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輩子都在用我們的IQ奮戰,但有IQ、沒FQ,你的人生就像阿基米德的槓桿般,找不到一個支點來撐起你的財富。
答案還是不行。《今周刊》第795期封面〈高職老師聚寶盆資金配置法〉主角陳重銘,分享了以下故事:我的好朋友兼好同事X先生,兩年前如願從新北市的學校調去花蓮的學校。
X先生一直嚮往東部好山好水的田園生活,數年前花了400多萬元在花蓮買了一塊地。兩年前,X先生終於等到夢寐以求的轉調機會,他計畫在所買的農地上蓋民宿,除了自住外還可以做生意,預計總工程費用高達1千多萬元。工程發包後,他興奮地告訴我這個決定。
我一聽到就問他,1千萬元哪裡來?他開心地說,媽媽要把一間永和3層樓的透天厝過戶給他,他就用那間透天厝向銀行貸款1千萬元。我聽後,力勸他不要這樣做,並建議他應該把花蓮農地賣掉(賣掉估計可淨賺300萬元),然後拿這筆錢的一部分把永和透天厝隔成10間房間出租,保守估計每個月可收租7至8萬元。加上他教職每年約120萬元的收入,年收入將可輕易突破200萬元。
我繼續分析給他聽,賣地所得700多萬元,拿200多萬元裝潢隔成小套房,剩餘500萬元,加上每年收租的80萬元,跟著我學做投資,每年領個5%至6%的現金股利沒問題。這樣做,不僅馬上脫貧成為有錢人(X先生一直因為農地、房貸及兒女教育費處於財務吃緊狀況),你的子女們也會跟著你一起脫貧。喜歡田園生活是吧,每年30至40萬元的現金股息進帳,就可以讓你們全家住遍全台灣最好的民宿還有找!
然而,X先生還是不願採納我的建議,他寧願背著1千萬元的新貸款,持續過著現金吃緊的生活,實踐田園之夢。這是個人的價值選擇,我也只能在台北祝福他,祈禱他的民宿生意興隆。
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面臨大大小小的財務抉擇,小到存錢,大至像X先生所面臨到要不要砸千萬元蓋民宿的問題。能幫你做出正確、效益最大的抉擇並不是IQ,而是FQ。IQ是遺傳的,FQ則是後天學來的,高或低完全操之在己。
陳重銘說,FQ的威力,絕對比大部分人想的還要強大。他以自己的母親為例說:「我的母親教育程度不高,卻因很早就開始股票投資,在台積電未上市前、90幾元時買了20張,除了分給4名子女外,自己迄今還有數百張台積電股票,每年坐領現金股利上百萬元。母親財富的成就,不遜於受過高等教育、擔任高階公務員,還當選過台灣10大青年,但主要以定存與買房為主的岳父!」
那麼,到底FQ是什麼?為何它是左右一個人往富走,還是往窮走的一股最大力量?按照《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的解釋,FQ就是一個人認識與駕馭金錢的能力。
認識與駕馭金錢的能力真能對一個人的財富多寡有關鍵性的作用嗎?一個口袋沒什麼錢的窮爸爸,能透過FQ的提高,變身富爸爸嗎?
新觀念1:懂得潛在價值
100元是貧與富發展的起點
這個很難令人置信的命題,不僅在陳重銘的母親印證,也在陳重銘身上印證了。因為20幾年前,陳重銘剛踏入社會時,也只是一個月薪3萬多元、為了養家餬口而省吃儉用的窮小子。現在的他,雖然只是一位高職老師,收入中等,但卻是手握3千萬股票部位、每年股利進帳高達150萬元以上的殷實小資族。
之所以能有這份財富成就,主要就是因為陳重銘的FQ高人一等!
陳重銘拿出100元鈔票舉例說,對一個FQ低的人,100頂多買包菸、再買瓶飲料。但是,對高FQ的人而言,100元是「貧與富」發展的起點。「你不要看不起100元,如果你在18歲那年立志每天省下100元,而且將每年省下的3萬6,500元,投資在類似中華電信這種股票,資本利得與股利所得每年以8%計算,到38歲那年,你就比別人多出167萬元的財富。」
看不起167萬元?!陳重銘說,很多人到40歲時,都還拿不出100萬元投資。他認識一對年收入高達200萬元的頂客族夫妻,便勸他們要及早投資,為未來的退休金做打算。沒想到夫妻倆卻說,繳房貸、養車以及繳太多保費,每月要擠出1萬元都很困難。
在低FQ的人眼中,存100元的價值就只有100元,但高FQ的人,卻看到20年後167萬元的潛在價值。同樣的,低FQ的人每花掉100元,只會覺得少了100元;高FQ的人卻會對每一筆非必要性的消費,看到「機會成本」的損失。
陳重銘以買車為例說,一般的中產階級一生中大概要換4輛車(開40年),以每輛車平均70萬元、40年累計下來的稅金與養車費用,他算過最少要花費1,050萬元。高FQ的人會看到這1,050萬元40年下來的機會成本,如果以年報酬率6%計算,如果不買車,這1,050萬元可滾到4,300萬元。4,300萬元就是40年下來買車、養車的機會成本。
「我的祕訣是,在進行每一筆非必要性的重大消費支出之前,會把簡單的問題想得複雜一點!」「就讀師大附中時就迷上觀星的我,一直夢想買一架30幾萬元的天文望遠鏡。雖然老早就買得起了,但為何現在還不買?因為我想,買望遠鏡前如果不買輛休旅車,如何載那架望遠鏡去山上觀星?但買車前得先準備好每年養車的費用,最好是先買間有車庫的大房子,所以,等換間大房子再說吧。」陳重銘分享。
新觀念2:借錢抵押
精算高報酬與低風險的可行性
面對負債,低FQ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對陳重銘這種高FQ的人卻未必是壞事。他透露,好幾年前就開始運用理財型房貸,2009年金融海嘯時,甚至把房子抵押向銀行借500萬元逢低投入股市,大賺一筆。不僅理財型房貸,他也善用自己的公教身分,數次向銀行借過小額信貸。像今年,他就借了80萬元,買進42張第一金股票參與除權息。
他分析,借80萬元年利率約3%、投入現金股利加股票股利殖利率將近9%的第一桶金,他估計,7年後股票將增長至74張。雖然未來7年每月額外多出1萬多元的貸款負擔,但反而使他更努力兼課,還掉貸款。到了第8年,保守估計累計張數達80張,每年配股、配息將可達9萬6千元。
事實上,自3年多前陳重銘的故事被報導後,他的財富又有長足進展。除了之前存的台積電、聯詠、新普等總計2千萬元的電子股外。這3年來,陳重銘的投資重點放在金融股,主力持股的中信金已累積至350張,台新金100張、元大金90張、第一金則有47張。
「我的故事被報導後,有同事向校長投訴我在玩股票,我非但不氣餒,還在學校創辦了投資理財社團,有40多名學生參加!」「因為我不只要教學生一技之長,也要教他們脫貧致富!」陳重銘淡定地說。
有IQ、沒FQ
就像沒有支點撐起財富
陳重銘如何教高職生投資理財呢?他笑說:「我跟學生說,『你看學校附近是不是有一家生意很好的飲料店,假設它1年賺100萬元,你很想分一杯羹,就跟老闆說你要買下他一半股權,1年分50萬元,這就是現金股利。有一天老闆說,我們再新開一家店,今年現金股利分20萬元就好,30萬元換成股票配給你,這就是股票股利……。』我在做的就是提高學生的FQ工作。」
我們一輩子都在用我們的IQ奮戰,但有IQ、沒FQ,你的人生就像阿基米德的槓桿般,找不到一個支點來撐起你的財富。花點時間,就像陳重銘每學期花短短的6堂課教投資理財社團的學生般,來提高學起來一點也不困難的FQ吧。
100元是貧與富發展的起點
這個很難令人置信的命題,不僅在陳重銘的母親印證,也在陳重銘身上印證了。因為20幾年前,陳重銘剛踏入社會時,也只是一個月薪3萬多元、為了養家餬口而省吃儉用的窮小子。現在的他,雖然只是一位高職老師,收入中等,但卻是手握3千萬股票部位、每年股利進帳高達150萬元以上的殷實小資族。
之所以能有這份財富成就,主要就是因為陳重銘的FQ高人一等!
相較於文學、哲學、數學、物理學等浩瀚艱深的學問,FQ的道理簡單太多,甚至被稱為「學問」的資格也沒有。因為太簡單,學校也不教,於是讓我們的社會充斥著太多學富五車,卻兩袖清風的清貧族。
陳重銘拿出100元鈔票舉例說,對一個FQ低的人,100頂多買包菸、再買瓶飲料。但是,對高FQ的人而言,100元是「貧與富」發展的起點。「你不要看不起100元,如果你在18歲那年立志每天省下100元,而且將每年省下的3萬6,500元,投資在類似中華電信這種股票,資本利得與股利所得每年以8%計算,到38歲那年,你就比別人多出167萬元的財富。」
看不起167萬元?!陳重銘說,很多人到40歲時,都還拿不出100萬元投資。他認識一對年收入高達200萬元的頂客族夫妻,便勸他們要及早投資,為未來的退休金做打算。沒想到夫妻倆卻說,繳房貸、養車以及繳太多保費,每月要擠出1萬元都很困難。
在低FQ的人眼中,存100元的價值就只有100元,但高FQ的人,卻看到20年後167萬元的潛在價值。同樣的,低FQ的人每花掉100元,只會覺得少了100元;高FQ的人卻會對每一筆非必要性的消費,看到「機會成本」的損失。
陳重銘以買車為例說,一般的中產階級一生中大概要換4輛車(開40年),以每輛車平均70萬元、40年累計下來的稅金與養車費用,他算過最少要花費1,050萬元。高FQ的人會看到這1,050萬元40年下來的機會成本,如果以年報酬率6%計算,如果不買車,這1,050萬元可滾到4,300萬元。4,300萬元就是40年下來買車、養車的機會成本。
「我的祕訣是,在進行每一筆非必要性的重大消費支出之前,會把簡單的問題想得複雜一點!」「就讀師大附中時就迷上觀星的我,一直夢想買一架30幾萬元的天文望遠鏡。雖然老早就買得起了,但為何現在還不買?因為我想,買望遠鏡前如果不買輛休旅車,如何載那架望遠鏡去山上觀星?但買車前得先準備好每年養車的費用,最好是先買間有車庫的大房子,所以,等換間大房子再說吧。」陳重銘分享。
新觀念2:借錢抵押
精算高報酬與低風險的可行性
面對負債,低FQ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對陳重銘這種高FQ的人卻未必是壞事。他透露,好幾年前就開始運用理財型房貸,2009年金融海嘯時,甚至把房子抵押向銀行借500萬元逢低投入股市,大賺一筆。不僅理財型房貸,他也善用自己的公教身分,數次向銀行借過小額信貸。像今年,他就借了80萬元,買進42張第一金股票參與除權息。
他分析,借80萬元年利率約3%、投入現金股利加股票股利殖利率將近9%的第一桶金,他估計,7年後股票將增長至74張。雖然未來7年每月額外多出1萬多元的貸款負擔,但反而使他更努力兼課,還掉貸款。到了第8年,保守估計累計張數達80張,每年配股、配息將可達9萬6千元。
事實上,自3年多前陳重銘的故事被報導後,他的財富又有長足進展。除了之前存的台積電、聯詠、新普等總計2千萬元的電子股外。這3年來,陳重銘的投資重點放在金融股,主力持股的中信金已累積至350張,台新金100張、元大金90張、第一金則有47張。
「我的故事被報導後,有同事向校長投訴我在玩股票,我非但不氣餒,還在學校創辦了投資理財社團,有40多名學生參加!」「因為我不只要教學生一技之長,也要教他們脫貧致富!」陳重銘淡定地說。
有IQ、沒FQ
就像沒有支點撐起財富
陳重銘如何教高職生投資理財呢?他笑說:「我跟學生說,『你看學校附近是不是有一家生意很好的飲料店,假設它1年賺100萬元,你很想分一杯羹,就跟老闆說你要買下他一半股權,1年分50萬元,這就是現金股利。有一天老闆說,我們再新開一家店,今年現金股利分20萬元就好,30萬元換成股票配給你,這就是股票股利……。』我在做的就是提高學生的FQ工作。」
我們一輩子都在用我們的IQ奮戰,但有IQ、沒FQ,你的人生就像阿基米德的槓桿般,找不到一個支點來撐起你的財富。花點時間,就像陳重銘每學期花短短的6堂課教投資理財社團的學生般,來提高學起來一點也不困難的FQ吧。
Photo:Lawrence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