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享樂、財富、榮耀、權力及英雄事蹟中尋求快樂的人,就像孩子們想要攫取彩虹做外套一樣地天真。」──頂果欽哲仁波切
快樂與享樂:大混淆
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將真實快樂與享樂混淆。有句印度諺語說,享樂就是「快樂的影子」,這是在得到感官、美學或知性上一些令人歡樂的刺激的直接後果。
享樂的倏忽體驗是根據特定的地點或時刻,依賴某種情境而產生的。本質上,享樂是不穩定的,它所引發的感受很快就變成中性,甚至不愉快。當它一再重複時,就會變得無味,甚至令人反胃。品嘗一頓佳餚是種真實的享受,但在吃飽後就會對它不希罕,勉強再繼續吃就會覺得反胃。同樣的情形,如果屋裡有一疊好柴火,當我們從冷風中進來,很快就會感受到柴火的溫暖;那是種純粹的享受,但如果不想被燒到,我們同樣很快就會想遠離它。
享樂是會被耗盡的,就像蠟燭會被燒光一樣。它總是與一項活動相連,在重複後自然變得無趣。狂熱地傾聽巴哈序曲是需要專注力的,極簡如巴哈,我們也無法一直維持專注。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疲乏,音樂也就失去魅力。如果被迫很多天都要聆聽,它就會變得令人無法忍受。進一步來說,享樂是種個人經驗,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自我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它很容易掉入自私,並且有時會與他人利益衝突。
兩性在親密時,透過彼此在感官上的施與受,當然會有相互之間的歡愉享樂;這樣的享樂,只有在利他並視彼此為核心的狀態下,才有可能超越自我,達到真實的快樂。你可以利用他人來享樂,但絕對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享樂可以與殘酷、暴力、傲慢、貪婪,以及許多與真實快樂相違背的精神狀態掛鉤。法國小說家及評論家巴爾貝.多爾維利(Jules Barbey d’Aurevilly)這樣寫:「享樂是瘋子的快樂,而快樂是聖人的享樂。
有些人喜歡報復及折磨他人。生意人也許會因摧毀競爭對手而高興,小偷為自己盜得的贓物狂喜,看鬥牛的觀眾在看到牛死時歡呼。這些都只是一些短暫、甚至是病態的歡樂,它們有時也會像某些正面喜樂的時刻,但都與真實快樂無關。
對感官享樂的熱中,有時幾乎像機械式地追尋——又是另一個歡樂與迷戀並立的例子——最終還是幻滅。享樂通常無法給人承諾,就像詩人羅柏.伯恩斯(Robert Burns)在《檀歐仙德》(Tam O’Shanter)中所描述:
「享樂如同散罌粟,
抓住花朵,花即謝;
亦如雪片入溪流,
剎那雪白,永消融。」
與享樂不同的是,真實的快樂也許會受到情境影響,但不會依賴情境,也不會突變成不快樂,而是能在經驗中持續成長。它帶著一種滿足感,假以時日,這種滿足感就成了第二天性。真實的快樂不與活動掛鉤,而是一種存在的狀態、一種深刻的情緒平衡,帶著一種微細的了解,知道心意如何作用。一般的享樂,都是因接觸令人愉悅的對象而產生,一旦接觸中斷,享樂感也跟著消失;然而,只要我們能與自己的內在本性保持和諧,就能感受到永恆的真實快樂。
其中一個重要的面向就是無我,這是從內在照耀出來,不再專注於自我。一個能與自己和諧相處的人,自然能在家庭、社區,甚至在大社會中建立祥和(如果情境允許的話)。簡而言之,享樂與真實快樂間並沒有直接關係。
這樣的分別,並非讓我們不再追尋歡樂的享受。沒有理由剝奪我們欣賞美景,限制我們在大海中遨遊、享受玫瑰花香。享樂之所以會成為快樂的障礙,是當我們沉溺於其中,並因此造成內心不平衡,或是對任何妨礙歡樂生起的事感到厭惡時,它才會成為我們的障礙。
享樂與快樂雖然在本質上不一樣,但享樂並非快樂的敵人,端視它如何被經驗。如果參雜執著,同時妨礙到內在的解脫,引發狂熱及依賴性,那麼它就會對真實的快樂造成障礙。反之,如果它是一種當下的體驗,是在祥和及解脫的狀態下被經驗,享樂與真實快樂將相互輝映,而不是彼此干擾。
快樂與歡樂
快樂與歡樂的區別更細微。真實的快樂,就像歡樂般會自然向外綻放。內在的喜悅不必然熱力四射地展現於外,但做為對當下的一種欣然感激,它能延續到下一刻,創造一種續流,我們稱之為「生命的喜悅」。一些未被期待的歡樂,能強化真實的快樂,但不是所有型態的歡樂都源自真實的快樂。正如克利斯多夫.安德列(Christophe André)在研究快樂心理學時所強調的:「有些不健康的歡樂,與真實快樂的寧靜相距甚遠,比如像報復。另外還有平靜的快樂,這通常與歡樂本有的興奮感亦大不相同。我們會因歡樂而雀躍,但不會因真實的快樂而跳躍。」
我們已經試著指出真實快樂的意義為何,也看到要定義快樂是多麼地不容易。歡樂這個詞也同樣是模糊的,正如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所指,歡樂的多樣感受與五官的各種享樂感有關:有趣(從微笑到捧腹大笑)、滿意(較為平靜的滿足)、興奮(對新鮮事及挑戰的回應)、放鬆(在恐懼、焦慮,甚至一些享樂情緒之後)、奇異(面對令人驚豔及崇敬的事,或是超越理解)、狂喜大樂(讓自己達到忘我)、鼓舞(完成一份艱難工作或大膽的冒險)、光榮(孩子獲得殊榮)、自我提升(見證到大慈、慷慨、悲憫等行為)、感恩(從他人無私行為中受益而感謝),以及不健康的幸災樂禍(如透過復仇,對他人的苦感到高興)。我們也有可能隨喜(為他人的快樂)、開心或迷人(一種燦爛的滿足),以及綻放著心靈的光明(由甚深的幸福及善所生起的寧靜喜悅),比起剎那的情緒,這是一種更持久的狀態。
這些情緒都具有歡樂的元素,會為臉上帶來笑容,以及特定的表情與聲調。如果是為了快樂,它們必須不帶任何負面的情緒。當憤怒及嫉妒生起時,歡樂也會驟然消失。當執著、自我心或傲慢滲入時,歡樂便會逐漸地窒息。如果要讓歡樂持久及成熟,就像郭奈(Corneille)所說「心的綻放」,它必須具備真實快樂的其他特質:清明的心、慈悲、負面情緒逐漸萎縮,以及自私心的遠離。
玩樂!
「玩樂!」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主題,一種強迫性的過動,不能有任何低潮、任何空檔,以免單獨面對自己。意義不重要,只要夠激烈。以為如果沒有持續地活動,生命就是致命的無趣。
我一位朋友在亞洲從事文化旅遊工作,他的客人無法忍受行程表上一點點的空檔。他們會焦急地問:「下午五點到七點真的沒活動嗎?」看起來,我們很害怕將視線轉向自己,只好透過五官的經驗,完全專注於外在世界。如果我們認為瘋狂追尋激烈的生活經驗,可以帶來恆常豐富的生活品質,那就太天真了。
倘若肯花時間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會發現它是處於一種白日夢及幻想的狀態,不是停留在過去就是憧憬著未來。但有一種與上述完全不同的狀態,也可以讓每一剎那都活得很強烈。那是一種真誠的滿足感伴隨著內在的自由,是種燦爛的幸福經驗,從中能顯現出一切的美好。它知道如何享受當下這一刻,願意培養他心及寧靜,引領我們最好的部分得以成熟,轉化自己,以便更好地轉化世界。
虛假的高潮
我們也許會幻想,如果突然有名或有錢,就可以滿足所有的欲望。通常這樣的滿足都是短暫的,無法增進我們的幸福。我遇過一位台灣名歌星,在描述完對名利的不安及不滿後,她哭著說:「我希望自己從來沒有成名!」研究指出,像贏得大樂透這樣的突發狀態,可以讓我們的享樂指數暫時升高,但無法幫助我們得到長期的快樂。大樂透的得主通常會經歷一段興奮的高潮期,但一年後就會回到正常滿足程度。有時這個令人欣羨的事件,反而會令「快樂的贏家」生活不穩定。
已故心理學家麥可.阿蓋爾(Michael Argyle)引述一個二十四歲英國女人的案例:這位女士贏得超過一百萬英鎊的樂透,於是她辭去工作,很快就變得無聊。她在一個熱門地段買了間新房子,不久便發現自己與所有的朋友失去聯繫。她買了一部花俏的車子,卻不知道要如何開。她買了許多新衣服,但大多數沒有離開過衣櫥。她去很好的餐館,但只吃炸魚和薯條。不到一年,她就得了憂鬱症,覺得生命空洞而不滿足。
我們都知道,這個消費社會如何聰明且毫不間斷地在創造一些假象的樂子,努力設計一些假象的宣傳刺激,好讓人們保持在某種情緒的張力中,這樣就很容易麻醉我們。
我的一位西藏朋友,在紐約看到一塊很搶眼的廣告牌,他思索片刻後說:「他們想要偷取我們的心。」真實的快樂是幸福的自然展現,這與狂喜,也就是由興奮而引發的高昂截然不同。任何不帶著持久滿足的表面興奮,幾乎都會帶來失望。
痛苦及不快樂
就像區分快樂與享樂一樣,我們也必須把煩惱及痛苦區分出來。我們遭遇痛苦,但我們創造不快樂。梵文「痛苦」(dukkha)這個詞,與真樂正好相反,並不是單純地指不愉快的感覺,而是反映對苦及痛的一種根本脆弱性。痛苦最終會讓我們疲乏,感覺生命沒有意義,因此不值得活下去。
在《嘔吐》(Nausea)這本書中,沙特(Jean-Paul Sartre)讓他的英雄說出下列這些有毒素的話:「如果有人問我活著是什麼意思,我會善意地回答沒有意思,只是一個空的容器……。我們都只是一堆尷尬的生命,為自己感到難為情。沒有人有一絲理由應該在這兒。每個生命都迷惑、模糊地焦慮、感覺重複……我也重複……。我有一個想自殺的模糊念頭,讓世上少掉一個像這樣的膚淺生命。」
自殺者的一個普遍理由,就是相信世界沒有了我們會更好。
很多因素都會引發痛苦。我們有時有力量,有時沒力量;肢體殘缺、生病、失去所愛、淪陷戰火、遭逢天災,這些都超過我們的控制。不快樂則完全不同,它是我們經歷痛苦的方式。不快樂當然也與身體或外在條件所引發的痛苦相關,但不是在本質上相連。
一項對四肢癱瘓病人的研究發現,雖然大多數被告知癱瘓的人,在一開始會想要自殺,但在癱瘓一年之後,只有一○%認為自己的生命是悲慘的,而大多數的人反而覺得是好的。因為是我們的心,將痛苦解讀為不快樂,所以也要由心來負責掌控它的感受。
我們處理念頭的方式,以及對世界的感受與詮釋,只要能稍做改變,就可以大大改變我們的生存。改變體驗短暫情緒的方法,就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長久轉化我們活著的狀態。大多數人都被痛苦煩惱著,而這種「治療」是專門針對這些痛苦,企圖將人類的最佳狀態發揮出來。(本文選自第一章,陳若雲整理)
作者︰藍道‧史卓思(Randall Stross)
出版:天下雜誌出版(2007年8月)
書名:快樂學
目錄:
譯者序 尋找快樂
賴聲川推薦序 快樂大師的快樂祕密
丹尼爾.高曼作者序 快樂的藝術
第一課 關於快樂
第二課 快樂是生命的目的嗎?
第三課 雙面鏡 向內看,又向外看
第四課 假朋友
第五課 快樂是可能的嗎?
第六課 痛苦的鍊金術
第七課 我執的面紗
第八課 當念頭成為自己最大敵人
第九課 情緒的河流
第十課 對治干擾性的情緒
第十一課 欲望
第十二課 仇恨
第十三課 嫉妒
第十四課 躍向自由的一大步
第十五課 快樂社會學
第十六課 快樂,經研究證實
第十七課 快樂與利他主義
第十八課 快樂與謙虛
第十九課 樂觀主義、悲觀主義、天真
第二十課 黃金時間、累贅時間、被浪費的時間
第二十一課 與時間的順流同在
第二十二課 快樂與道德
第二十三課 快樂面對死亡
第二十四課 踏上心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