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恐怖事件,賓拉登成為全球最感興趣的頭號人物,賓拉登的身世之謎,尤其是他的財富更讓世人好奇。國內軍事專家張友驊先生日前透過管道訪談曾經與賓拉登有過四次接觸的某一華籍人士,解開賓拉登的神祕面紗,本月底張友驊先生將出版《 賓拉登:誰來打敗美國?》一書,本刊特將其中一章有關於賓拉登的財富部分節錄刊登。
四千萬美元身價 五.二億美元資產
而他究竟有多少資產,一說是三億美元;一說是五.二億美元;一說至少在數十億美元以上,究竟有多少?可能連美國都搞不清楚。然而不論怎麼計算,賓拉登是沙烏地阿拉伯一位四處流浪的億萬富豪,放著舒服日子不過,靜居山洞(號稱蝙蝠洞)做一個到處惹是生非令人害怕的恐怖分子。
賓拉登擁有四千萬美元的身價,至少五.二億美元的資產,美國曾千方百計要暗殺與轟炸他,卻總找不到他,柯林頓、布希兩位總統一再要緝捕他;他卻犯案累累,案子越做越大,逼得美國不得不出兵與一個沒有國籍的恐怖分子交手,創下二十一世紀第一場戰爭的紀錄。
賓拉登這位行蹤詭祕的沙國營建商人,多年來始終過著流亡生活,靠他膽大狂熱一手建立規模高達四千多人的恐怖訓練基地,在許多阿拉伯中下階層教徒的心中,他是英雄人物,因為他敢於出手對抗兩大強權,參與許多國家內戰,而未有失手的紀錄。
有人分析賓拉登之所以能在短期崛起,一是瘋狂的賺錢之道,二是開設恐怖訓練營輸出暴力,三是敢於與美國抗衡重創美國。其中有關開設恐怖基地與重創美國之事,外界已經知悉賓拉登恐怖手法的殘酷,唯獨對賓拉登如何創造財富的方法卻很陌生。
販毒所得暴利支持恐怖行動
事實上,賓拉登雖是富商之子,繼承家產至多三億美元,以此區區數字,可能在阿富汗十年戰爭期間為養活兩萬名「阿富汗阿拉伯人聖戰軍」,恐怕早已用得差不多。待阿富汗戰爭結束,賓拉登重返吉達仍是重操舊業,於家族公司內任職;不到兩年因賓拉登反美,抨擊沙國王室,自此被迫流亡在外,十年間賓拉登除專做恐怖分子首腦外,幾乎是散盡家財培訓恐怖分子。於此,引人好奇的是,賓拉登的資金究竟從何而來?
依據西方媒體的報導,賓拉登的資金來源依序是:( A )家族企業所得; ( )伊斯蘭教金主的捐助;( C )慈善團體的籌募資金;( D )販毒所得;( E)金融炒作;( F )轉投資事業盈餘; ( G )國際人道基金援助;( H )走私槍械與其他軍用物資;( I )恐怖輸出所得等。 誠然,西方媒體列舉賓拉登資金進出管道,有九項之多,終究因無確切的證據,使賓拉登資金來源始終是個謎。
以販售毒品而言,在泰緬邊境金三角區域毒品市場式微後,中亞五國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被稱為「金新月」地帶,目前是亞洲地區毒品生產的製造中心。尤其是阿富汗連年內戰,迫使農民不得不大量生產毒品。
據一九九九年 CIA 評估,阿富汗計生產毒品四六○○至四九五○噸, 約占世界毒品市場的七五%。通常毒販將毒品運輸由阿富汗與塔吉克邊界運至中亞地區,再從中亞轉運至俄國與歐洲,其中阿富汗生產毒品的六五%就循這條管道源源不斷輸往歐洲,兼以阿富汗的毒梟裝備精良,僅二○○○年上半年,這些毒梟即在阿富汗、塔吉克邊境與俄國邊防軍交火達二十餘次
曾在蘇丹投資過藥廠、營建公司等事業
阿富汗毒梟有可能是塔里班政權暗中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賓拉登恐怖集團基地,因與中亞五國激進分子||伊斯蘭復興運動結合販毒,從阿、塔邊境將毒品輸往歐洲,謀利所得再透過「洗錢」方式進行金融投機活動,以此賺取暴利。故而美國財政部、CIA、FBI 多年來堅信賓拉登集團的資金, 絕大部分是販毒所得,也唯有販毒所得的厚利,賓拉登集團才能支持激烈的恐怖活動。
對於美國的查核,除販毒的所得外,令美國感到困惑的乃是賓拉登集團金融操作的方式。依據美國相關單位的查核,賓拉登集團的洗錢方式,係選定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地方金融機構購買票證,後將資金轉移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阿富汗等銀行帳戶內,再回流至英國等國,於歐洲金融市場進行投機事業,再轉移到敘利亞等國銀行帳戶內。
事實上,要切斷賓拉登集團的資金往來並不容易,由於賓拉登旗下的恐怖分子身分辨識不易,除非是被逮捕或有內線消息,否則縱然是循線找到資金帳戶,結果發現都是敘利亞等國的銀行,這些國家絕不可能和美國合作。
再者歐洲地下金融機構,知悉賓拉登是恐怖集團首腦,基於身家性命安全的考量,絕不敢與賓拉登作對,在此情勢下,他們怎麼敢與美國配合。
就賓拉登的投資事業,賓拉登過去曾在蘇丹投資藥廠(與法國合作)、營建公司、農業肥料工廠、金融及進出口業,於肯亞投資漁業加工廠、鴕鳥養殖業、水產養殖業,於南非投資鑽石買賣,葉門黃磷礦加工廠,土耳其林地,塔吉克農業開墾,巴基斯坦通訊事業與義肢生產工廠,菲律賓不動產等產業;此外賓拉登個人還有一架美製 C-130H 運輸機。
對洗錢、炒作股票都有個人獨到見解
從賓拉登投資對象與項目分析, 其特色為:( A )投資對象幾乎以回教國家為主,而其項目多半集中於營建與傳統產業。 ( B )賓拉登旗下企業均是恐怖集團基地,及對外洗錢的窗口。 ( C )賓拉登企業經美國暗中查訪,均「賺少賠多」,用意不在於賺賠,而是對外「集資」中心。
( D )各企業單位名義負責人均與賓拉登家族有關, 如在菲律賓聯絡人就是賓拉登姊夫;在各企業任職的幹部,多半是賓拉登參與阿富汗戰爭時期追隨他的聖戰軍。 ( E )賓拉登能投資經營企業,這與過去傳統恐怖組織接受政府補助作法, 已有顯著的不同,從而顯示賓拉登集團並不屬於國家級的恐怖組織。 ( F)賓拉登是位具有現代概念的恐怖分子加金融投機客,擁有操作「高科技」的能力。對於如何洗錢、炒作股票、從事電子轉帳,賓拉登都有個人的獨到見解。
一九九六年,蘇丹在美國壓力下,一度關閉賓拉登位於蘇丹的企業;然而忽略了該恐怖集團於肯亞的投資,結果反而釀成美國駐肯亞、坦尚尼亞使館被炸慘劇的發生。事後賓拉登集團企業為免遭美國報復,多半轉入「地下」,或透過阿拉伯銀行轉投資的方式,對外經營企業,將恐怖活動地下化。如二○○○年美艦科爾號被炸,經調查發現,恐怖基地係設於葉門一家礦場內。由此顯示賓拉登集團恐怖基地一旦轉入地下化,對美國而言簡直是防不勝防。
其次賓拉登投資的事業,究竟是自行投資?或是有其他管道挹注?依據美國初步清查結果顯示,賓拉登於回教世界的投資,多半是該國的銀行轉投資事業單位或直接貸款,如賓拉登於蘇丹曾以五千萬美元買下銀行股權後,透過該銀行貸款,轉投資於賓拉登在東非的企業單位;而於葉門的投資,則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銀行的貸款,說明賓拉登集團的資金,不局限於賓拉登個人財富,有相當部分係透過回教國家銀行體系的資助。
慈善捐款被拿來不作正途
故而要清查賓拉登及其企業的資金來源,雖能查出數千條線索,但要拼湊出完整的藍圖可能有實質的困難。尤其是私人金融體系或地下金融體系對賓拉登恐怖集團的資助,想查也不見得查得出來,所以美國最佳的做法,既然不可能將賓拉登資金完全切斷,但最少在九一一事件後,應釐清賓拉登資產狀況,對症下藥地解決賓拉登與回教國家銀行體系之間的財務問題。
畢竟銀行體系對賓拉登的資金挹注,絕對是賓拉登集團以合法掩護非法的重要棋子,也是主力來源,只要切掉這條金脈,其餘的資助至多是杯水車薪,對賓拉登從事恐怖影響有限。
賓拉登除企業資金來源外,有相當多數的捐款係來自於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慈善基金。
如美國有上百家為籌建清真寺招募基金的慈善團體。而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等回教產油國家,為給予波士尼亞、車臣等人道基金,及相關慈善團體的人道援助的資源,雖無確切證據顯示已落入賓拉登集團手中,但有間接證據顯示某些慈善團體的人道支援物資和資金係透過賓拉登集團轉交,兼以賓拉登與車臣反抗軍交誼密切,或許有部分資金已流落至賓拉登的掌控,成為擴展伊斯蘭運動的經費。
以美國而言, 經 FBI 清查,美國於一九九六年間至少有三十一家慈善團體和清真寺為隸屬巴勒斯坦哈紹瑪組織籌募經費。一九九八年美國轟炸賓拉登位於阿富汗境內恐怖基地後,使賓拉登聲勢看漲,紛紛轉而將資金挹注給賓拉登,同時為免 FBI 調查,捐助資金完全轉入地下化, 或以現金資助方式接應賓拉登集團位於美國的地下機構,令 FBI 更難查核。
伊斯蘭教金主曾捐錢給賓拉登
至於在伊斯蘭教金主捐助方面,遠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賓拉登先是以家族企業所得挹注阿富汗反抗軍,後於 CIA 支持下,透過 CIA 的關係,賓拉登曾向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科威特、約旦、伊朗等回教國家金主為阿富汗反抗軍籌募資金,使這些金主與賓拉登之間建立不錯的情誼。
待阿富汗戰爭結束,賓拉登重返吉達做生意,由於美國的關係,賓拉登更結識許多伊斯蘭教金主,彼此合作做生意。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威脅沙烏地阿拉伯時,賓拉登曾號召「阿富汗阿拉伯人聖戰軍」約兩萬名部隊抵抗伊拉克侵略,因而也向伊斯蘭教金主募得不少戰備經費。
詎料沙國堅決引入美軍進駐波斯灣,造成賓拉登與美、沙國關係決裂,為此賓拉登被驅趕出沙國轉往蘇丹,以反美為職志。為求反美、反以色列、反資本主義,賓拉登決心以「資本主義」的資本來反資本主義。於是賓拉登以波斯灣戰爭期間募得資金為老本,開始對美進行恐怖活動。
初起賓拉登用個人資本對美進行恐怖活動,伊斯蘭教金主對其挹注金錢不算多。待一九九三年世貿中心被炸,賓拉登成為美國通緝目標後,鑑於賓拉登身價日起,伊斯蘭教金主則陸續捐錢給賓拉登。
賓拉登初時接受「小額」捐款,直到一九九八年美國以巡弋飛彈攻擊賓拉登,使賓拉登終於成為回教世界「英雄」後,伊斯蘭教金主始相信賓拉登反美、反以色列、反資本主義是玩真的,於是便慷慨解囊大筆資金挹注給賓拉登。
每年度至少要十億美元才能周轉
一則容易為人忽略的例證為,一九九四年賓拉登還需接受赫辛援助,以刺殺老布希總統來換取巨額獎金;到一九九八年二月賓拉登突以領袖身分聯合各國伊斯蘭激進陣線,組成「國際伊斯蘭陣線」,於發布的宗教命令上,除賓拉登外,還有埃及、伊拉克、巴基斯坦、孟加拉、巴勒斯坦等國激進派首腦,自此賓拉登將以往小額資助恐怖團體的作法,改為全面資助恐怖團體,使許多國家穆斯林的恐怖分子紛紛前往賓拉登恐怖基地受訓。
或由賓拉登直接派人至蘇丹、葉門、車臣和中亞一些國家指導激進分子進行聖。由此可知賓拉登恐怖集團的版圖擴大,超過伊拉克狂人赫辛的組織,而不需要國家的資助,說明賓拉登集團的崛起,金錢是項重要支柱。
說也奇怪,賓拉登以其億萬富豪的身分流亡在外,一方面賓拉登出錢挹注神學士政權,一方面還能暴力輸出,再一方面還開設恐怖訓練營,投資於訓練成員身上每人受訓成本為三千美元,依據推算平均每年度賓拉登至少要十億美元才能周轉,而錢從哪裡來,答案不言而喻。
另一部分金主,則被美國人認為是繳交「保護費」,以免遭暗殺,事業被摧毀。不過美國顯然忽略了,縱然沒有這些富豪的支持,如一九九八年以前,賓拉登從事恐怖攻擊均是小規模的突擊,直接襲擊美國本土的一九九三年世貿中心,對賓拉登而言,是項挫敗的任務。 如世貿中心汽車爆炸案的兇嫌尤素夫曾向 FBI 幹員表示,他們沒有經費與經驗,否則,世貿中心絕不會炸不倒。由此顯示賓拉登從事恐怖活動初期,的確是受制於資金,否則以其精心策畫,世貿中心爆炸案怎麼可能只死六人。
九十四萬美元搞定九一一事件
再者當時阿富汗神學士政權尚未掌權,連年內戰賓拉登托庇蘇丹,還需以錢買通蘇丹官員,運用財富取得特權和保障。待神學士掌握阿富汗政局,賓拉登才重返阿富汗組建訓練營,將恐怖層次提升。
所以就時間上推算,賓拉登獲得資金大量挹注,至少在一九九六年以後。何況依據美國情報顯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六年賓拉登在蘇丹投資還虧損一億五千萬美元,引證尤素夫說法,賓拉登接受伊斯蘭教金主的資金相當有限。兼以當時隸屬巴解的哈紹瑪恐怖集團,聲勢猶在賓拉登之上,相關慈善捐助均指名是哈紹瑪組織,賓拉登怎麼可能讓錢滾滾而來?
此外,依據美國公布九一一事件的嫌犯,計十九人,按恐怖受訓經費三千美元計算,共耗資五七○○○美元;再推算他們在美國花費約兩萬美元,也僅有三十八萬美元,合計四十三萬七千美元,而他們也先後匯回五十萬美元,初步推算執行九一一事件約九十四萬美元,其數字與九一一頗為吻合。
故而賓拉登派赴美國從事活動的恐怖分子,之所以預算分配得很少,只能住廉價旅館,有時還要犯小案籌錢支付生活費,或靠竊取身分證明及信用卡等不當手為生,主要是賓拉登「用美國的錢,美國人民的鮮血,把美國鬥到見真主為止」的心態反映。如果不了解恐怖分子的心理狀況,外界很難理解為賓拉登執行恐怖任務的聖戰士,為何在有去無回前,還匯款給集團總部。
恐布事件後大撈國際恐慌錢
在九一一事件後,美國清楚賓拉登從事恐怖的另一項特色為,趁亂撈國際間恐慌錢,以籌下次恐怖活動的經費。如九一一事件前賓拉登在全球金融市場早已做好空頭與多頭部位的部署,出清多家航空公司股票,另以數百萬美元預約股匯期貨,預期於事件發生前後獲得暴利。
類似這種作法,過去在波斯灣戰爭前後,賓拉登就在中東金融中心巴林、世界金融重鎮之一的倫敦,搞過發戰爭財的操作手法,甚而在英美聯軍轟炸伊拉克時,賓拉登亦曾運用這種方式賺進不少錢,再將錢轉於股票買賣或投資於其恐怖企業。
故而從賓拉登的操作方式分析,如果美國無法找出賓拉登的金融源頭,二十一世紀恐怖與反恐怖作戰將會持續下去。是以美國光靠軍事戰力實不足以解決賓拉登的問題,這點誠如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著《 理清紛亂的世界》一書中指出,反恐怖活動美國必須爭取國際合作,在分享情資和聯合行動方面,美國唯有結合各國的努力,對恐怖分子進行監視、查核身分、活動地點、活動路線和資金來源,才能遏制恐怖活動的擴張。(文中小標為本刊所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