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行贊助畫家許雨仁,以及雕塑家甘丹。北京建物裡,沒有冷暖氣設備,兩人必須抵禦零下十度酷寒、或四十度的炙熱,在寂寞的生活中,作品卻展現熾熱生命力。
藝術、古董收藏家章建行認為,光買一件作品對藝術家的幫助不大,若是能提供場地,換個方式贊助藝術家,反而能鼓勵更多藝術家專心投入創作。
多年從事藝術發展事業的五餅二魚文化總經理張孟起分析,台灣缺乏像北京如此大且安靜的創作空間,同時台灣藝術家進駐中國大陸,可以藉由市場地緣的關係,讓更多收藏家注意到台灣藝術家的潛力。
目前,北京的藝術家創作聚落以「798」場地,最為著名,但由於商業畫廊過度集中,干擾過多,章建行特地選擇只離「798」約六公里車程的長店村,不僅距離適中,隨時可與「798」的藝術家交流,同時附近沒干擾,生活單純,最能專心創作。
這一年多來,章建行贊助的藝術家是專攻水墨與油畫的許雨仁,另一位則是中生代的雕塑家甘丹。在沒有冷暖氣設備的工作室中,兩位藝術家冬天要抵禦零下十度的酷寒,夏天得忍受四十度的炙熱,刻苦地在此生活與創作。
現代文人畫 許雨仁絕境中綻放生命
被稱為是台灣現代文人畫代表畫家之一的許雨仁,擅長以錯綜複雜的線條,記錄他生命指標的樣貌和象徵。其水墨作品多是從絕境中,比如是一顆石頭中生長出一朵花或是一種植物,由黑色、灰色等各式線條不規則在白色畫布上交錯、堆疊,將個人適應環境的生命力,強烈而精簡地表達出來。
一年來,許雨仁每日天快亮就起床畫畫,直畫到黃昏才會休息,日復一日,除非要參觀展覽或是與人應酬,否則總是在工作室內待上好幾個小時。北京的冬夜異常寒冷,許雨仁就穿著北京工人常穿的藍色棉大衣、棉鞋禦寒;最冷的時候,則曾穿六條褲子、戴三副手套作畫。
早年曾隻身赴紐約遊學,邊打工邊創作的許雨仁,一年來頭髮只剪過兩次,夏天近乎光頭,冬天長亂鬈髮,若不是親眼看他創作,還真會認為他是一位做粗活的工人。許雨仁笑說,在這裡創作有種當兵的感覺,因為空間很大,生活很簡單,請一位幫忙煮飯的先生,自己很專心、很單純地在此創作,「等於把自己孤絕在一種即古老又很現代的奇異歷史空間裡。」
以風為主題 甘丹禮讚大自然
另一位來自花蓮的雕刻家甘丹,從原本擅長的石雕出發,在北京嘗試不鏽鋼和鍍鈦材質來呈現作品線條,以新材質創作新風貌的作品。甘丹是朱銘的徒弟,就讀復興美工時就跟著朱銘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日日天一亮,就拿著雕塑工具上工,雖一個月賺取幾千元的打工費,卻也讓他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
甘丹在台灣新一代的雕刻家中逐步嶄露頭角,一九九八年以亞洲藝術家第一名入選參加法國拉諾瑪國際雕刻營,也成為參加國際雕塑營最多次的台灣雕塑家,這幾年也陸續有許多大企業收購甘丹的雕刻作品。
甘丹擅長以風做主題,運用石雕表現風或大氣流動的韻律感。藝術評論人王嘉驥形容,甘丹選取風作為創作題材,立意基本上是比較浪漫、詩意的,而且在屬性上是對於大自然和諧與永恆的一種歌詠與禮讚。
在許雨仁與甘丹的一年創作成果後,章建行將贊助另外兩位更年輕的藝術家進駐長店基地,其中一位還是科班畢業沒多久的年輕畫家。章建行認為,長店基地這一年多的創作成果等於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能讓台灣藝術家前進大陸,且在大陸這塊大家都關注的藝術市場中創作,不失為把台灣藝術家推向國際的開始。
讓藝術家從台灣飄洋過海到北京,不只能專心創作,更希望藉著在北京的高能見度,把台灣的當代藝術帶進國際,或許收藏家在收藏藝術品時,不妨也換個角度來鼓勵更多的台灣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