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練兵六年 張介梅用雙品牌迎戰紅海市場 冷熱通吃!芒果冰教母重回永康商圈

練兵六年  張介梅用雙品牌迎戰紅海市場 冷熱通吃!芒果冰教母重回永康商圈

鄧寧

美食旅遊

Shutterstock、攝影/陳俊銘

1015期

2016-06-02 10:37

前永康冰館老闆娘張介梅回來了!這次她帶著新品牌「迎冰館」和清粥小菜「粥古意」,要重現老味道。芒果冰教母,將為永康商圈帶來何種餐飲新氣象?

五月底,台北市永康街的商家們,都陸續收到一張「迎冰館」新開幕的邀請卡,請鄰居們來吃新鮮芒果冰。乍看之下,以為又有後進冰店來挑戰永康商圈,再仔細一瞧,邀請卡上寫著「張介梅感謝您多年的支持與鼓勵」,老永康人不禁會心一笑:「小梅終於回來了。」

張介梅,正是永康街前「冰館」的老闆娘,素有「芒果冰教母」之稱。自二○一○年元月「冰館」歇業後,張介梅不僅離開婚姻,也暫時退出了傳統芒果冰市場。


一一年,她與大姊張秋萍一同加入比利時最大連鎖咖啡店Panos Café的台灣經營團隊,另闢蹊徑獨創芒果冰沙,更將其反向銷回至歐洲的四百多家Panos分店。花了五年確立商業模式後,今年Panos將一口氣在台北、高雄開出六家店,將店數拓至十家,營業額更預估能從去年的四千萬元,成長至一.二億元。但在Panos的菜單裡,始終未再端出芒果冰饗客。

當年,「冰館」創造出「芒果冰等於台灣甜點」的形象,但張介梅在結束時沒有立刻另起爐灶;六年多來,包括前夫羅駿樺經營的Ice Monster,或是新興的芒果恰恰、思慕昔等店,皆大張旗鼓,甚至前往中國、日本拓展版圖。

芒果恰恰執行長張智閔對張介梅捲土重來,大張雙手歡迎:「老將歸隊,不是很好嗎?」他說,全世界最會賣芒果冰的都是台灣人,要一起把餅做大。

 

重現老滋味  找回老客人


從一枝獨秀變成百花齊放,張介梅不否認,傳統芒果冰已進入紅海市場,相較於同業的大膽進擊,她顯得保守許多。直至今年六月,她親自掌舵的「迎冰館」才重回永康商圈,一同開張的還有「粥古意」,一次揭幕兩個餐飲新品牌。原來,張介梅不是不敢正面迎擊,而是要做足準備,一炮打響名聲。

這些年,她除了研發台灣時令水果冰品,更跨界清粥小菜,兩姊妹到處吃美食,吃到好吃的,還會把吃剩的湯汁打包帶回家研究。比如張秋萍愛吃南機場夜市的蚵嗲,張介梅仔細咀嚼後發現,蚵嗲兼有高麗菜的清脆口感與韭菜香氣,就將之改良成蚵仔蛋,重現於「粥古意」菜單。「人們只有夏天想吃冰,以前『冰館』一到冬天就是超級淡季,客人一聽沒有芒果冰就走了,清粥小菜正好可以彌補缺口。」

全新開張的「迎冰館」僅有八坪,其餘二十幾坪店面為「粥古意」,兩店共用二十二張座席,就開在知名的「永康牛肉麵」隔壁。以地點來說,其實略微偏離了永康街主幹道,落在商圈邊緣。

合夥人Panos Café總經理黃憶倫熟知永康商圈生態,「最好不要挑戰第一名,觀光客沒空聽故事,就是認定那個位置。」所謂「那個位置」,就是冰館原址,現已改為思慕昔,迄今仍有許多人以為張介梅是老闆娘。黃憶倫分析,人們到永康街吃飯,必去鼎泰豐、東門餃子館或永康牛肉麵,「在永康牛肉麵門外排隊時,就有機會讀我們的故事,知道迎冰館才是創始人的店。」

可以說,「迎冰館」最大的招牌,就是張介梅,而她最強的武器,則是重現「冰館」的老味道。「我覺得,還是過去用清冰、水果醬料與糖水做出的芒果冰最好吃。」這次重回戰場,她端出的芒果冰定價僅一三○元,是同業的一半,「當初成功,是因為在地人喜歡,觀光客才趨之若鶩,我要用過去的口味、同樣的價格找回老客人。」

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理事長李慶隆認識張介梅十七年,也一路看著「冰館」起落,對「迎冰館」重回市場很有信心,他說:「台灣好吃的水果很多,這次小梅不只有芒果,其他水果產品都是自行研發,消費者一定能接受。」

 

張介梅

張介梅(右)打造「迎冰館」,再戰芒果冰市場,祕密武器是重現「冰館」老味道。

(攝影/陳俊銘)


重用小農  找最新鮮貨源


重用小農的農產品,則是「迎冰館」和「粥古意」的全新特色。為了找到能穩定大量供貨的管道,張秋萍花了一年時間跑遍各大果菜市場,直到開幕前五天,才敲下一家第一手收購小農作物的盤商,「小農不想被菜蟲剝削,相對沒有出頭機會;但小農盤商不會壓價格,還能幫我們找到最新鮮、在地的水果。」舉例來說,今年最好吃的芒果,其實在彰化縣二林鎮,而非傳統芒果盛產地。

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食尚風潮,以後在「迎冰館」與「粥古意」店內,都能吃到時令的好味道。

 

忙

「迎冰館」以傳統清冰為基底, 與時下流行的雪花冰做出區隔。

 

 

二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倫敦股市股民瘋狂慶賀,勞斯萊斯控股(Rolls-Royce Holdings PLC)發布業績,當日股價大漲近十五%,總市值高達二兆六千億新台幣(約六三○億英鎊),放在台灣會是排名僅次於台積電、超越鴻海的第二大市值上市公司;而在跨國巨頭林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也能擠進第十大。

 

勞斯萊斯股價暴漲,也助攻英國富時一○○指數一路突破歷史新高,如同台積電拉抬台灣股市、輝達助攻美國股市一樣,成為市場衝鋒的頭號旗手。

 

勞斯萊斯54年來首度測試全新架構的發動機UltraFan,葉片與外殼大部分採 用碳複合材料,更省油、推力更大,期望顛覆民航噴射引擎市場。

勞斯萊斯54年來首度測試全新架構的發動機UltraFan,葉片與外殼大部分採用碳複合材料,更省油、推力更大,期望顛覆民航噴射引擎市場。(圖/取自Rolls-Royce SMR網站

 

勞斯萊斯研發小型核能電廠 (SMR),在英國、捷克等地爭 搶政府與民間電廠訂單。

勞斯萊斯研發小型核能電廠(SMR),在英國、捷克等地爭搶政府與民間電廠訂單。(圖/取自Rolls-Royce SMR網站)

 

2021年美英澳簽訂AUKUS戰略聯盟,勞 斯萊斯獲得40億英鎊的訂單,設置新廠 為SSN-AUKUS核能潛艇生產動力系統。

2021年美英澳簽訂AUKUS戰略聯盟,勞斯萊斯獲得40億英鎊的訂單,設置新廠為SSN-AUKUS核能潛艇生產動力系統。(圖/達志)

 

報喜! 相隔20年終於發股利

 

英國勞斯萊斯股價的漲幅,可與美國的輝達相提並論,更遠遠超越台灣的台積電。後兩者都是從二三年初起漲,同樣從二三年元月一日起算至今年二月底,輝達漲幅七四○%,勞斯萊斯則從約一○○便士漲到七三一.六便士(一○○便士等於一英鎊),漲幅逾六三○%。

 

這家擁有一二○年歷史的老公司,經歷多次景氣循環的考驗,最新一次則是新冠疫情經濟封鎖造成的致命威脅,勞斯萊斯董事會努力尋求突破,從英國石油(BP)挖角艾金畢爾吉奇(Tufan Erginbilgiç)在二三年元月正式接任執行長。

 

二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公司舉行法說會公布二四年業績,宣布即將發放股息,距離上一次發放股息已隔二十年之久。而三大事業部門「民用噴射機」、「國防」、「(能源)動力系統」業績同步增長,財務上,向股東承諾的營業利益與自由現金流的目標:二十七億至二十九億英鎊,不只同步達成,時間還提早兩年。

 

讓股東雀躍的,不只是二四年優異的成績,未來的訂單更是強勁。大型噴射引擎的訂單大增三十六%至一八四三座,而業績的重要指標「大型引擎飛行時數」(公司依據實際飛行時數收費)更成長十七%,還超越一九年疫情前的高點。

 

另一方面,公司在二四年落實三.五億英鎊的成本節約計畫,二五年成本控制計畫上調至五億英鎊,這使得公司宣布二八年營運目標要達到三十六億至三十九億英鎊,落實機率大增。

 

勞斯萊斯雖然以製造頂級豪華轎車起家,但今天股價大漲,卻與豪華轎車完全沒有關聯。

 

勞斯萊斯汽車(Rolls-Royce Motors)從○三年就是德國BMW的全資子公司,另一家賓利(Bentley Motors)也在一九九八年就成為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子公司,二二年之後,交由福斯旗下的奧迪汽車部門管理。兩個全球知名豪華車品牌,雖然營運與生產都還留在英國,老闆卻早就是德國人。

 

頭頂英國「民族榮耀」光環的勞斯萊斯,歷史可往前推到一二○年前的一九○四年,超過一世紀的歷程,中間充滿了生死掙扎的波折,也多次藉著勇敢、甚至豪賭的決策,讓瀕臨死亡的勞斯萊斯出現起死回生的商機。

 

簡單來說,造車起家的勞斯萊斯,後來進入噴射引擎的事業,卻在一九七○年瀕臨破產,當時英國政府為了國家榮耀,將勞斯萊斯收歸國有。

 

「勞斯萊斯」曾經是僅次於可口可樂、最被全世界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淪為國營企業的勞斯萊斯,賣掉「勞斯萊斯汽車」換來充沛的現金,支持母公司的噴射引擎、發電廠等事業。

 

令人感嘆的是,獨立出來的勞斯萊斯豪華車只撐了十餘年到二十世紀末,因為製造成本昂貴,不論設計、製造、銷售都無法與跨國車廠競爭,最終陸續在一九九八年、二○○三年兩次併購中,勞斯萊斯豪華車品牌成為德國BMW、賓利品牌成為德國福斯的子公司。

 

重生! 從造車轉型重型工業

 

也就是說,英國「勞斯萊斯」從一九七○年後,長達五十餘年來,早就轉型為以飛機噴射引擎、船艦推進系統、核能發電及英國國防訂單為本業的重型工業公司。

 

與英國勞斯萊斯最直接對標的企業,就是美國的奇異(GE)。奇異曾經是美國道瓊指數排名第一的龍頭企業,也在景氣浮沉中進行多次企業重組,最終在二○二四年拆分成以飛機引擎為主的奇異航太(GE Aerospace)、以發電廠為主的奇異能源(GE Vernova),以及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三大公司,各自獨立運作、股票上市。

 

勞斯萊斯與奇異競爭非常辛苦,畢竟美國與英國市場規模、國防預算都有顯著差距,因此面對全球景氣的波動,經營風險更高,股價估值(股價淨值比、本益比等)相較對手也要打六、七折。○八年金融海嘯時,勞斯萊斯勉強撐過浩劫,後來又因航空事業的競爭,英國國防部預算不斷縮減,長年處於掙扎求存的邊緣。

 

勞斯萊斯從一五年之後,由當時的執行長伊斯特(Warren East)啟動全面企業重組,將公司整理成目前的民用噴射、國防事業及能源電力三大部門,他花了七年時間穩住公司,在二二年底退休,交由艾金畢爾吉奇掌舵。重整的過程,與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奇異幾乎同步,重獲新生的時機也相近,宛如全球航太科技、核能發電及國防產業起伏的縮影。

 

艾金畢爾吉奇上任兩年,就讓勞斯萊斯股價暴漲逾六倍,此人背景極為特殊,在土耳其出生,至今還持有英國、土耳其兩本護照。

 

他自伊斯坦堡科技大學畢業,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經濟碩士,從土耳其當地的煉油廠,一路做到英國石油公司石化煉解事業部門的執行長(類似台塑集團總裁)。英國是跨國企業的始祖,擅長從全球的商業版圖裡找到最能幹的專業經理人,讓英國這一大群老牌企業維持長生不老的生命力。

 

艾金畢爾吉奇在伊斯特規畫的企業重組基礎上,以更強的執行力,快速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加上毫不留情的裁員、賣掉非核心事業等成本控制手段,只用兩年就達成四年的轉型承諾;而在公司獲利增長的同時,他又祭出金額高達十億英鎊的庫藏股買回計畫,一舉讓股價飛天。

 

至今仍持有土耳其護照的艾金畢爾吉奇(左)擔任勞斯萊斯執行長兩年三 個月,就繳出驚人成績。英國首相施凱爾(中)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勞斯 萊斯因此獲得核能潛水艇、新世代戰鬥機的巨額訂單。

至今仍持有土耳其護照的艾金畢爾吉奇(左)擔任勞斯萊斯執行長兩年三個月,就繳出驚人成績。英國首相施凱爾(中)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勞斯萊斯因此獲得核能潛水艇、新世代戰鬥機的巨額訂單。(圖/達志)

 

順風! 新增國防預算添柴火

 

當然,與前任的伊斯特相較,他運氣好多了,整體環境吹起強大的順風,商用噴射引擎的需求恢復到疫情前高峰,不論是新引擎訂單或龐大的維修商機,都以雙位數的年增率在成長;AI運算中心的龐大需求,讓勞斯萊斯的小型核能電廠(SMR)湧入新訂單。

 

更讓投資人興奮的,是英國國防預算的增加,二一年簽訂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勞斯萊斯拿到新造潛水艇訂單,而吵得全球沸騰的烏克蘭停火談判,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率先喊出派兵增援烏克蘭,英國國防軍費倍增,新型軍用戰鬥機噴射引擎訂單等,都是刺激勞斯萊斯股價大漲的東風。

 

不過,若探究主導勞斯萊斯轉型的董事會,可以看到華爾街資金扮演關鍵角色,前十大股東持有超過三成的股權,幾乎都是美國金融巨鱷,包括總部在芝加哥的哈里斯投資公司(Harris Associates LP)、MFS投資管理(Massachusetts Financial Services)、總部在加州的資本集團(Capital Research & Management),以及台灣人熟悉的貝萊德(BlackRock)、先鋒(Vanguard)等掌控數兆美元的龍頭基金。

 

這些美國金融巨頭長期持股不離不棄,既給經營團隊壓力,也提供專業資源,現在都成為收穫豐碩的大贏家,更創造了四萬多名員工、數十萬股東,以及英國政府多贏的最大利益。

 

如今,台灣許多老牌的傳統產業都因中國產能過剩、殺價傾銷而陷入困境。但放眼世界,能夠邁向百年里程碑的企業,大多經過事業體徹底重整的考驗,台灣老牌企業財務基礎雄厚、保守內縮、以家族決策為核心的經營模式,能否引進國際化的專業經理人,甚至在經驗豐富的私募、長期投資基金的協助下,找到轉軌再出發的新模式,或許正是他們最重要的課題。

 

股價暴漲逾六倍的勞斯萊斯,耗費數十年從生死邊緣中,找到回春生機的教案,的確值得台灣企業思考與借鏡。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女力重生》芒果冰再起永康商圈
《女力重生》芒果冰再起永康商圈

2022-06-22

永康商圈沒人潮!「芒果冰」創始店年底熄燈,為何誠記越南雙11卻能飆出6倍訂單好成績?
永康商圈沒人潮!「芒果冰」創始店年底熄燈,為何誠記越南雙11卻能飆出6倍訂單好成績?

2020-12-15

練兵六年  張介梅用雙品牌迎戰紅海市場 冷熱通吃!芒果冰教母重回永康商圈
練兵六年 張介梅用雙品牌迎戰紅海市場 冷熱通吃!芒果冰教母重回永康商圈

2016-06-02

永康冰館五億八千萬財產攻防
永康冰館五億八千萬財產攻防

2010-03-18

永康冰館  創造兩億天價店面
永康冰館 創造兩億天價店面

201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