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三日,荷銀證券(前浩威證券)台北分公司總經理龍森(Jonathan M. Ross ), 帶著他在台灣證券市場十一年的回憶、太太,以及懷胎七個月的小兔子,向台北揮手告別,回到龍森的老家||美國舊金山。
重新開始另外一段創業的歷程。
龍森回老家 Internet是新戰場
龍森的新頭銜頗為顯赫: 荷銀證券公司擔任全球首席電子分析師( GlobalSector Director, Technology ),地址也相當搶眼:加里福尼亞大道一號,不過,正如他當年為浩威證券打天下時一樣,這是個新的市場、新的職位,成功或者失敗,都看他個人的造化。
龍森在一九八七年首度來台,當時是為了學中文;大學曾經學過中文的龍森,原本不太確定畢業後要走哪一行,早年他想從事法務方面的工作,但是始終拿不定主意,於是他就決定先來台灣學好中文,並趁這段期間再作定奪。
對自己相當有信心的龍森,一開始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學好中文,下決心「至少要學到看得懂中文報紙」,不料事與願違,中文比他想像中難得太多,就這樣一延再延,前後十二年的時間,龍森在台灣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外資先生,人人想從他口中得到外資的動向,然而,
在離台之前,龍森笑著對記者說:「可惜我的中文還是沒有學好。」
龍森一開始在中華開發海外部任職,從翻譯到投資評估一路學習,那時開發還在「江萬霖時代」,要求異常嚴格,主管要求他每次訪談公司,回來都要「用中文」寫報告,每逢召開授信投資會時,輪到龍森進場報告,這位一百九十公分的「高人」,會前都還緊張到一直發抖。
名不見經傳的小號子變成大財庫
在中華開發的那段期間,龍森體驗到台灣股市的動能,決定要朝金融市場發展。他回到美國, 申請到美國最有名的名校哈佛大學企研所( Havard BusinessSchool ),九二年再度來台,他已經是頂著名校光環的金融高手。
龍森重回台灣, 卻沒有像其他美國名校的 MBA 那樣,選擇美林、摩根史坦利這些響亮的大招牌, 龍森看中當時還是小公司的浩威證券( HG Asia ),浩威是幾個金融專業經理人合資創立的「精品店」,公司主管都是合夥人,規模不大,卻對台灣與香港動態能夠充分掌握。
當時浩威在台北只有八個人,如今已成長至擁有三十多名員工,營業額數度蟬聯外資券商的第一名,其研究團隊更獲得多項台北金融發展中心所舉辦的傑出證券研究人員的獎項。
一位投信公司的總經理回憶,龍森剛到浩威的一段時間,台灣股市表現並不出色,有一次這位總經理與龍森一起到日本拜訪客戶,兩人窩在日本一家百貨公司的樓下吃麵,龍森一百九十公分的身高,坐在日本麵店,頭頂著天花板,長長的手腳根本沒有地方放,而且口袋裡面也沒什麼鈔票;一年以後,台灣電子股回升大漲,兩人重回日本,到一家著名的餐廳大吃一頓,懷舊的龍森卻說:「還是那家麵店最可口!」
三月十一日,荷銀證券為龍森在台北遠企飯店舉行了歡送酒會,包括國泰建設董事長李肇基、英業達集團總裁李詩欽、宏普建設董事長段津華、期貨交易所董事長林孝達,以及多位投信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都到場歡送。龍森依舊用他九十度的鞠躬(身高太高,必須要九十度鞠躬才能握到手),感謝每一位與他共度台灣股市的好朋友。
龍森抓住了台灣股市高成長(特別是外資)的大潮流,在他手中,排名全世界一百大的證券投資機構,有將近八成是他的客戶,台灣給了他絕無僅有的機會,他也成為外資投入台灣股市一個重要的窗口,他在去年底結婚,並且決定帶著太太與即將出生的孩子回到舊金山老家,抓住另一個方興未艾的「網路大狂潮」,希望能夠創出另外一個更大局面。
安鼐是「最認真」的營業員
三十五歲的龍森「學成歸國」,接替他在台灣工作的,則是他多年的老戰友安鼐( Nathan D.Emerson )。安鼐因為證期會嚴格的資格限制,先接掌荷銀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的職位,龍森留下的荷銀證券台北分公司經理的工作,則依循既有的組織流程,由總公司控管。
安鼐比龍森更為年輕,今年只有三十二歲(一九六七年出生),不過,他卻是記者見過「最認真」的外資營業員。龍森對於他的接班人更是極力稱讚,說安鼐是他所認識的證券營業員中,最能幹、最有效率的人。
安鼐的認真,從一件小小的事情可以證明。當年國際票券爆發楊瑞仁虧空百億元的重大舞弊之前,浩威證券曾經有相當一段時間,積極向客戶推薦國票這支績優股,安鼐當時緊盯這支股票,幸運地比其他外資券商早了將近八個鐘頭知道此事,並連夜通知外國客戶,使他們能夠及時因應,減少損失。
在國票事件爆發的那幾天,記者本人曾經多次在國票「守夜」,一直到午夜時刻,所有媒體、客戶都已經打道回府,記者卻仍然在國票高級主管的走廊看到安鼐的身影,「守夜」的苦功,被許多年輕人視為畏途,一個當時國語還不是非常流利的外國年輕人,卻在台北徹夜為他客戶的權益守護,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訊息,安鼐認真做功課的精神,值得敬佩。
在中共飛彈事件期間,外資客戶非常擔心台灣資產的安危,可是經過龍森及安鼐兩人的觀察,台灣人民照常逛街,沒有空襲前要躲在地下室、更沒有大量囤積糧食的情形,兩人極力鼓吹大買台灣股票,此役為龍森與安鼐打下極高的海外知名度,也為客戶賺進大把鈔票。
安鼐的入行經歷也是一絕。 安鼐自美國常春藤名校 Dartmouth 歷史系畢業後,也不抱著一定要做什麼的態度,邊走邊看;八八年夏天前往北京讀書,秋天就跑到台中東海大學;到了九一年,安鼐再到北京大學教英文;隨後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工作,便回到台灣師大學中文。
為了填飽肚子,安鼐在京華證券找到一個翻譯的工作,接著便轉到群益證券國外部,當時台塑可轉換公司債的英文報告也是由他經手的。在群益國外部,安鼐要定時寫報告給外資客戶,而浩威亦是當時的客戶之一;安鼐認真、細膩的手法,得到龍森的注意;就著這層淵源,龍森便把安鼐請到浩威一起打拚了。
進入證券界,聯電是安鼐第一支認識的股票,當時上市的電子股剛排到二三二二的致福,外
資也才剛核准進場;安鼐自稱運氣好,所以就一路在台灣股市發展,越作越順手。
過去幾年,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浩威證券,在龍森、安鼐以及多位好友的奮鬥下,以綿密的服務,快速的研究報告,異軍崛起,成為台灣股市最有影響力的外國券商之一,台灣的投資人總是希望從他們口中套到一些外資的內線消息,其實,奮鬥不懈的創業精神,才是他們成功真正的憑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