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的聖誕節前夕,女孩瑪麗收到牧師送的聖誕禮物,一個玩偶型的胡桃鉗(Nutcracker )。 但這份她心愛的禮物卻被哥哥粗魯地弄壞了。
這可不是我的幻想夢囈,而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根據德國小說家霍夫曼的《胡桃鉗與鼠王》童話,改編而成的芭蕾舞劇《胡桃鉗》劇情, 此劇一八九二年在俄國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 Mariinsky )劇院首演。在此要介紹的則是由俄國音樂界真命天子葛濟夫指揮的版本。
對於苦無機會進入古典世界的人,《胡桃鉗》和柴可夫斯基另兩齣芭蕾音樂《天鵝湖》、《睡美人》,無疑是三把開啟古典之門的最佳鑰匙,流暢的旋律、熟悉的樂音在電視、廣播廣告中大量被運用,拉近了這些作品與人們的距離。雖然《花之圓舞曲》、《糖梅仙子之舞》都已是耳熟能詳的曲子,但我還是建議各位:「聽《胡桃鉗》,不能不聽全曲。」
「《胡桃鉗》」的錄音版本多如過江之鯽,為何不選卡拉揚、普烈文、安塞美等指揮的名盤呢?因為葛濟夫( V. Gergiev )才是背負俄國音樂傳承的真命天子!當年《胡桃鉗》的首演場地馬林斯基劇院,原來就是葛濟夫目前率領的基洛夫( Kirov )劇團的大本營。這個與波修瓦( Bolshoi )劇院並列為俄國歌劇、芭蕾的精神指標,在蘇聯解體後相同地面對殘酷的生存競爭,保有傳統與永續經營成了基洛夫劇團兩大課題。靈魂人物葛濟夫,將詮釋音樂的靈活手法運用在劇團經營上,他八面玲瓏地結合布景、導演、演奏者、宣傳等資源,並與 Philips唱片公司簽約將基洛夫樂團推廣到西方世界,不僅堅守俄國音樂傳統,並賦予它全新的生命。
其貌不揚的葛濟夫,並未出現在《胡桃鉗》的唱片封面,請樂迷專注音樂內涵,聽聽最正統的俄式《胡桃鉗》。當然樂器音色的醇美程度、樂句表情的修飾細膩兩方面,葛濟夫的表現比不上安塞美等人,但他真誠無偽的情感卻更貼近《胡桃鉗》童話般的純真無邪。在張力的掌握上,葛濟夫與樂團更像喝開水一樣自然容易,展現了然於胸的自信與信賴感,是一股西方指揮家無法模仿的氣質。
俄羅斯的血液,俄羅斯的情緒,全世界的感動,這就是葛濟夫的魅力,難怪他能成為俄國音樂的真命天子。