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一心想死的婆婆

一心想死的婆婆

健康醫點靈

焦點新聞

2015-07-07 12:05

「爸爸走了十年了,媽媽這幾年也過得好辛苦,她說總算讓她等到中風了,絕對不可以救她。」我這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在「等中風」的。還總算給她「等」到了……

國人平均壽命延長,人口老化的問題嚴重,是醫界、公衛界共同注意的議題;然而另一個令人關心的議題是男性與女性平均壽命的差距,二○一三年台灣男性平均壽命七六‧九一歲,女性八三‧三六歲,兩者相差六‧四五歲,若以國人結婚時,男性比女性平均大個三歲來計算,也就是說婦女晚年守寡的平均時間將近十年,不管我們如何推廣性別平等,這大概又是女性的另一個宿命,而且這十年幾乎是她最衰弱、最無助的一段歲月。

老年喪偶,對許多人來說是相當大的打擊,一輩子不管是恩恩愛愛或是打打鬧鬧,另一半突然走了,對一個已近黃昏的長者來說,絕對難以承受,需要子女們多多陪伴和關懷。


前陣子復健病房來了一位走不出喪夫之痛的婆婆,算是幫我上了一堂課。

「劉醫師! 8B19 的病人拒絕到復健室復健,自拔鼻胃管不給我們放回去!」

住院醫師向我回報兼抱怨。這是一個八十七歲的老婆婆腦中風左側偏癱第二十一天,剛轉到復健病房,目前仍無法自行站立,有吞嚥困難的問題。

「沒關係,我們先安排治療師到床邊復健,過兩天再說吧!鼻胃管的事我看完門診再去勸勸她。」指示住院醫師後,我心裡還在嘀咕著這位病人不肯復健治療,神經科幹嘛要把她轉到復健病房來呢?

一到這間單人病房,發現氣氛不對,看到婆婆滿臉漲紅,媳婦、女兒全低著頭,可以看出是一位非常有威儀的婆婆,但是口音重得幾乎聽不懂,如果她是右側偏癱的話,我可能會懷疑她患有表達性失語症,不過她是左側偏癱,理論上比較不會傷到語言區,而且我看到兒女們也都聽得懂,應該是說家鄉話。本來要勸她放回鼻胃管,婆婆瞪大眼睛看著我,氣氛有點僵,大女兒適時把我拉出病房外對我說:「媽媽告訴我們不要救她了,她要跟爸爸一樣中風完就走了,她們兩人感情好,爸爸走了十年了,媽媽這幾年也過得好辛苦,她說總算讓她等到中風了,絕對不可以救她。」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在等中風的,還總算給她「等」到了,我回問:「媽媽的病好像還不至於會走到那麼嚴重耶。」

「所以她不要放鼻胃管、尿管、插管,什麼管她通通都不要!我們在神經科就已經簽了放棄急救的文件了。」以婆婆的年紀,放棄急救是可以接受,但是不放鼻胃管馬上就會出現問題。

我再問:「婆婆目前吞嚥困難,不放鼻胃管馬上就會脫水、營養不良,這樣下去會出人命的!」我總得把嚴重性告訴她,她悠悠地回答說:「說到死,媽媽就是不怕,當年爸爸也是政府重要人士,民國三十八年逃難時,爸爸跟軍隊先到了台灣,為了幫我們從上海逃出來,爸爸派了一排家鄉的子弟兵護送我們,但是還不到半路,幫忙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到後來就剩下媽媽一個女人家帶著所有家當,拎著我們六個小孩,一個也沒少一路來到台灣。」我聽得有點出神,想著女藍波的情節。

「到台灣後,我們小孩也都爭氣,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好的發展,只有媽媽堅持要留在台灣,應該是她對台灣特殊的感情,我們做子女的當然順她老人家的意,讓她和管家住在台北。」她接著說:「這次中風後,我想我們不可能再讓她一個人住在台灣了,這幾天我們做子女也很困擾,我們都是放下手邊工作回來,以後的生活恐怕要大亂了。」

「遠的不說,先解決她營養的問題,她若堅持不放鼻胃管,我們會很難處理。」我必須把難題丟回去。

「可不可以先打點滴?媽媽應該可以接受打點滴,媽媽上一次住院可以接受打點滴!」她女兒問。

「點滴只是補充水分和一點點營養,不夠她的日常所需,不過我們先打上去,拜託妳們趕快勸她放回鼻胃管!」

隔天點滴是掛上去了,婆婆依舊不肯放鼻胃管,我們的苦日子也就開始了,營養不良的症狀包括血中白蛋白不足、血紅素降低等,這些症狀一般要一、兩週後才會發生,但是三天後,住院醫師就回報婆婆出現呼吸困難。婆婆因為年紀大心臟不好,一天兩瓶葡萄糖水就受不了,X光一照果然肺積水,趕快用利尿劑脫水,脫水後婆婆呼吸症狀改善,但是開始出現嗜睡、少尿現象,原來婆婆腎臟也不好,抽血檢查出現電解質不平衡、腎功能惡化、意識不清,病情一度真的要簽病危通知單了,我跟住院醫師說:「如果婆婆真的走了,豈不是讓她如願以償!」

折騰了一個星期,照會了心臟科、腎臟科、新陳代謝科,連院長都特別跑來關心,好不容易才把病情穩定下來。

星期一查房時,我有點不太高興、很慎重地跟家屬說:「婆婆不放鼻胃管,搞得大家人仰馬翻,如果再不放就請出院,她不想活也不能害死大家,而且真是浪費醫療資源。」婆婆是見過世面的人,一聽到浪費國家資源,終於不再堅持,就在我們半哄半騙的情況下給我們放了回去。

鼻胃管放上去了,日子又恢復平靜,婆婆眼看她的斷食A計劃,被我們這兩位一胖一瘦的醫師給搞砸了,對我們真是好氣有好笑,雖然放了一根鼻胃管,婆婆說話依舊聲音宏亮、丹田十足,不過我還是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彼此互動很少,大部份是透過女兒翻譯。

星期五早上,婆婆看起來狀況不錯,她看到我進病房,好像是在對我問話,我和住院醫師鴨子聽雷,倒是她女兒打斷她的話,兩個人就爭執了起來,「媽!妳什麼不好問!」我只聽懂這句話,她女兒拗不過媽媽只好問:「我媽是問你今年結婚了沒?」原來是要幫我相親啦!「我媽可是很厲害喔,談成的婚事沒一百也有八十。」她女兒突然反過來替媽媽說話。

知道是這麼一回事,我趕緊回答,「我『今年』還沒結婚啦,不過倒是先幫我們住院醫師的忙比較重要。」婆婆了解了我的意思,用她雷射光般的眼睛掃描了我們住院醫師兩次,雖然胖了一點點不過還是頻頻點頭,或許下個星期她某一個美國的小孫女回來,我們住院醫師就有得忙了。我想給婆婆忙一點總是好事,免得一天到晚想著有的沒的。

住院的婆婆經過復健後,訓練到在扶持下行走大約五公尺,可在攙扶下去上廁所、洗澡,但是吃飯、梳洗、穿衣等日常生活仍需別人相當大的協助,兒女們因長年居住國外無法照顧,經多方比較,本來打算讓婆婆住進一家不錯的護理之家,後來大兒子覺得媽媽來日不多,能有機會盡孝是份福氣,毅然辭去美國工作辦理退休,回台定居照顧媽媽。

個案病例討論會時和精神科醫師討論到「喪偶症候群」這個議題,他發現一個現象,雖然理論上女性喪偶機率比男性高得多,但是在精神科門診因為喪偶導致憂鬱、心情低落來就診的比率卻差不多,代表男性比較會出現喪偶症候群,而且一般男性比女性的病情來得嚴重。這也難怪,女性一般負責家裡的庶務,柴米油鹽一手包辦,即使老公走了,過日子仍然不成問題,但是如果反過來是女性先走,男性若從來不曾下過廚、洗過衣,恐怕連衣服擺在哪都不知道,日子想必會大亂。

我跟他分享前一陣子我媽媽過世,爸爸就沒那麼樂觀,都過三、四個月了,依然走不出來,上個月我帶爸爸去日本散心,希望他趕快度過,前三天他真的是忘了悲傷,一切都很順利,誰知到了第四天,爸爸在東京新景點天空樹下拍照,拍到一半突然轉頭跟我說,他忘了媽媽已經過世了,不知道拍這些照片回去要給誰看。我知道他又發作了,剩下的兩天他都悶悶不樂;爸媽之間雖然常常鬥嘴,但是就靠這些小細節維繫他們的感情,突然這條線斷了,風箏遠颺,徒留拉線者懊惱不捨。

當然我也看過順利走出陰影的個案,高中張同學的爸爸前一陣子過世,過世前曾拜訪過他們兩位老人家,印象中張爸爸和張媽媽看起來都很老了,兩位都像八十好幾,張爸爸因為長年洗腎,不良於行,張媽媽總是陪著他亦步亦趨,也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

張爸爸過世後,發現張媽媽剪個俏麗短髮,整個人變年輕了,像是六十出頭,她開始參加社區大學,每天穿著牛仔褲、騎著腳踏車趕上課,日子過得非常充實;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完全認不出來,還是她叫住我,她說以前陪先生上醫院、看病洗腎,生活被綁住,現在生活反而少了負擔,看著她能從喪夫之痛走出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我稱讚她變年輕時,她還有點不好意思。我還是一直鼓勵她多參加社區的活動,日子愈忙愈好,說實在的,我們總不能希望一位喪偶的女性往後這十年鬱鬱而終吧。

另一半不在了,如何調適?

這是大家日後都會遇到的問題,雙方當中不管誰先走,總是會有一方必須面對這個悲傷,我跟精神科醫師針對治療喪偶症候群的結論有三點:

1.子女要多陪伴,有些子女會誤認爸媽很堅強,應該撐得下去,事實往往不是如此。

2.時間是最好的良方,一般這個現象往往持續半年,若持續超過半年最好尋求協助,以免合併演變成其他精神疾病,就很難治療。

3.個案自己的心靈成長,心中縱然有再多不捨,都必須學習放下。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劉燦宏


我們這一代醫師接受的醫學教育,剛好介於「鐵的紀律」和「愛的教育」,以前老教授雖然嚴格,但是重視「看病人」,而不只是「看病」,這些觀念深深影響著我。
雖然醫療行業常被曝光負面新聞,但我相信絕大多數醫療人員都兢兢業業、堅守崗位,不忘當年踏入這個領域時的誓言。
「復健病房」是社會環境中一個小小的縮影,我看見了人生百態,也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希望將我的所見所聞,透過這本書傳遞給下一代。



書名:失去半個世界的人

《失去半個世界的人》新書分享會

7/29(三)19:30~21:00(19:00開放入場)
金石堂城中店3樓生活講堂(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19號)

活動詳情:http://goo.gl/R3viwD
免費活動,歡迎參加,報名前50名可獲得小禮物!

出版:康健雜誌

目錄:

推薦序 (依姓氏筆劃排列)
人間有溫情、復健有情天(邱文達)
隨緣惜緣、感恩惜福(周碧瑟)
做為劉醫師的老師,我希望他繼續寫下去(連倚南)
一位復健科醫師彩筆下的疾病人生(劉秀枝)

自序
看病人,而不只是看病

輯一  真心相待,醫病、更醫心
校長好
不再說話的眷村管家婆
一心想死的婆婆
阿婆細細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伯伯摔跤了!
躲起來的腦出血
被窗簾拉繩綁住的母親
包伯伯的眼淚
一到晚間就奇癢無比的病
天堂與地獄
大律師的落枕
被病人咬了一口之後
白雲悠悠
老師的五十肩
不尋常的背痛
七老八十
中風年輕化風暴來襲

輯二 真情故事,病房中的生命對白
最佳看護
阿昆的五折優待卡
我跑走了,老闆怎麼辦!
獨眼龍與睡美人
獨傳的李式書寫法
失去半個世界的人
連中三元的病人
沾綠膿的病床
火熱的人生
在病房唱歌的董事長
消失的那十年

輯三 真實人生,脫掉白袍的醫師凡人
現世報
生前的約定
憶王師父
人生最清楚的半小時
養生?有症狀自己醫
運動專家的自白


延伸閱讀

亂割韭菜的代價  一場股災讓大清滅亡
亂割韭菜的代價 一場股災讓大清滅亡

2024-10-23

笛卡兒打開理性之門  點亮啟蒙之光
笛卡兒打開理性之門 點亮啟蒙之光

2024-11-06

知名平面設計師  救了沒人看的電影片頭
知名平面設計師 救了沒人看的電影片頭

2024-10-30

小鎮無法無天  搬演西部世界實境秀
小鎮無法無天 搬演西部世界實境秀

2024-10-16

南丁格爾救人無數  祕密藏在一張圓餅圖
南丁格爾救人無數 祕密藏在一張圓餅圖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