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新的自我狀態:拴著而人不在

新的自我狀態:拴著而人不在

2017-04-25 11:58

現今,連結與否並非取決於我們彼此的距離,而是和可利用的通訊科技的距離。

大部分的時間,我們會將那種科技帶在身上。事實上,獨處似乎開始成為在一起的先決條件,因為如果你心無旁鶩、沒有干擾地專注於螢幕,反而更有利於交流。在這種新的規則下,火車站(一如機場、咖啡館或公園)不再是通勤的場所,而是社交聚集之地:人們齊聚一堂,但彼此交談。每個人都拴在行動裝置上,和其他人和地點拴在一起,行動裝置只是門戶。我生長的布魯克林在人行道有個特殊景觀:每一個季節—甚至冬天,在雪被鏟去的時候—人行道會有用粉筆畫的跳房子框框。我和一個目前住我故里的同事聊到這件事,跳房子的框框不復存在,孩子都出去了,但他們都是在手機上。
 
人們在公共場所講手機時,是藉由假設身邊的人會把自己當無名氏甚至不在場,以維持隱私的感覺。最近一趟從波士頓到紐約的火車旅程,坐我旁邊的男人一直在跟他的女友講他的問題,我努力不去聽,但仍聽到的大意如下:他最次有次喝到爛醉,而他的父親不願意再支援他的收入。他認為他的女友花太多錢,也不喜歡她正值青少年的女兒。我覺得尷尬,所以起身沿走道找別的座位,但火車沒空位了。我認命地回到抱怨者旁邊的位子。他不是在跟我抱怨,這點算是安慰,但我真的恨不得憑空消失。或許這麼作沒有必要,我已經被當成不在場看待。
 
或許把事情反過來看會比較合理:是講電話的人當作自己不在場。有時人會把電話放到耳邊來暗示他們已經離開,但這通常以比較微妙的方式發生—在用餐或開會時緊盯行動裝置。以往,一個「地方」包含實體空間和在空間裡的人。如果身體在場的人心在別處,地方還算是地方嗎?在離家一條街的咖啡館裡,幾乎每個人都一邊喝咖啡一邊用電腦或智慧手機。這些人不是我的朋友,但不知怎麼地,我懷念他們的存在。
 
我們對於「地方」的新體驗,在旅行時格外明顯。離家向來是以全新眼光檢視自身文化的方式,但要是被拴住的我們把家鄉帶著走,又會如何呢?一項美國學生就讀西班牙大學計畫的主辦人就對我抱怨,她的學生根本沒有在「體驗西班牙」:他們有空就上臉書,跟家鄉的朋友聊天。我感同身受,想到在女兒第一次拿到手機的那個夏天、和青少年的她在巴黎一起散步的時光。當我們坐在一間咖啡館,等一個朋友過來一起吃晚餐,蕾貝卡接到一通同學的來電,邀她在波士頓(時間晚六個小時)一起吃午餐。女兒只說:「今天不行,星期五怎麼樣?」她的朋友根本不知道她不在鎮上。
 
因為我在大學教書,我也見過不少教授因特殊興趣而分心的例子。不過,能夠改變日常生活結構的,是較平凡的一心多用案例:爸媽一邊推嬰兒車一邊查看電子郵件;孩子和爸媽在家庭聚餐時打簡訊。2009年11月,當我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現場觀看年度馬拉松盛事時,一名跑者正經過我,一邊傳著訊息。當然,我也試著拿我的手機把她拍下來。五年後,我的連結性等級終於追上女兒:現在當我旅行時,我的網路不再中斷。世界另一邊的優質飯店固然安全又有樂趣,但這些都比不上網路連線的穩定。
 
許多研究都把美國人描述得愈來愈沒安全感、孤立和寂寞。我們的工時比以前長,常身兼多職,就連高中和大學生,在時間應該最充裕的人生時節,都說他們不約會、只「碰面」,因為「誰有時間啊?」我們已經離開,而且常是遠遠地離開我們出生的社群。我們沒有大家庭鼎力相助,辛苦地撫養孩子。很多人都脫離了曾經使我們緊緊相繫的宗教和公民組織。
 
對於已經失去實質連結感的人來說,連結性意味著你可以製作屬於你自己的頁面、開創你自己的地方。當你上到那頁面,當然就來到自己歸屬的地方,來到你正式「加了朋友」的朋友之間。對於覺得自己沒有時間的人來說,連結性散發著誘惑:一如機器人,連結性提供了替代品,讓你能藉此擁有便利的交誼。機器人永遠都在那裡,有趣而順從;網路上,你也一定找得到某個人。「我絕不想離開我的黑莓機,」一個同事告訴我。「我的遊戲、我的網站在那裡面,沒有它,我會焦慮不已。」
 
今天,我們的機器夢想是永不孤單,但也永遠在掌控中。這種事不可能在你和一個人面對面時發生。卻可能藉由機器人,或如我們即將見到的、藉由通過數位生活的入口來達成。

本文摘錄自《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一書


書名: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現居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MIT科技和自我創新計畫(Initiativeon Technology and Self)創辦人兼主任,也是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學家。投身科技心理研究超過三十年,被凱文.凱利譽為科技界的佛洛伊德,著有《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The SecondSelf)、《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Life onthe Screen)(皆為遠流出版),以上兩書與《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構成三部曲。她曾獲《女性》雜誌票選為年度女性,《君子》雜誌評選為改變國家「40歲以下的40人」之一,《紐約時報》、《科學美國人》和《連線》等都曾報導過她和她的研究成果,並獲邀CNN、CBS、NBC、ABC、BBC等眾多媒體嘉賓。

作者:雪莉.特克 (SherryTurkle )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1月13日

延伸閱讀

想刺青的深屬理由
想刺青的深屬理由

2024-11-06

《馬克綠學堂》當企業不在乎ESG時
《馬克綠學堂》當企業不在乎ESG時

2024-10-30

婚姻失敗的原因
婚姻失敗的原因

2024-11-13

《馬克綠學堂》ESG干我何事?
《馬克綠學堂》ESG干我何事?

2024-10-23

搞懂人性弱點 不愁行銷切點
搞懂人性弱點 不愁行銷切點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