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也許人人定義不同,但對一手打造帝寶豪宅的許東隆而言,家是親情的凝聚,也是千帆過盡後的依歸。不住台北豪宅,回到祖厝安居,他更在意的是,一個有家族生命故事的家。
到了傍晚,隔壁大哥家的女兒放學回來,大叫一聲「阿叔!」在共通的後院裡朝著許東隆奔跑過來,一跳跳進許東隆懷裡,屬於舊時代大家庭的感覺,似乎又回來了。這時候,許東隆八十歲的老媽媽正從廚房裡端出一大盤水煮玉米,放學回家的孫女肚子餓著,一把拿起大口啃了起來,許東隆和媽媽在夕陽餘暉裡談著家裡瑣事,而廚房裡煮玉米的一縷熱氣白煙,正從窗戶飄了出來。
真正屬於許東隆的「家」,就這樣建立了起來。
林口立新厝 凝聚家族親情的地方
二十五年的人生歲月,他為宏泰集團立下的代表作,就是現在矗立在台北市仁愛路上的「宏盛帝寶」,這個案子從規畫、定案、施工到銷售,從景氣開始走下坡的二○○○年開始賣,一路開低走高,如今成為全台第一豪宅指標,幕後最大的推手,就是許東隆。
林堉璘的四子、也是許東隆的小舅子林鴻基曾說:「沒有許東隆,沒有今天的帝寶」,帝寶當然不可能是一人成就,但林鴻基的話也為這位辛苦工作的大姊夫,說了句公道話。
二○○六年,就在帝寶的銷售逐漸邁入平順之際,在集團裡的工作總算告一段落,許多年來,一直有回鄉念頭的許東隆,此刻終於如願。
他想念小時候跑過的田埂,也想念那種戶戶聞啼聲的日子,於是,他吆喝同在營建相關產業的弟弟——前新聯陽總經理許德慧,一起回到小時候長大的林口鄉下,蓋起了如今這一整排美麗的「家」。
這棟白色外觀的別墅,就是許東隆兄弟共同築起的家。
打通的後院 兄弟祖孫之間零距離
這個親手打造的房子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後院全部打通,一整排共四戶的房子,後院連成一氣,如果用一般社區房子的說法,這裡叫「公共區域」;但在許東隆的家裡,這是家人聯繫感情的最佳地點,他把一般戶與戶之間的圍牆打掉,把空間拉出來,因為家人之間,沒有藩籬。
有時候,阿嬤(許東隆的媽媽)會端出一大盤蒸好的地瓜或水煮的玉米,就擺在後院的桌上,然後叫大家出來吃;有時,穿過後院,推開隔壁哥哥家的廚房後門,就可以直接坐到哥哥家餐桌旁談天。
有時候,許東隆一個人躺在後院的躺椅上,靜靜地看著從屋子裡透出來的燈光,心裡很踏實。
這個打通的後院,拉近了家人的距離,也凝聚了家人的愛。
除了後院,屋子裡還有許多許東隆的用心。
許東隆因為有個「上帝特別關照」的孩子,因此在生活起居上,總有些許不方便。為了心肝寶貝,許東隆打造一間特殊的浴室,設計較低的台面,讓兒子方便盥洗,而且處處有扶手,淋浴間還備有座位,讓寶貝兒子即使在溼答答的浴室裡,也能夠安全無虞,這是作父親的愛心。
當初會決定回林口起厝,除了是許東隆多年來的心願,其實也和寶貝兒子有關。
兒子慢慢長大,必須要有間能夠符合他生理與心理需求的學校與科系,許東隆費盡心思幫他挑了一所好朋友開的學校就讀,這所學校的所在地剛好就在林口,也讓許東隆決定無論如何要在兒子入學前,蓋好這個家。
當然,這個費盡心思才蓋好的家,許東隆也幫自己保留了幾個安靜的角落。
轉角小平台 思考事情的個人角落
走出這個大書房,就在轉身要上樓梯前,一個小小的角落,甚至稱不上角落,只是牆壁上一個小小平台,原本是規畫可以放個花瓶或盆栽的地方。有一次,許東隆正在想一件很頭痛的事,沒有意識地就在平台上隨身坐了下來;這一坐,就坐了個把鐘頭,直到想出一個好方法為止。後來這件事意外地順利解決,也養成了許東隆愛坐在這小平台上思考事情的習慣。他說,這其實不在當初的設計之內,但好房子就是這樣,很多人性化的動線,就會讓人住起來舒適,不是人去適應房子,而是房子來服侍住的人。
年過五十之後,回歸家鄉,不只回鄉起厝,也回家創業。許東隆和弟弟一起在這裡成立「展悅開發」,第一個案子「展悅中央公園」不僅順銷,也是林口當地第一個平均單價站上二字頭的案子,讓很多林口當地的建商都不得不佩服。
第二個案子「展悅美術館」即將開賣,據說每坪高達三十八萬元,但詢問度比草創時期的第一個案子順利許多。
許東隆說,有時總會聽到一些不認識的朋友,言談間稱讚帝寶,「說不驕傲是騙人的」,但也僅止於此;他說,人生就是在每個時候做該做的事,帝寶於他就是如此,回林口起厝,也是同樣的意義。
地下室書房是許東隆的小天地。
這把尋覓許久才找到的造型竹椅,為室內增添幾許趣味。
櫃子上還擺放著許東隆父親早期當選地方民代的證書。
為了安全,家具轉角都修成圓弧造型。
小閣樓的屋頂採全自動設計,方便家人操作。
浴室內處處有扶手,這是為兒子設想的貼心設計。
家裡有專屬電梯,方便一家老小上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