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可能比我們想像得來的要近!且說說假日成群結隊聚集的「移工」,我們若是晚上獨自經過他們身邊,也能沒有一絲害怕嘛?我們是否能像對待其他外籍人士那樣看待他們嘛?這些可都是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甚且不自覺的「歧視」呀!
(劇照引用自網路,本片上映日期為2017/4/21)
克里斯是一個年輕的攝影藝術工作者,這個週末,他被女友露絲邀請去見自己的父母,克里斯一直擔心著露絲是否提前告知了自己的父母,即將見到的男友是非裔美籍人士?露絲則強調自己的父母非常開放,不會是那種種族主義者。於是克里斯便懷著忐忑安的心,跟著露絲到了一個高級的白人住宅區。
露絲的家境富裕,父親是腦神經外科醫師,母親則是心理醫師,主攻催眠治療,看起來是一個和樂的白領高層家庭,但克里斯始終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勁,因為露絲家有兩名幫傭,不巧正好也都是非裔美籍人士,讓這個白人社區顯得有點莫名的怪異,加上兩位非裔美籍幫傭的言行舉止都異常怪誕,更加啟人疑竇。
更不巧的是,這個週末正好是露絲家一年一度的聚會日,來自各地的親戚朋友將齊聚一堂,克里斯原本以為只要努力陪笑,撐過這個無聊的聚會,就可以脫身了,沒想到,怪事卻接二連三接踵而至,而真正恐怖的真相,才將要被揭示……
本片是喜劇演員喬登・皮爾首部執導的電影,在美國的口碑頗佳。
從資料上看來(因為我對他的喜劇作品毫無印象),喬登本身是個善於融合時事,嘲弄社會議題的喜劇演員,經常在影視嘲諷時興話題,以幽默諷刺的方式呈現,而本次的故事,他亦擔任編劇,狠狠玩了一次種族主義的梗。所以本片有別於一般的驚悚片,透著一股黑色幽默,且充滿對於種族歧視議題的嘲弄。
(為了方便討論,下面將會完整劇透,請尚未觀看電影的讀者,自行斟酌閱讀。)
結果克里斯發現自己根本就是被拐騙到這裡,而且即將被「販售」的「黑奴」!
原來這些中老年白人早已意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生存的優勢正逐漸衰減,若想要延續生命與健康,勢必得擁有「新的身體」,於是露絲的父親那一代便有意識地研究著能夠將「意識」(或者說「靈魂」)移植入他人身體的辦法,好擺脫衰敗的身體,繼續生命的優勢!
接著,他們發現,黑人天生擁有較健康、強壯的體魄,若再配上自己「優越的靈魂」,那將是世上最完美的結合!於是露絲便拐騙著黑人男友,引誘他們來這裡,然後透過母親的催眠,將這些黑人的靈魂「封存」於某個深層意識的囚牢中,接著,再透過外科手術的移植,將大腦植入黑人身軀,如此便完成了「換腦」的手術。
這裡展現了怪誕、有趣的「種族議題」,也就是說,即使美國再怎麼強調種族融合,即使沒有了所謂的「Colour Area」(有色人種 專用區,例如:廁所、公車後座、圖書館、學校等等),但偏見與歧視卻從未徹底消失過!
甚且這些根深蒂固的「歧視意識」也早已植入了非美國人的腦海中,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包括我自己,可以捫心自問,如果我們在美國旅遊,獨自穿越一個全是黑人的區域跟獨自穿越一個全是白人的區域,我們是否能夠一樣感到自在與安全?
(我自己都深知要獨自穿越都是黑人的區域的心理壓力遠遠大於穿過一群白人!但我們的生命經驗中,應該從未有被黑人歧視、挑釁、威脅的記憶呀!但我們已經透過電影、電視各種文化傳播,不自覺地埋下了這樣的印象與恐懼,這不也是歧視的一種?我們假定了黑人是更危險的種族!更容易犯罪,構成威脅。)而這樣的「種族歧視」可能比我們想像得來的要近!
且莫說台灣街頭日益增多的黑人身影,且說說假日成群結隊聚集的「移工」(外籍勞工的政治正確說法),我們若是晚上獨自經過他們身邊,也能沒有一絲害怕嘛?我們是否能像對待其他外籍人士那樣看待他們嘛?
這些可都是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甚且不自覺的「歧視」呀!但是,觀看本片,我覺得最好笑的是,主題是在討論種族議題,可是我不知道導演是否意識到,自己也複製了某種「刻板印象的歧視」,意思是,片中強調的是:「優越的白人,注意到黑人的基因能讓身體更加強健,所以要將自己的腦移植入黑人身體」,這裡是否也說明導演自己也不小心掉入了「黑人四肢發達,但頭腦就是不如白人」的思維陷阱中了呢?
意思是,我們看到黑人,可能直覺就是:「你體育很好喔?」、「很會饒舌?」、「很會跳舞?」、「很會唱歌?」(同樣的問題,我們也常不自覺會投射到原住民身上:「你很會唱歌嘛?」、「你很會喝酒嘛?」),是的,但我們就是不會覺得黑人很會讀書,頭腦很好,我們可能會需要他們的智慧!
所以打著探討種族議題的旗幟,導演自己似乎卻掉進了某種思維窠臼,是讓我看本片時產生的違和感。而且導演真的很嫩,看得出來有些地方有點缺乏控制力,比如,克里斯的職業設定,身為攝影工作者,似乎只是強調了他看世界的眼光獨特,卻沒有任何篇幅去展現這個職業於片中的其他作用,讓這個設定變得很淺薄與徒然,似乎僅是為了有個職業而如此設定,這些都是新導演不容易掌控的小細節。不過整體而言,還是一部有趣的電影,至少把種族情結變成驚悚片的想法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