卻帶著隱藏住的敵意過日子。他們感到莫名的不安,常常要找自己的小確幸或生活目標,否則自我會乾涸而死。

 

不斷要求自己,只為換得父母認可

 

用自我犧牲來交換他人認可的人,常常會有情感飢渴的問題。在他們付出和給予的過程裡,其實是希望對方給予更多認可,於是他一直讓自己順從、聽話與付出,想換得父母眼裡的一席之地。

 

這種你來我往的緊密關係,表面上看起來是「我們家人之間很相親相愛」,但其實是如果有新的對象表現得更好,他就會被取而代之。也因為這種隱微的被拋棄的恐懼,於是他往往要求自己要表現得更好。

 

佛洛姆曾說:「服從和敵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當他們習於順服對方,卻也抱怨對方,這就變成隱性敵意,夾雜在不可說的衝突裡。

 

他們讓自己變得很有能力、很有毅力、很有肩膀,但都不是基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出發,而是基於恐懼出發。

 

他們需要討好身邊的人,否則隨時都會被取代。所以,他們活得扭扭曲曲,被許多框架綁住,卻又渴望自由,但依照這樣的情勢來說,要獲得自由,也僅止於他們的空想。

 

當他愈虛張聲勢,就愈怔忡不安。害怕別人不滿意他,所以留存更多對人的敵意,然後告訴自己:

 

「我不應該跟別人計較。」

「我不應該對家人無理。」

「幹嘛為這種事情煩心。」

 

但心裡其實非常煩躁。愈是無法承認,就愈與自己悖離,愈是說出「我家人都很好」,心裡卻愈是惶惶不安。

 

疼惜自己的練習

 

給親愛的你:

 

就在此刻,僅有你和我,這裡很安全。我們不需要假裝,以討別人歡心,例如明明不傷心,卻要裝悲痛欲絕;明明不開心,卻要大笑;明明不樂見,卻拍手叫好,以便符合大家所期望你展現的樣子。

 

收起你的迎合,儘管展現你現在的樣子就好。假若你不想講話,就不要講話;假若你不願意,就說你不想要;假若你不開心,就面無表情也無妨。我們不需要扮演另一個角色,你,就是你。

 

我們會擔心對方的反應,是因為我們不夠肯定自己,無法確認自己。那麼,我們就會受制於別人。

 

請你默唸以下的句子,讓自己慢慢學習,不再討好他人,也慢慢放下討好他人的習慣。

 

→他快樂,是他的決定,無關你做了什麼和說了什麼。你是你,他有選擇權,你也是。

 

→不論你有沒有費盡心思,不珍惜你的人,還是會挑剔你,甚至把你踩在腳底。

 

給總是討好別人的你,別因為他人的反應而自我質疑。你是你,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

 

別人的眼光與你無關,此刻,你該先傾聽你自己的心,你才有能力去愛其他的人。

延伸閱讀

孩子的攻擊性來自父母
孩子的攻擊性來自父母

2017-10-30

從台大潑酸情殺案,父母親要知道的4件事
從台大潑酸情殺案,父母親要知道的4件事

2017-10-23

父母別成為阻礙孩子用自己雙腳站起來的那些「拐杖」
父母別成為阻礙孩子用自己雙腳站起來的那些「拐杖」

2017-09-30

孩子只是想跟父母一起同桌吃飯…
孩子只是想跟父母一起同桌吃飯…

2017-07-21

請給父母一點時間,看見你一點一點的長大
請給父母一點時間,看見你一點一點的長大

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