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中年危機」是跟「更年期障礙」並稱的,一般認為是男人才比較有這種危機而女人的苦惱是後者,現在發現兩者已經是男女共有的,山本說「青春期好像是人生的暑假,覺得還有許多時間,還有無數餘裕、憧憬,中年則像是暑假習題都還沒做完,但是新學期即將開始!所以充滿焦慮以及危機感!」
有人最早來襲的還是生理上的變化,不過更多人是精神上的震撼,到了中年,尤其四十歲時,突然發現「我的人生原本不應該是這樣的」,尤其是許多自由的青年,對於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中年,會出現許多徬徨、猶豫,精神上的不安,所以許多著名的人無法接受自己成為醜陋的中年,無法順利度過危機,便去自殺,如歌手尾崎豐、國會議員新井將敬、導演伊丹十三等。
雖說人生四十才開始,路還很長,但是四十歲也正好是人生馬拉松折回點,青春時代所描繪的夢想,與實際人生落差太大,而且開始焦慮剩下的時間不多,因此陷入恐慌狀態的不少,每天自問「已經四十的我,到底在幹什麼?」
日本原本也是憂鬱症比率很高的國家,連續六年都有三萬人以上自殺,日本政府一直在電視上呼籲有症狀必須去找專業醫生諮詢,憂鬱症已成了國病,尤其是中年男人度不過中年危機,最近幾年還加上經濟性因素,也就是裁員憂鬱症、裁員自殺增加;由於四十歲時正好是子女上高中、大學,教育費等家庭負擔還很大,是家裡經濟大支柱,遭裁員的打擊後果往往是家破人亡,加上價值觀陳舊,還沒從對組織的依賴遁逃出來,在這種時代活得很辛苦。
河合隼雄在書裡指出人生有雙胞胎般的「危機」的山,人生僅可活至五十的時代,在青春時有一個追求創造性而表現自己的山,但是現在人生可延長至七十、八十的時代,所以變成有兩座山,另一座便是中年期,中年雖沒有青春期的制約,但在這種狀況下受挫的話比青春期更不堪,所以中年期的危機是絕對比青春期更嚴重的。
中年的煩惱無盡,事業上、夫婦間、親子間,對年齡增長的恐懼以及跟異性的關係,許多男人想到「我這輩子真的不會再戀愛了?」而落淚;男人尤其在這個年齡開始出現野心,現實上卻一無所成;但中年並非全部都是壞事,中年時人生已經打了點地基,中年期面對的是發現最根本的自己,亦即自己到底是什麼?自己到底真正想做什麼?危機,同時也是機會吧!日本人最近也主張用戀愛來度過中年危機,有傾慕、談心的對象,重新享受心中小鹿躍動的氣氛,危機也不成難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