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收到明信片時,在臉書牆上回應「有一種幸福叫祝福」短短幾個字觸動我的心扉,特別是2013下半年,因《勇闖埃及》一書認識各界的朋友、聽眾,在聽講過後總會為我加油打氣,原來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電話裡頭的周老師,非常誠懇的表達自己剛接任校內國際事務的職位,雖然萬事起頭難,但她看見學生們似乎有更加積極地作為和行動,令她感到窩心,她也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學生,與其奉行升學主義的教書風氣,她選擇讓學生去承擔志工服務,並在錯誤中和他們一起學習和成長。
當天演講過後,我不急著離開,周老師便邀約我一起用餐,她提到:「她自己與癌症對抗的日子,曾有一度她快放棄時,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她重新找回自我,現在的她是一位五歲孩子的媽,在工作照顧學生之餘,希望能陪著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是她小小的心願。」
那一晚我們揮手再見時,笑著說:「保持聯繫,要各自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唷!」與周老師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可能是被她溫暖、細心的善良心胸所吸引吧。11月下旬剛在她的臉書牆,寫下「生日快樂」,四天過後她意外往生了。我心中著實痛了一下,她的學生、好友紛紛在臉書牆表達難過、不捨和悲傷,雖然我跟她非親非故,我默默的為她默哀了好一陣子。
我也想起自己好久沒寫信、卡片感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貴人、天使和路人。高中時期的我每逢佳節總是苦惱寫不完的卡片,大學畢業後,有了MSN、臉書和通訊APP,根本很少拿筆寫字,更別提寫信向師長、朋友或家人表達謝意。等到你完成目標,才能感謝所有生命中的貴人? 現在不說出口,以後更沒有機會當面致謝了。
2013年底在泰國清邁旅行的尾聲,我買了二十張明信片,列了一份清單,準備寄給老師、同學和社團友人,還有因為出版《勇闖埃及》而結識的媒體朋友、旅行朋友,以及多位邀請我演講的老師和組織。看到朋友收到明信片時,在臉書牆上回應「有一種幸福叫祝福」短短幾個字觸動我的心扉,特別是2013下半年,因《勇闖埃及》一書認識各界的朋友、聽眾,在聽講過後總會為我加油打氣,原來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可惜這張明信片周老師再也收不到了。
2014年臉書成立十周年,臉書創辦人馬克推出一個回憶影片(Look Back)軟體,一個按鍵便能將你加入臉書的今昔過往,結合音樂用影片的方式呈現個人最精采的片刻,但隨著人的「離去」,也就畫下永遠的句號。
身旁不少朋友的look back幾乎是戀愛、結婚到生兒育女的家庭紀錄片;有戀人從熱戀到分手的劇情片;有從海外旅行回台灣的壯遊行;有不斷挑戰路跑、鐵人三項的運動里程碑;有參與社會運動的熱血紀錄片;有愛之深責之切的老師黑板人生,每個人從look back看見人生的縮影,而我的look back盡是東帝汶、埃及和不同國家的寫實風景照,它們的確塑造了我的第二人生。
從2007年踏上印尼亞齊小島,到現在我仍與小島上的志工朋友保持著聯繫,而不管是印尼、東帝汶或埃及的朋友總會來信詢問我,何時要回家?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心,那怕我沒有機會再回去,但我的心永遠為它們騰出一個空間,關心著他們。
2014年的農曆年,我終於沒有再飛往他鄉,悠閒在家陪伴家人。其實高中畢業後,大部分時間都與家人分隔兩地,我逮到機會與妹妹暢快地聊聊內心話,原來我們真的都長大了,她從流浪教師一路考取正式老師,隨後面臨家庭、課業、工作、愛情的考驗,著實不易。我則是從海外一路跌跌撞撞,回到台灣重新開始,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年初二接到飛碟廣播電台的call in,談到了出版《勇闖埃及》前後的改變,其實真的要感謝一路扶持和叮嚀我的師長、友人和家人,我也相信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心力去設定和完成目標,正如2014年1月褚士瑩新書《一年計畫,十年對話》所說的:預約十年後的自己,需要年年實踐與更新。
我會帶著大家的祝福,繼續挑戰下一個十年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