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可以成為一個人一生的心結,也可以轉化為感動千萬人的力量。一部描述父喪七日的冷門國片,卻意外成為今年繼「艋舺」之後第二部熱門票房影片,新秀導演劉梓潔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父後七日」為何讓人感動?
電影結束後,偌大的戲院一片黑暗,燈光微微亮起,沒有人急著離開,女大學生翻著皮包找拿電話,啜泣著說:「爸比,我好愛你!」後排另一對父女,緊緊牽住彼此的手起身:「如果有一天我怎麼了,你要想像我就是電影中的爸爸,坐在摩托車上。」這樣的對話,過去二十天,在台灣各地每場電影散場時,不斷重複。
療癒喪父之痛 整整五年
這部國產小成本製作影片「父後七日」,近半個月來吸引十萬人買票湧入電影院觀賞,電影才上映三周,全台總票房已突破三千萬元,上映以來,累積票房速度僅次於「艋舺」,全台上映院線要求繼續播映,打破國片上映三周就下檔的慣例。同期上映,中國名導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美國的好萊塢大片都被這部國片打敗,為什麼它能打動台灣觀眾的心?誰是觸發感動的人?
今天,這場電影的謝幕有點不一樣,舞台大燈亮起,身穿「父後七日」T恤的年輕女子緩步移往明亮處,留著短髮,一臉清秀,看起來像一般工作人員,她緩緩的說,「我是導演、編劇劉梓潔,等一下有座談會,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留下來。」
這部在台灣各地引起話題的國片源點,就是這位皮膚白皙、雙眼炯炯有神的「七年級」女生——劉梓潔,她用整整五年的時間治療喪父之痛,以散文、小說、電影各種形式試圖彌補父女之間來不及凝聚的感情,一再地跌入深淵,又一再地得到救贖。
「父後七日」的殺青戲拍攝地點,在台北深坑,雨有一陣沒一陣的下,這場戲拍兩個很簡單的場景,讀高中的女兒從學校返家,父親騎著野狼機車去車站接她。
試圖想表達關心的老爸,只能笨拙的重複一成不變的問題:「模擬考考得怎麼樣?會不會上台大?」女兒任性噘嘴耍脾氣:「不要再問成績的事情了。」
第二場畫面一換,騎摩托車的人換成女兒載著父親,但是父親已不能言語,變成一幀剛用電腦合成的遺照。
演員已出鏡,攝影機還在轉動,但劉梓潔沒有喊卡,她壓抑三年的情緒終於失控,眼淚奪眶而出,她哭得摧心裂肺,現場沒有一點聲音,這一幕也是「父後七日」上映最催人熱淚的情節。
事後,工作同事追問,以為這是他與父親的親身互動經驗,但是她卻淡淡的說,「我從來沒有和父親這麼親密的相處。」連電影的情節都是虛構,凸顯女兒極力想彌補那一道父女情感鴻溝的扎掙。
一心想逃脫的鄉下小孩印記
真實世界的劉梓潔和父親,互動的記憶少之又少,她小時候只記得:「母親禁止我喝飲料,出去時爸爸會偷偷買一瓶給我,在離家最近的轉角處,要我喝完趕緊丟掉,不要被媽媽看見。」
之後的記憶,就已跳開十年,父親積勞成疾,必須每周洗腎的相處回憶:因為父親屬於重大傷病,學雜費可以全免,「父親很樂觀的說,『這是我最後的利用價值』。」「我也開玩笑說,我讀碩士四年,博士七年,你要撐著。」她回憶著說。
電影中的女主角阿梅,是一名從彰化鄉下北上求職的上班族,在都會叢林中磨得精明幹練;當阿梅回鄉的時候,套裝打扮和鄉間樸素景觀如此的格格不入。這也是劉梓潔自身的投射,她不只與父親疏離,與出生的故鄉也有著長長的鴻溝。
出生在彰化田尾小鎮,二十五歲之前,劉梓潔極力想擺脫鄉下小孩的印記,為了與小鎮同學不同,她甚至努力學標準國語,「當老師派我去參加演講比賽,說我國語很標準,像個外省人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開心。」她微笑著說,「很多人稱讚我名字有學問,功課又好,一定是某位高級外省人。」劉梓潔自嘲的說:「其實我只是彰化的鄉下小孩。」
為了完全擺脫故鄉,大學選填志願,劉梓潔一個不漏的把所有北部大學全部填進去,來台北第一件事,就是和幾位藝文好友,到心目中的藝文殿堂誠品敦南店台階上,享受整夜的書香、酒香。
從大學到研究所,劉梓潔每次金榜題名,都會引來當地的村長、民代、總幹事、縣長在老家門口外貼上紅紙慶賀,但這些故鄉的溫暖,卻讓她很不自在,「當人家稱讚我很會讀書,問『你可以來教我家小孩讀書嗎?』我總是尷尬的婉拒。」
這部國產小成本製作影片「父後七日」,近半個月來吸引十萬人買票湧入電影院觀賞,電影才上映三周,全台總票房已突破三千萬元,上映以來,累積票房速度僅次於「艋舺」,全台上映院線要求繼續播映,打破國片上映三周就下檔的慣例。同期上映,中國名導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美國的好萊塢大片都被這部國片打敗,為什麼它能打動台灣觀眾的心?誰是觸發感動的人?
今天,這場電影的謝幕有點不一樣,舞台大燈亮起,身穿「父後七日」T恤的年輕女子緩步移往明亮處,留著短髮,一臉清秀,看起來像一般工作人員,她緩緩的說,「我是導演、編劇劉梓潔,等一下有座談會,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留下來。」
這部在台灣各地引起話題的國片源點,就是這位皮膚白皙、雙眼炯炯有神的「七年級」女生——劉梓潔,她用整整五年的時間治療喪父之痛,以散文、小說、電影各種形式試圖彌補父女之間來不及凝聚的感情,一再地跌入深淵,又一再地得到救贖。
「父後七日」的殺青戲拍攝地點,在台北深坑,雨有一陣沒一陣的下,這場戲拍兩個很簡單的場景,讀高中的女兒從學校返家,父親騎著野狼機車去車站接她。
試圖想表達關心的老爸,只能笨拙的重複一成不變的問題:「模擬考考得怎麼樣?會不會上台大?」女兒任性噘嘴耍脾氣:「不要再問成績的事情了。」
第二場畫面一換,騎摩托車的人換成女兒載著父親,但是父親已不能言語,變成一幀剛用電腦合成的遺照。
演員已出鏡,攝影機還在轉動,但劉梓潔沒有喊卡,她壓抑三年的情緒終於失控,眼淚奪眶而出,她哭得摧心裂肺,現場沒有一點聲音,這一幕也是「父後七日」上映最催人熱淚的情節。
事後,工作同事追問,以為這是他與父親的親身互動經驗,但是她卻淡淡的說,「我從來沒有和父親這麼親密的相處。」連電影的情節都是虛構,凸顯女兒極力想彌補那一道父女情感鴻溝的扎掙。
真實世界的劉梓潔和父親,互動的記憶少之又少,她小時候只記得:「母親禁止我喝飲料,出去時爸爸會偷偷買一瓶給我,在離家最近的轉角處,要我喝完趕緊丟掉,不要被媽媽看見。」
之後的記憶,就已跳開十年,父親積勞成疾,必須每周洗腎的相處回憶:因為父親屬於重大傷病,學雜費可以全免,「父親很樂觀的說,『這是我最後的利用價值』。」「我也開玩笑說,我讀碩士四年,博士七年,你要撐著。」她回憶著說。
電影中的女主角阿梅,是一名從彰化鄉下北上求職的上班族,在都會叢林中磨得精明幹練;當阿梅回鄉的時候,套裝打扮和鄉間樸素景觀如此的格格不入。這也是劉梓潔自身的投射,她不只與父親疏離,與出生的故鄉也有著長長的鴻溝。
出生在彰化田尾小鎮,二十五歲之前,劉梓潔極力想擺脫鄉下小孩的印記,為了與小鎮同學不同,她甚至努力學標準國語,「當老師派我去參加演講比賽,說我國語很標準,像個外省人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開心。」她微笑著說,「很多人稱讚我名字有學問,功課又好,一定是某位高級外省人。」劉梓潔自嘲的說:「其實我只是彰化的鄉下小孩。」
為了完全擺脫故鄉,大學選填志願,劉梓潔一個不漏的把所有北部大學全部填進去,來台北第一件事,就是和幾位藝文好友,到心目中的藝文殿堂誠品敦南店台階上,享受整夜的書香、酒香。
從大學到研究所,劉梓潔每次金榜題名,都會引來當地的村長、民代、總幹事、縣長在老家門口外貼上紅紙慶賀,但這些故鄉的溫暖,卻讓她很不自在,「當人家稱讚我很會讀書,問『你可以來教我家小孩讀書嗎?』我總是尷尬的婉拒。」
和故鄉格格不入的都會上班女郎
二十五歲那年,劉梓潔如願成為台北上班族的一員,對於現代都會的新身分認同感到滿足之時,父親的去世把她從虛幻的台北拉回到現實,強迫她回到自己出生的土地,面對始終逃避的問題,「眼前的一切不再真實,疏離了十年的故鄉,是那麼陌生、怪異,因為這裡明明是我十五歲之前生長的地方。」她憂傷的說。
這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讓劉梓潔用另一種全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塊土地。
當她隨著救護車護送父親遺體回家時,救護車司機問,「你們家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劉梓潔聽不懂,司機又問了一次,「就是你們家有沒有拿香拜拜啦!」她點了點頭,司機把一個卡帶放進去,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聲響起,「那時我就在想,難道卡帶另一面會是哈利路亞嗎?」
「我一方面覺得這可能是鄉間長久沿襲下來的貼心服務,一方面又覺得極度荒謬,我父親就躺在那邊,司機還跟我討論我家裡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她不可思議的說。
但是當父親的遺體到家,葬儀社人員用閩南語念著:「今嘛恁耶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我忽然有很深的感動,那些我以為只在書本上才有的優雅台語,居然會從鄉下沒有念過什麼書的道士口中,以這麼莊重虔敬的腔調念出來。」
鄉間的婚喪喜慶儀式,包括喪事後辦桌大吃一頓,甚至拿斷氣時間集資買六合彩,看起來荒謬,但是儀式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鄉親聚在一起做這件事情的感覺,這些最珍貴、最可愛的東西,才是滋養我最初的養分。」她感動的說。
讓生命得到救贖 得到再出發的力量
父喪過後,她寫了一篇題為〈父後七日〉的四千字散文,獲得各界的讚賞,但是她仍然感到失落。四年前導演王育麟找上她洽談將散文改拍成電影,沒有想到這又是一個漫長的折磨。
為了拍自己父喪的電影,劉梓潔遇到和所有台灣導演同樣的困境:錢!一開始四處找金主投資,只有新聞局給了三百萬元輔導金,其他人一聽到要拍喪葬題材、沒有大牌演員、而且是鄉土劇,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掏錢。
一面拍戲,還要一面籌錢,二○○八年中勉強拍到一半時,錢終於用完了,拍攝不得不臨時喊卡,全部中斷,「四十位工作人員、演員放下工作,各自回去當老師、去演別的片,有一度我們幾乎放棄了這部片。」劉梓潔回憶說。
劉梓潔與王育麟決定再拚一次,四處借錢,終於籌到錢才把戲拍完,從原本只在小影展上放映,到將本片推上全台商業院線聯映,讓這部片步上未知的旅程。
「父後七日」製作成本只有一千萬元,沒有大卡司、沒有特效,男主角不俊、女主角不嬌,導演沒有商業片執導經驗、談論最嚴肅枯燥生死議題的電影,是最不熱門時段──暑假檔期最後上檔的國片,共同導演王育麟形容,「這是結合所有不賣座元素於一身的電影。」
但是這部電影一上檔馬上引起話題,無數人受到感動,甚至連劉梓潔的哥哥都受到影響。劉梓潔透露,首映會結束後,大哥一句話都沒說,以為他是生氣自己把父親寫成夜市擺地攤的,後來她在臉書裡發現哥哥偷偷留言,「我當爸爸之後,父子關係一定要維持暢通。」
父親過世後的一年間,劉梓潔曾經每天祈禱:「讓我離開這裡吧,我不要待在一個我爸不在的地方。」她選擇淡漠、疏離、放棄,離開台灣去中國工作。
五年後,劉梓潔落居石碇,理由是,「這裡有麵包車呢,現在連田尾都聽不到來賣麵包的廣播了,還有流動夜市,我小時候跟爸爸的娛樂就是去逛夜市。」對父親的悲傷,已經轉為懷念,輕易的說出口。以前鄉親的稱讚,讓她滿身不自在,現在鄉親阿伯問她,「阿你甘A變李安」,她已可以快樂的接受,從哀傷中獲得救贖。劉梓潔說:「我真的覺得完成了人生功課,跟父親、跟故鄉已經和解,這五年也夠了,下一個生命的功課,還在等待著我。」
五年悲傷的療癒,是劉梓潔人生重新出發的動力!
劉梓潔
出生:1980年
現職:導演、作家
學歷: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
經歷:《誠品好讀》編輯、《中時.開卷周報》記者
作品:
2003年小說《失明》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
2006年散文〈父後七日〉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
五年悲傷的療癒,是劉梓潔人生重新出發的動力!
劉梓潔
出生:1980年
現職:導演、作家
學歷: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
經歷:《誠品好讀》編輯、《中時.開卷周報》記者
作品:
2003年小說《失明》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
2006年散文〈父後七日〉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