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歲那年,李仁吉在未告知家人的情況下,就離開中信房屋仲介公司,轉換跑道到龍巖建設,雖然一樣從事業務工作,但是他的母親從此不再和他說話。每次親朋好友和李仁吉媽媽寒暄,問到李仁吉的工作時,李媽媽總是垮著臉說,「別談他」。自從換了新公司,在家中他簡直是「隱形人」,明明大家都看得見他,但都「視若無睹」,彷彿他是空氣,不存在。
原來,李仁吉從事的是殯葬業生前契約的販售,對視「死亡」為禁忌或觸霉頭的國人而言,李仁吉的工作正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沒有人願意和他繼續談論這個話題。父親的過世,除打通母子兩人的隔閡,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業務員生涯進入飛躍茁壯成長期。因為在父親喪禮的優質表現,看在很多親人眼裡,一傳十、十傳百,李仁吉的業務,也就像水到渠成般,客戶接踵而來,半年後他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元。
堅持拓展人脈、不用掉人脈
「跟其他行業的業務員不同,幹我們這一行,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覺悟」,李仁吉一手帶上來的子弟兵︱︱龍巖業務處長高淑娟深有同感地說。「生前契約業務員,無法像其它行業的業務員一樣,從親朋好友下手,光開口恐怕就惹人嫌。」李仁吉無奈地表示。
看似致命的缺憾,卻成為李仁吉注重服務品質的動力。「正因如此,只好比別人更用心;也因如此,更加珍惜每次服務客戶的表現。」李仁吉笑著說。除了平常固定拜訪已簽約客戶外,當客戶履約時(即客戶往生〉 ,李仁吉為認識的朋友又少一個而難過不已;但是懷著做善事,和幫朋友處理最後一件事的心情做事,即使可能會有部分同業僅僅按「約」操課,李仁吉仍堅持趕赴喪家的家中,提供一切協助。
「有個熟人在場最好」,是頓失依恃的喪家共同心態。在喪家最脆弱的時候,李仁吉認為,這時提供最佳的服務,不但是做好事,也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體貼的服務,就算是裝出來的虛情假意,也會讓喪家十分受用;喪禮上常常有來自各方的人馬,「人在做、天在看」,稱職的表現,特別在喪禮上,常讓業務有「無心插柳」的效果。
從事生前契約服務的業務員,大多數新鮮人會在三個月內陣亡,因為無法忍受「等無人」的窘境,熬過半年的人,抗壓性夠,則會愈做愈好。李仁吉認為,初入行完全沒有人脈可用,是生前契約這行的特性,開拓人脈日漸重要,畢竟人脈有可能用盡,開拓人脈才是業務員正本開源的做法。
口耳相傳建立口碑──經歷愈久活得愈好
相較於其他行業的業務員,經歷缺乏累積性,生前契約的業務員,在這方面倒是得天獨厚。「什麼都輸人家,總要有些可補償」,李仁吉幽默地說。跟其它行業比,如房地產、汽車、保險的業務員,因為市場成熟,眾人爭食的結果,日子可能愈來愈難過;反觀生前契約這個行業,被很多業務員視為「賤業」,但也因從業人員的畫地自限,因此生前契約業務員惡性競爭的情形還不明顯;加上生前契約容易誘發「交淺言深」的事情,其實接近客戶有較高的進入障礙,生前契約業務員在業界經歷愈久,有助於人脈的維持和經營。
至於成為生前契約業超級業務員的訣竅,李仁吉認為是「將相本無種」,學歷高低、年紀大小、社會資歷長短,都不是關鍵。有著二十多年業務員經歷的龍巖建設總經理許志賢強調,生前契約業務員經歷愈久,活得愈好的前提是︱︱建立口碑。
生前契約這個市場的訊息傳遞靠的是「口耳相傳」,除了品牌外,靠的是服務的口碑,觀察龍巖公司成功的業務員像李仁吉等,都有耐心、不怕繁瑣的特性,特別是具備站在客戶立場的「同理心」,聽起來容易,但知易行難,畢竟龍巖四千多名業務員,去年所得超過千萬元者,不到十人(李仁吉排名前五名〉 。
李仁吉在龍巖找到自信
李仁吉和太太,都是龍巖建設的超級業務員,去年所得合計預估超過二千萬元,是不折不扣的「搶錢夫婦」。李仁吉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中午常常是在車上隨便吃吃,甚至沒時間吃都是常事,李仁吉笑著說「早午餐一次解決,小事一樁」。
不過,最讓李仁吉得意的事情,倒不是年收入超過千萬元,反而是當房屋仲介商介紹社區房子時,會把「龍巖高階主管也住在這」當成賣點,讓他感到異常興奮;此外,兒子在學校,也以父母事業的成就為榮,從事生前契約業務員生涯十年後,李仁吉感嘆終於可以抬頭做人了。
不僅如此,李仁吉兒子的名字就叫龍巖。李仁吉夫婦認為這個公司,讓他們全家的一生完全改變,「五子登科」不用說,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快樂和希望。
李仁吉小檔案
出生:1968年
學歷:龍華工專
現任:龍巖建設營業總監
入行資歷:十年
經歷:房仲介銷售
家庭狀況:妻子王美錦為龍巖建設營業處分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