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是想用「代代相傳」、「故事」等說法讓別人接受你捨不得丟東西的習性,不過,你的家族是否龐大到真正符合「代代相傳」的程度?若以正統的審美眼光來看「媽媽送給妳的衣服」,是否真那麼有價值?
想像你走在熱鬧的大街上,看到某個廠商正在舉辦活動。此時你看到前面有人在發送贈品,好奇對方在送什麼,於是沒想太多便擠進人群中,來到促銷小姐的身邊。走過促銷小姐面前時,對方熱絡地說:「歡迎參考看看!」你下意識伸出手收下贈品。
走到一半,拿出剛剛收下的贈品,才發現那是一枝原子筆。接著心想:「什麼啊!原來是原子筆。」仔細端詳後發現筆身印著大大的廠商名稱,尾端還掛著廣告吉祥物的吊飾。
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家裡已經有很多筆,這枝原子筆對你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儘管如此,你仍認為「不過是一枝原子筆,多了也不吃虧!」於是決定帶回家。
回家之後你會怎麼做?把筆拿去回收?還是丟掉手邊已經沒水的原子筆,將這枝原子筆放入筆筒中?
相信答案是以上皆非。你會直接將帶回來的筆塞進滿滿的筆筒中。只有老天知道,使用那枝筆的日子何時才會來到。
每當我這麼說,就會有人反駁我:「丟掉還可以用的東西太浪費了吧!」或用「現在要講究環保。」的說法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若真心認為「太浪費」或「講究環保」,就算是免費贈送的物品,只要用不到就不應該拿。各位不妨想想,自己是否也經常發生這樣的情形?
為什麼我們這麼難判斷「需要與不需要」?
「整理」就是要丟掉不需要的東西。換句話說,不先捨就無法整理。「丟掉不需要的東西」這句話說來簡單,大家可能會認為「不需要=垃圾」,但現實生活中可沒這麼容易辨別出「什麼是不需要的東西」。
從「太浪費」這句話察覺你的本性
相信各位一定早就察覺到家裡凌亂的原因在於「物品」太多,而且早就嘗試過無數次,想要好好整理或丟棄多餘雜物。遺憾的是,沒有一次成功。
因為每次將想要丟掉的「物品」拿在手中,心中就會開始浮現出某句話。那就是「太浪費了!」
無法丟東西的人都認為「丟掉還能使用的物品」是不好的行為。不過,真正的浪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重複購買或收下很快就會當成垃圾丟掉的物品,不斷製造不需要的物品,這樣的行為、社會與經濟活動才是真正的浪費。
無法丟東西的人最常將「明明還能用」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太浪費」這句話其實隱藏著連自己都沒察覺到的真正「本性」。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1──小氣
也可以說是「吝嗇」、「貪小便宜」。當你走在鬧區,遇到有人在發送免費面紙時,你為什麼會收下?明明自己已經有了觸感更好的面紙,在家裡根本用不到攜帶型面紙。還有另一個情形,你的錢包裡是否放著各種不同店家的紅利卡?裡面不乏再也沒去過第二次的餐廳。
無論是免費面紙、試用品或紅利卡,都因為「會用就很划算」的想法而捨不得丟。雖然不知道何時用得到,但希望有一天派上用場時,就算能省一塊錢也好……在大言不慚地說出愛惜物品、環保等藉口之前,你真的沒有一絲小氣、吝嗇或貪小便宜的心態嗎?
人類的天性就是會用「太浪費」這句話來包裝想不勞而獲,以及, 不想因為丟掉某樣東西而未來可能吃虧的想法。建議各位一定要將這樣的心態也一起丟掉,才能減少身邊的物品,讓自己更舒暢。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2──搞錯重點
有些物品還真無法下定決心丟掉,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背後有「故事」的物品。例如和服、飾品、女兒節雛偶等「媽媽(或婆婆)送的物品」,真的會「讓人捨不得丟」。尤其是「媽媽給的」這類「代代相傳」的物品,更不可能在自己這一代丟掉。
此時的「太浪費」這句話蘊含著無法放手的情緒,因為捨不得「充滿情感的故事」與「代代相傳的歷史」,所以丟不掉那些物品。
話說回來,如果你無法丟棄的原因在於「這是長輩給的物品」,你的本性就是「搞錯重點」。或許你是想用「代代相傳」、「故事」等說法讓別人接受你捨不得丟東西的習性,不過,你的家族是否龐大到真正符合「代代相傳」的程度?若以正統的審美眼光來看「媽媽送給妳的衣服」,是否真那麼有價值?
人類習慣在「物品」裡投注許多情感。購買時價格愈高的物品愈丟不下手,於是便投注過多「情感」,或用根基薄弱的「淵源」與「歷史」來欺騙自己:「怎麼可以丟掉?這樣東西絕對不能丟!」正因為自己丟不下手,才跟孩子說:「這是你奶奶傳給我的……」讓孩子也無法做任何處理。
物品的價值各有不同。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媽媽或婆婆傳給你的寶物,雖然不是多輝煌的過去,但能承襲這個家的歷史是一種榮幸和榮耀,更重要的是,擁有它讓你感到很開心,那麼你無須猶豫,請務必好好珍惜傳家寶,在重要時刻確實發揮它的功用,或者偶爾拿出來欣賞一番也很好。
相反的,若這樣物品,不僅沒有任何紀念價值,你也不喜歡,只因為是代代相傳的物品才捨不得丟。那你純粹就是搞錯重點,請務必早日察覺這一點。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3──愛找藉口
「無論再怎麼整理還是一樣亂」、「我本來就不會整理」,相信這是很多人共通的煩惱。雖然無法整理的原因出在物品太多,但起因通常都是當事人認為自己需要這些東西。
許多東西在旁人看來根本沒用,說白一點就是破銅爛鐵,也就是垃圾。當事人最常說的藉口就是:「雖然現在用不到,但等孩子長大後一定會用到!」「雖然現在派不上用場,但以後去露營時就需要了。」等等……你是不是也說過這些話?或有過相同想法?所以留著一堆最近從沒用過,未來幾年也不可能用到的物品?
那些物品對你來說根本不需要,也沒有重要到絕對不能丟。不可否認的,當初買的時候真的很好用,也曾用過好幾次,但這些都是「過去的榮耀」與「過去的價值」,不值得你緊抓不放。
這個世界上確實需要「緊急逃難包」這類「以備不時之需」的物品,但只用過一次的露營用品、唸書時用的字典、孩子穿舊穿髒的衣服等,絕對不符合這個定義。追根究柢,就是因為你覺得可惜捨不得丟,才會用「以備不時之需」的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若完全不丟東西,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家裡變成垃圾屋,電視上也有類似的報導,到那個程度或許可以說是特例,並非所有人都會變成那樣。但即使你家不至於變成「垃圾屋」,卻很有可能變成「堆滿雜物的房子」。〈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山下英子
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時期開始學習瑜珈,並透過瑜珈習得了放下心中執念的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其後即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新整理術「斷捨離」,將其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2001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分,在日本各地舉行一連串的「斷捨離」講座,造成話題。NHK、TBS、東京電視台,以及《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週刊女性》、《anan》等各大媒體爭相採訪,引起熱烈迴響,也使得「斷捨離」在日本掀起一股心靈改造運動,影響了無數讀者。
著有《斷捨離》、《俯瞰力》、《自在力》、《斷捨離流 改變人生的整理魔法》、《歡迎來到斷捨離的世界》、《斷捨離減肥法》等書。
出版:平安文化
書名:斷捨離流 改變人生的整理魔法
目錄:
前言
第1章 為什麼總是丟不掉?
為什麼「在家裡也不能放鬆」?
「收納術」讓家裡愈來愈亂
愈來愈多的物品、愈來愈會堆東西的自己
從「太浪費」這句話察覺你的本性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1小氣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2搞錯重點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3愛找藉口
第2章 怎麼做才能學會「丟得掉」的行為?
「斷捨離」就從「捨」開始
修正偏移的時間軸
了解「物品不只是物品」的意涵
重新找回「重要」的意義
從「斷捨離」開始的全新人生
第3章 這麼「丟」就對了!
讓生活回到正軌!
釐清「什麼要丟‧什麼該留」
從「捨棄暖身操」開始做起
列出「想丟與不想丟的物品清單」
整理是一輩子的課題
物品別減物整理課
1衣服
2書籍
3雜誌
4餐具
5紀念品
6代表過去光榮事蹟的物品
7父母送的禮物
8舊情人送的禮物
9記載個人情資的物品
10婚禮用品
11昂貴的名牌精品
12與過去興趣有關的用具
13又大又重的物品
14毛巾與寢具類
15護身符‧能量石
16遺物
17化妝保養品
18紙袋、衛生筷、橡皮筋等
19發票與舊存摺
20客人用的棉被
21辛香料和烹調器具
22電器附屬配件
23名片、萬用手冊
24有害物品
25孩子的「寶物」
26學校發的書面通知
27女兒節雛偶、頭盔、鯉魚旗
28孩子親手做的作品
29繪本‧童書
30家人的用品
減物生活一身輕,讓你更愛自己
結語
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家裡已經有很多筆,這枝原子筆對你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儘管如此,你仍認為「不過是一枝原子筆,多了也不吃虧!」於是決定帶回家。
回家之後你會怎麼做?把筆拿去回收?還是丟掉手邊已經沒水的原子筆,將這枝原子筆放入筆筒中?
相信答案是以上皆非。你會直接將帶回來的筆塞進滿滿的筆筒中。只有老天知道,使用那枝筆的日子何時才會來到。
每當我這麼說,就會有人反駁我:「丟掉還可以用的東西太浪費了吧!」或用「現在要講究環保。」的說法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若真心認為「太浪費」或「講究環保」,就算是免費贈送的物品,只要用不到就不應該拿。各位不妨想想,自己是否也經常發生這樣的情形?
為什麼我們這麼難判斷「需要與不需要」?
「整理」就是要丟掉不需要的東西。換句話說,不先捨就無法整理。「丟掉不需要的東西」這句話說來簡單,大家可能會認為「不需要=垃圾」,但現實生活中可沒這麼容易辨別出「什麼是不需要的東西」。
從「太浪費」這句話察覺你的本性
相信各位一定早就察覺到家裡凌亂的原因在於「物品」太多,而且早就嘗試過無數次,想要好好整理或丟棄多餘雜物。遺憾的是,沒有一次成功。
因為每次將想要丟掉的「物品」拿在手中,心中就會開始浮現出某句話。那就是「太浪費了!」
無法丟東西的人都認為「丟掉還能使用的物品」是不好的行為。不過,真正的浪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重複購買或收下很快就會當成垃圾丟掉的物品,不斷製造不需要的物品,這樣的行為、社會與經濟活動才是真正的浪費。
無法丟東西的人最常將「明明還能用」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太浪費」這句話其實隱藏著連自己都沒察覺到的真正「本性」。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1──小氣
也可以說是「吝嗇」、「貪小便宜」。當你走在鬧區,遇到有人在發送免費面紙時,你為什麼會收下?明明自己已經有了觸感更好的面紙,在家裡根本用不到攜帶型面紙。還有另一個情形,你的錢包裡是否放著各種不同店家的紅利卡?裡面不乏再也沒去過第二次的餐廳。
無論是免費面紙、試用品或紅利卡,都因為「會用就很划算」的想法而捨不得丟。雖然不知道何時用得到,但希望有一天派上用場時,就算能省一塊錢也好……在大言不慚地說出愛惜物品、環保等藉口之前,你真的沒有一絲小氣、吝嗇或貪小便宜的心態嗎?
人類的天性就是會用「太浪費」這句話來包裝想不勞而獲,以及, 不想因為丟掉某樣東西而未來可能吃虧的想法。建議各位一定要將這樣的心態也一起丟掉,才能減少身邊的物品,讓自己更舒暢。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2──搞錯重點
有些物品還真無法下定決心丟掉,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背後有「故事」的物品。例如和服、飾品、女兒節雛偶等「媽媽(或婆婆)送的物品」,真的會「讓人捨不得丟」。尤其是「媽媽給的」這類「代代相傳」的物品,更不可能在自己這一代丟掉。
此時的「太浪費」這句話蘊含著無法放手的情緒,因為捨不得「充滿情感的故事」與「代代相傳的歷史」,所以丟不掉那些物品。
話說回來,如果你無法丟棄的原因在於「這是長輩給的物品」,你的本性就是「搞錯重點」。或許你是想用「代代相傳」、「故事」等說法讓別人接受你捨不得丟東西的習性,不過,你的家族是否龐大到真正符合「代代相傳」的程度?若以正統的審美眼光來看「媽媽送給妳的衣服」,是否真那麼有價值?
人類習慣在「物品」裡投注許多情感。購買時價格愈高的物品愈丟不下手,於是便投注過多「情感」,或用根基薄弱的「淵源」與「歷史」來欺騙自己:「怎麼可以丟掉?這樣東西絕對不能丟!」正因為自己丟不下手,才跟孩子說:「這是你奶奶傳給我的……」讓孩子也無法做任何處理。
物品的價值各有不同。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媽媽或婆婆傳給你的寶物,雖然不是多輝煌的過去,但能承襲這個家的歷史是一種榮幸和榮耀,更重要的是,擁有它讓你感到很開心,那麼你無須猶豫,請務必好好珍惜傳家寶,在重要時刻確實發揮它的功用,或者偶爾拿出來欣賞一番也很好。
相反的,若這樣物品,不僅沒有任何紀念價值,你也不喜歡,只因為是代代相傳的物品才捨不得丟。那你純粹就是搞錯重點,請務必早日察覺這一點。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3──愛找藉口
「無論再怎麼整理還是一樣亂」、「我本來就不會整理」,相信這是很多人共通的煩惱。雖然無法整理的原因出在物品太多,但起因通常都是當事人認為自己需要這些東西。
許多東西在旁人看來根本沒用,說白一點就是破銅爛鐵,也就是垃圾。當事人最常說的藉口就是:「雖然現在用不到,但等孩子長大後一定會用到!」「雖然現在派不上用場,但以後去露營時就需要了。」等等……你是不是也說過這些話?或有過相同想法?所以留著一堆最近從沒用過,未來幾年也不可能用到的物品?
那些物品對你來說根本不需要,也沒有重要到絕對不能丟。不可否認的,當初買的時候真的很好用,也曾用過好幾次,但這些都是「過去的榮耀」與「過去的價值」,不值得你緊抓不放。
這個世界上確實需要「緊急逃難包」這類「以備不時之需」的物品,但只用過一次的露營用品、唸書時用的字典、孩子穿舊穿髒的衣服等,絕對不符合這個定義。追根究柢,就是因為你覺得可惜捨不得丟,才會用「以備不時之需」的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若完全不丟東西,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家裡變成垃圾屋,電視上也有類似的報導,到那個程度或許可以說是特例,並非所有人都會變成那樣。但即使你家不至於變成「垃圾屋」,卻很有可能變成「堆滿雜物的房子」。〈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山下英子
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時期開始學習瑜珈,並透過瑜珈習得了放下心中執念的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其後即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新整理術「斷捨離」,將其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2001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分,在日本各地舉行一連串的「斷捨離」講座,造成話題。NHK、TBS、東京電視台,以及《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週刊女性》、《anan》等各大媒體爭相採訪,引起熱烈迴響,也使得「斷捨離」在日本掀起一股心靈改造運動,影響了無數讀者。
著有《斷捨離》、《俯瞰力》、《自在力》、《斷捨離流 改變人生的整理魔法》、《歡迎來到斷捨離的世界》、《斷捨離減肥法》等書。
出版:平安文化
書名:斷捨離流 改變人生的整理魔法
目錄:
前言
第1章 為什麼總是丟不掉?
為什麼「在家裡也不能放鬆」?
「收納術」讓家裡愈來愈亂
愈來愈多的物品、愈來愈會堆東西的自己
從「太浪費」這句話察覺你的本性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1小氣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2搞錯重點
隱藏在「太浪費」這句話背後的本性○3愛找藉口
第2章 怎麼做才能學會「丟得掉」的行為?
「斷捨離」就從「捨」開始
修正偏移的時間軸
了解「物品不只是物品」的意涵
重新找回「重要」的意義
從「斷捨離」開始的全新人生
第3章 這麼「丟」就對了!
讓生活回到正軌!
釐清「什麼要丟‧什麼該留」
從「捨棄暖身操」開始做起
列出「想丟與不想丟的物品清單」
整理是一輩子的課題
物品別減物整理課
1衣服
2書籍
3雜誌
4餐具
5紀念品
6代表過去光榮事蹟的物品
7父母送的禮物
8舊情人送的禮物
9記載個人情資的物品
10婚禮用品
11昂貴的名牌精品
12與過去興趣有關的用具
13又大又重的物品
14毛巾與寢具類
15護身符‧能量石
16遺物
17化妝保養品
18紙袋、衛生筷、橡皮筋等
19發票與舊存摺
20客人用的棉被
21辛香料和烹調器具
22電器附屬配件
23名片、萬用手冊
24有害物品
25孩子的「寶物」
26學校發的書面通知
27女兒節雛偶、頭盔、鯉魚旗
28孩子親手做的作品
29繪本‧童書
30家人的用品
減物生活一身輕,讓你更愛自己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