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的潔癖太嚴重了,只要有一點點髒,她就唸個不停,我實在受不了了!」這不是她第一次抱怨婆婆,但先生這一次卻很嚴肅地對她說:「你就不能多多體諒我媽一些嗎?她一個人把我帶大,很辛苦。」
「你媽媽的潔癖太嚴重了,只要有一點點髒,她就唸個不停,我實在受不了了!」
這不是她第一次抱怨婆婆,但先生這一次卻很嚴肅地對她說:「你就不能多多體諒我媽一些嗎?她一個人把我帶大,很辛苦。」
「我知道她很辛苦,我也知道你很孝順。但是,這是我們的婚姻,你為什麼總是犧牲我呢?」
小學五年級時,他的爸爸過世,從那一刻起,在家中排行老大的他,就開始學會照顧弟妹及媽媽,甚至當他在學校不夠乖,被老師寫在聯絡簿上時,他會有很深的罪惡感,他下意識不由自主想著:「都是我,又讓媽媽傷心。」
在爸爸過世後,媽媽變得很愛收拾東西,也很勤於打掃家裡,彷彿家裡容不得一點點髒。媽媽總是很堅強地告訴他們,即使爸爸不在,她也會好好照顧他們,什麼都不需要擔心,但他卻常常看到媽媽背著他們偷偷掉眼淚。那時,他就在心裡告訴自己,只要他長大,就不會再讓媽媽掉淚。
媽媽辛苦帶大他是事實,他沒說錯,但他也愛著太太,這該怎麼辦?
諮商心理師這樣說: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父親過世,往往就由母親一肩承擔起家計和管教孩子的責任。而在這樣家庭結構裡的男孩子,很容易就取代了父親的角色。上述例子裡的他,就將自己失去父親的難受擺在一邊,獨自承擔起母親的傷心。
對他來說,在心理位階上,他已經跟母親結了婚。他不准自己像個孩子、不准自己有怨言、不准自己難受,當然更不准任何人埋怨母親。
在此同時,他迅速將自己拉拔長大。於是,他也希望太太也無所作為,任媽媽予取予求,因為他當年就是這樣讓自己快速長大。
也許,頂替爸爸的位子,是他在爸爸過世之後,照顧媽媽的方式,也是他對爸爸唯一的紀念和連結。但他也別忘了,自己現在還有「丈夫」的身分,他對太太也是有責任的。
在我們小的時候,家庭的某些變故,常常會帶給我們決定人生的一些信念,或者我們會認為人生就是如何如何,我們應該要如何如何等等。這些信念明顯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生命,但我們忘記了,信念其實是需要隨時空調整的。
因為當信念一僵化,我們往往會以為自己沒得選擇,所以請好好靜下心來思考,你會發現,雖然有時原生家庭的包袱很沉重,也讓我們在其中受傷、痛苦,或感到孤單與絕望,但現在已經長大的你,是有能力回頭省視,而且擁抱住童年傷痛的自己。你有能力,也有力量給自己愛,並走出新的路。(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